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嫂子跳下牛车,拍了下老婆黄牛的背,就往妇女堆里走。
老李会意,赶着牛车往家走那是头也不回。
连老黄牛都十分配合,从散步状变为疾走,仿佛开启二倍速,根本不用催。
“哪儿能啊,我家可没这好模样的亲戚,你看人家打扮长相就是城里人,我跟你,在树林子里看见这伙子的时候,我和老李半没出来话,那脸……”
沈笛不知道是怪自己耳力太好,还是怪妇女们的私房话太过劲爆,只能暗暗感慨果然人不可貌相,刚才沉默寡言的李大嫂好像回归了属于她的组织……
牛车轮子咕辘辘,转过两个路口后又走了百来米,就到了老李家门口。
典型的农家院,格局很方正。
正房几间大屋窗户敞亮,院子开阔,左边一排略低的房,应该是厨房仓库一类的地方,右边是鸡窝牛棚柴火堆,鸡窝下还趴着一只肥壮的大白鹅。
见两人一牛车进门,大白鹅管家似的乍着翅膀飞奔过来,正要对着唯一一个陌生人施展叨人大法时,沈笛偏头看了它一眼。
只是轻飘飘一个眼神,就让大白鹅就立刻停了脚,过了好一会儿才心翼翼凑近。
一改刚才的凶猛,它长长的脖颈在沈笛腿上蹭蹭,十分亲近的模样,让习惯它比狗看家都凶的主人老李啧啧称奇。
“大白还是头一次这么亲人呢,家里两个的都被它拧过,真是奇了!”
沈笛一怔,随即笑着摸摸鹅头,。
大白鹅叫大白,很合理。
沈笛用脚轻轻碰了它一下,大白鹅立刻明了,又贴了几下就扑闪着翅膀就回了窝,只是趴在窝里还在盯着沈笛,头昂的高高的,一直关注这边两人。
老李正要卸车,沈笛过去帮忙。
沈笛一手一个麻袋,脚步轻松,好像里面不是沉甸甸松塔,而是轻飘飘的棉花。
老李简直要挠头了。
他一个常年干活的庄稼把式,卸车居然比不过一个白白嫩嫩的年轻,人家两三趟他才走一趟,他真是好奇,那细胳膊细腿儿的哪来这么大劲儿?
为了别让客人太忙,老李恨不得使上吃奶的劲儿搬麻袋,最后还是沈笛卸的多不,自己还差点儿扭了四十多岁的老腰,真是95分的尴尬。
剩下五分让他保留点庄稼汉子的脸面。
“爸妈,做饭了没,我快饿死啦!”
有个虎头虎脑的男孩儿“飞”进来,撞的大门呼扇呼扇,直到另一个女孩儿进门还没停住。李嫂子也跟在后面进来,笑骂道:“一就知道吃,上课不见你这么积极。”
俩孩子放学后在邻居家跟大孩子一起写作业,她刚顺路去接回来的。
李嫂子帮姑娘卸下肩膀上过沉的书包,至于“领飞”的那个男孩儿,早就把书包往牛车上一扔,站在沈笛面前仰头大大方方的打量他。
大眼睛里一点儿没有面对陌生饶紧张警惕,只有纯粹的好奇。
”沈,这是我家俩孩子,男娃叫虎,女娃叫芳芳,今年9岁。”老李蹲在地上给牛解开笼套,笑着问:“他俩是双胞胎,看不出来吧?”
女孩儿腼腆安静,进门后也不话,见沈笛看她,就站在李嫂子身边抿嘴笑。
男孩儿虎头虎脑,也不怕人:“哥哥,你是明星吗?你长得真好看,你叫什么名字,是我爸妈的朋友吗,今晚要不要在家里吃饭?”
问题一个接一个,像机关枪。
“不是明星,谢谢你的夸奖,叫沈笛,是朋友,要吃饭的,还要留下睡一晚,要打扰你啦。”
沈笛顺序不错的一一回答,又顺手把男孩儿扔在牛车上的书包拎起来拍了拍,跟着老李夫妻俩的招呼进了正屋,男孩儿也屁颠屁颠跟上。
“不打扰不打扰,哥哥晚上要不要和我一起睡,我有刚抓的……”
李嫂子忙活晚饭,拒绝了沈笛伸手帮忙,让他跟老李先去把背包里的东西卖掉。
这里四面环山,山货品质好,在城里饭店尤其紧俏,以前都是攒几再赶车或走着出去卖,通路之后,不管村里人自己开车出去卖还是让客车捎一段都很方便。
因为这,村里就有人开了收购点,也是给邻里邻居多了条赚钱路子。
“我先打个电话过去问问,看能不能收。”
老李翻电话本。
他虽然有手机,但用不太明白里面的功能。又在电视上看到好多诈骗新闻就更不敢随便摆弄,多数时间还是结合传统方式通讯,重要电话都记在本子上。
找出写着「收购点」备注的号码,拨通出去。
虽然都在村里,但沈笛那背包里东西不少,刚才给他看了一眼,居然有根品相很好的野生山参,这可不是一两百能买下来的东西。
随着养殖技术越来越成熟,人工养殖的药材占据市场主流,但懂行的和专业中医还是更喜欢这种野生的,药效要好很多,只是越来越难找罢了。
有这前提,不提前问好就去收购点,指不定白跑一趟。
电话嘟嘟两声就被接起来,会做生意的人永远热情,听老李这有这么好的货,连声收,没过十分钟,一人一摩托就到了李家门口。
那是位头发已经花白的农家汉子,看着约摸五六十岁,老李称呼陈叔,沈笛也跟着叫了声陈大伯。
三人不废话,让两个的去另一间屋写作业,沈笛就拿出了那根参。
“兄弟,我也不蒙你,这根山参年份不算太长,但好在保存完整,又是纯野生的,比养殖的那些品相和药效都好处一大截,现在市面上收购价格差不多在五万左右,我能出这个价,当然,要是能等等,有人急需的话应该也能多卖个万八千的。”
沈笛笑道:“那就5万,我信大伯和李大哥。”
“伙子爽快,东西我这就拿走了,你收现金还是转账?”
”现金吧,我手机和证件都丢树林里了。”
“哎哟,以后可得加点儿心,现在没手机可是真不方便。”
老陈从后腰转出来一个鼓囊囊的皮包,拉开拉力看,整整齐齐好几沓大团结,他抽出5捆递给沈笛:“来点点数对不对。”
生意人就是妥当,早就做好了两手准备。
那钱上还有银行的纸条,沈笛接过,仍是认真点一遍,清点完成后点头:“一点儿没错,大伯好信用。”
喜欢精灵娱乐圈打工日记请大家收藏:(m.tuoyuekj.com)精灵娱乐圈打工日记阅客书屋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