第六十三章回城政策
今队长安排她去砸枯。枯是一种有机肥料,是由各种烂菜叶子,牛屎混合结面块状的肥料。是农村特地为秋粮播种前肥沃土地常用的手段,经枯肥沃的土地种出来的粮食比没用枯的土地种出来的粮食多一倍。
砸枯轻松不累,但枯的味道特别不好闻。她实在憋不住了。走到负责砸枯的组长柒嫂面前“柒嫂,我请个假。”
“嗯。嘿,邓玉琴,我听罗思俏要回城了。叫你父母去走关系,不定也可以回城呢?”柒嫂把她拉到一边悄悄。
“哦。她,她,她……”邓玉琴心里翻起了惊涛骇浪。
“嘿,我你这女子就是老实,你看人家思俏,在村里挑过一次水,砍过一次柴吗?人家机灵得狠,把村里几个后生哄得团团转,个个争着给她砍柴挑水。
像你,你看你这手,快赶上我这个老树皮了。赶紧,赶紧回城找你父母想办法。”柒嫂看着她怜悯地将她的手拉出来和自己的手做比较。
“嗯。谢谢柒嫂。”邓玉琴被七柒得鼻子发酸。想起罗思俏,真像柒嫂的,没砍过一次柴,挑过一次水。
她这个知青当得非常舒服,不像自己和社员一起面朝黄土背朝,日晒雨淋。播种插秧,挖红苕,欠干田,就差没有割麦子了……
但是,自己回去,住哪?家里就两间房,父母一间,兄弟一间。把自己挂墙上?她满腹心事地向村走去,她今必须问清楚知青办的高考复习班自己能不能进去。
村在公路边,也在她们知青点的对面。村就两个老师,杨仁智和罗思俏。
罗思俏回城,村老师空出来一个位置,如果自己做村老师……可以复习,还有住的房子。想到这点她有点兴奋。
村以前是一座庙子,后来改成了学校。庙堂成了学校礼堂,五间教室都由青石板搭成……她去的时候正在上课,邓玉琴挨个教室看去,一间教室里杨仁智正在朗读课文《神笔马良》,朗读完,他拿着一只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支荷花……邓玉琴觉得他的声音里带着一种特有的磁性,黑板上的粉笔字写得非常漂亮,看起来像柳体楷书。她怕影响杨仁智上课,赶紧走开了。
第三间教室里罗思俏也在上课,她黑板上的字张牙舞爪,歪七扭八,排列得乱七八糟,邓玉琴想着她这样子当老师怕是要害了学生。正在想时,一个学生站起来问:“罗老师,那个字认啥?我写不来。”
“好,好好学习,向上。”罗思俏瞪了那学生一眼,重新念了一遍课文,她教的一年级,新课已经上完,已进入复习阶段。
“杨老师不是你这么写的……”另一个学生站起来。
“哼,杨老师,杨老师,找杨老师教你们……”罗思俏将手里的粉笔一扔,转身就走。
“原来罗老师是这么上课的。”邓玉琴在教室门口堵住了她,讥讽地。
“哼,我就这样,你羡慕嫉妒恨。你何该在农村,拜拜,我要回城了。”
罗思俏完扭头对邓玉琴做了个非常嚣张的手势才一扭一扭地走出学校。
她今已经接到正式通知,父亲已经给她办好了回城手续,下午就回城了。
邓玉琴望着她的背影,想着柒嫂的话,她真的回城了。
“你来找她?”不知什么时候杨仁智站在了玉琴身边。
“不,来找你。”邓玉琴转脸看向他。
“找我?”杨仁智指了指自己的鼻尖反问。
“我听柒嫂,你们知青办了个高考复习班,我想了解一下。”
“复习班在镇上,离生产队远,你没法参加?严格来,他们办的不是复习班而是筹集生活费办的共同复习班,因为镇上条件相对好一些,至少照明上有保证一点。
他们不出工就没工分,就没法生活,所以他们才想出了这眨
你完全可以回城复习,城里有电灯,而且复习班质量更好。成功的把握更高,你何必舍优趋劣呢?”杨仁智完不解地望着她问。
“嗯。”她嗯了半没有出为什么。
“罗思俏回城了,你可以走她走过的路子回城。”杨仁智猜测她有苦衷,为了激她故意道。
“嗯,你得有道理,我请假回家一趟。谢谢你。”沉默了很久,邓玉琴幽幽完出了村。
回到知青点,罗思俏门前三口大箱子堆在门前。
柒嫂和岳队长老婆好几个妇人从罗思俏家里一进一出地搬着东西。
邓玉琴站在自己门前,心里想,她真的走了。连东西都送人了,真大方,真有钱。
回屋关门,不想看她嚣张的脸。
“咚咚咚……”邓玉琴还没坐下,门外就传来了敲门声。
“你……”邓玉琴想关门,罗思俏一把抵住门怜悯地看着她“看在我们同为知青的份上告诉你,新政策多子女身边留一人,你也符合政策,可以回城了。拜拜!”
“砰。”邓玉琴把门关了。
叉着腰在屋里来回走。走一阵,坐在写字桌边拿笔算一次。反反复复,最后似乎是下定了决心。拿出一个大包,装了几套换洗衣服,将这几个月领的知青补贴和之前当知青时收的礼一起揣在内衣口袋里,才放心地走出门。
“邓玉琴,邓玉琴。”经过村时,杨仁智喊住了她。
邓玉琴停住脚步望向他问“有事?”
“回城果的班车还有一时就开了,怕来不及了。”杨仁智看着她提醒。
“哦。来不及就在镇上住一晚,明再回。反正我也想了解镇上复习班的事情。”邓玉琴扯了扯衣服。脸上泛起一层浅红。
“你等我会,我骑自行车送你。”杨仁智转身就跑。邓玉琴看着他,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你下午不上课吗?”坐在自行车后架上,她担心地问。
“村那有那么正规,放了半假。你抱着我的腰,我骑快点。”杨仁智答完嘱道。
“嗯。”邓玉琴伸手扬了几次始终不好意思挨他的身。
“唉呀,你这样子很容易抖下车。这大冬的穿着那么多衣服,你不会封建得以为男女授受不亲吧。”
杨仁智在前面玩笑地问。
“没,没。”邓玉琴还没完,车子腾地一下车轮子骑到一个洼坑里,邓玉琴吓得不轻,双手一下子抱住了杨仁智。
喜欢岁月的烙印请大家收藏:(m.tuoyuekj.com)岁月的烙印阅客书屋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