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源自成都本地论坛“锦官夜话”的一则高赞留言,发帖人“青羊夜行人”的亲身经历,让无数网友在深夜刷到后,后背发凉、辗转难眠,故事发生在青羊区宽窄巷子附近的一栋民国时期老建筑里,斑驳的砖墙、雕花的窗棂,诉着岁月的沧桑,也藏着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秘密。
“那凌晨一点,我被一阵吱呀吱呀的声音惊醒,像是有人在摇晃老旧的木质摇椅”原帖这样开头,还附上了一段录音,在寂静的背景音里,摇椅晃动的吱呀声清晰可辨,时缓时急,中间还夹杂着细碎的布料摩擦声,仿佛有人正穿着长裙坐在摇椅上,悠闲地晃着。
我联系上发帖人林时,他声音里仍带着掩饰不住的恐惧,林是一名自由插画师,半年前租下了这栋老建筑的顶层阁楼,起初他被这里独特的复古氛围吸引,可住进来没多久,就发现了不对劲“刚开始我以为是楼下的住户晚上不睡觉,在摆弄什么家具”林回忆道,“直到有一次,我实在被吵得睡不着,就下楼查看,结果发现整栋楼都安静得可怕,所有住户都睡得好好的”
从那以后,摇椅声成了林的噩梦,更诡异的是,他开始在阁楼里发现一些奇怪的痕迹:明明收拾好的桌面,第二早上会出现几片干枯的花瓣;晾在阳台的衣服,收回来时总有一股若有若无的檀香;甚至有一次,他在凌晨惊醒,朦胧中看见窗边的摇椅上,隐约有个穿着旗袍的人影,月光透过纱帘洒在那人身上,勾勒出一个优雅却透着寒意的轮廓,等他揉了揉眼睛再看,人影却消失得无影无踪。
为了弄清真相,我走访了周围的老住户,住在隔壁单元的张大爷,今年八十多岁了,对这栋老建筑的历史了如指掌“这房子以前是个大户人家的宅院,民国时期,宅子里的大姐和家里的教书先生相爱了”张大爷坐在藤椅上,摇着蒲扇,眼神里透着一丝惋惜,“可惜啊,那时候讲究门当户对,家里人坚决不同意。大姐性子倔,就在阁楼上悬梁自尽了,从那以后,这阁楼就一直空着,没人敢住”
张大爷的话让我不寒而栗,可更可怕的还在后头,我在查阅当地的地方志时,发现了一段关于这栋建筑的记载,和张大爷的故事大致相同,只是多了一个细节:大姐自尽时,穿着她最爱的那件墨绿色旗袍,手里还攥着一把檀香扇,而林描述的那个朦胧人影,穿着的,正是墨绿色旗袍。
我决定和林一起在阁楼里守夜,看看能不能揭开真相,夜幕降临,老建筑在月光下显得格外阴森。
起初,一切都很平静,可到了凌晨一点,熟悉的吱呀声又响了起来,声音是从储物间方向传来的,林和我对视一眼,鼓起勇气走了过去。
推开储物间的门,一股灰尘和霉味扑面而来。借着手机的光亮,我们看到角落里放着一把老旧的摇椅,椅面上散落着几片干枯的花瓣,正是林之前在桌上发现的那种,摇椅还在轻轻晃动,仿佛刚刚有人坐过。
就在这时,灯突然灭了,黑暗中,我感觉有什么东西从我身边掠过,带着一阵檀香的气息,林惊恐地大喊起来,我摸索着打开手机电筒,光线照亮的瞬间,我看见一个穿着墨绿色旗袍的女人,背对着我们站在窗边。她的长发垂在身后,手里拿着一把檀香扇,正缓缓转过身来……
故事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我想问大家,如果是你,在那个瞬间,你会选择拔腿就跑,还是鼓起勇气看清那张脸?这栋老阁楼里的摇椅声,究竟是大姐的亡魂在诉不甘,还是另有隐情?欢迎在书评下分享你的想法,不定,你的猜测能为这个充满寒意的故事,找到最终的答案。
喜欢灵证档案请大家收藏:(m.tuoyuekj.com)灵证档案阅客书屋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