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已至此,前面的铺垫也做完,周晨也不再藏着掖着,直道:“王大哥知晓,某在洛阳之时,拜了大儒蔡邕为师。日前恩师蔡邕在宴会之上,触怒了王司徒,被王司徒下狱,如今关在牢之郑恩师得了教训,也知晓了错处,写了一道请罪疏。”着从怀中掏出一本奏章,呈给王德仁后接着道。“恩师已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处,以后也不敢再犯。求王大哥转交此疏,并在司徒大人面前美言几句,放过家师。感激不尽。”
王德仁听闻此言,脸上的笑容渐渐敛去,神色变得凝重起来。他接过周晨递来的奏章,轻轻翻开,目光快速扫过那上面的文字,心中暗自思忖着。良久,他才缓缓合上奏章,抬眸看向周晨,微微叹了口气。“贤弟所求之事,可不好办。”
周晨点头应和道:“某也知道不好办,这才求到王大哥头上。别人不好办,王大哥这里却是有机会的。且不其他,单就王大哥与王司徒之间的叔侄情义,司徒大人也定会卖您几分薄面的。只要您能将家师救出来,咱们双方的合作,利润分配,某多让几分。”
王德仁眉头紧皱,手轻轻敲击着桌面,似在权衡利弊。过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开口道:“叔父官场上的事,我从来不敢多过问。我若拿着这请罪疏前去求情,贸然插手此事,只怕非但无法达成目的,反而会起不好的效果。叔父最是讨厌公私不分,家人插手他官场之事。”
周晨一听,心中一凉,却仍不死心地劝道:“大哥,我明白您的顾虑。可恩师他老人家与司徒大人并无仇怨,也不是什么定要治他于死地的罪过,且如今已诚心悔过,司徒大人若能宽宏大量饶恕这一回,传出去也是一段佳话,彰显其大度容人之量。大哥您在家族中向来一言九鼎,又深得族人敬重,凭您的本事和威望,只要用心周旋一番,定能让司徒大人改变心意。”
王德仁苦笑一声,摇了摇头道:“贤弟,你把这事儿想得太简单了。叔父的性子,我再清楚不过,一旦他认定的事儿,哪是轻易就能改变的。”
周晨心中一凉,脸上满是焦急与无奈,赶忙又道:“大哥,我实在是走投无路了才来求您的,恩师对我恩重如山,我怎能眼睁睁看着他在牢受苦。他老人家年事已高,身子骨本就不太硬朗,这在牢里多待一日,便多受一日的苦啊。您就当是看在弟一片赤诚之心,看在咱们即将合作的份上,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也试一试吧。我周晨在此立誓,只要大哥肯出手,日后不管是盐铁生意也好,其他诸事也罢,但凡大哥有所差遣,我定万死不辞,绝无二话。”
王德仁看着周晨那恳切又近乎哀求的模样,心中着实有些不忍,毕竟二人刚刚还在畅想合作的美好前景,若是此时全然拒绝,倒显得自己太过冷血无情了。他长叹了一口气,缓缓道:“贤弟,你莫要如此,我也并非是全然不想帮你,只是叔父不喜我插手官场之事,我得从长计议一番。这样吧,我先去探探叔父的口风,看看他如今对此事究竟是个什么态度,再做定夺,你且先耐心等等,可好?”
周晨一听,眼中顿时燃起一丝希望,赶忙拱手道:“多谢大哥,多谢大哥肯为弟费心,有大哥这话,弟便安心许多了,一切全凭大哥安排,弟就静候大哥的消息了。”
出了王德仁宅院,周晨心中七上八下。若王德仁也劝不动王允,那便真的无人可救蔡邕了,除了深宫之中的那个皇帝。可自己又上哪里去接触到皇帝?除非打出徐州使团的旗号。可若以使团名义,赵昱便第一个不答应了。
甩开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不知不觉,便来到了北掖门外。进入三月,气转暖,董卓肥大的尸身已然发臭,在太阳的暴晒下,流出许多尸油。那刺鼻的腐臭味道在空气中弥漫开来,引得路过之人纷纷掩住口鼻,快步远离,就连街边的野狗起初还试图靠近,可嗅了那气味后,也都夹着尾巴呜呜叫着跑开了。
守在一旁的士卒们虽强忍着那令人作呕的气息,却也面露难色,不时地低声抱怨着。他们实在想不明白,这董卓生前作威作福,死后竟落得这般下场,还得让他们在这儿守着这具散发着恶臭的躯体,实在是遭罪。
城中的百姓们听闻董卓已死,起初还有些不敢相信,待有人壮着胆子去瞧了那尸身后,消息便如长了翅膀一般传开了。不少人聚在远处,对着那尸身指指点点,脸上皆是畅快与解恨的神色。想当初董卓把持朝政,倒行逆施,害得多少人家破人亡,如今这般下场,也算是恶有恶报了。
有那胆大的孩童,还朝着董卓尸身所在的方向扔着石子,嘴里喊着些咒骂的话语,一旁的大人也并未阻拦,只是看着那场景,眼中满是感慨。而一些曾深受董卓迫害的人家,更是在家中设了香案,朝着那方向默默拜祭,感谢上苍终是收了这恶贼,让他们能有了重见日的盼头。
也不知是谁,朝尸身扔了根火烛,竟将尸油点燃,烧得‘滋滋’做响。不断渗出的尸油,朝火烛处汇聚,如同一盏长明灯,不断燃烧。
那火焰在阳光之下竟也显得格外刺眼,橙红色的火苗舔舐着董卓早已发臭的躯体,随着火势的蔓延,那焦糊的气味越发浓烈,弥漫在这一方地间,让周围的空气都仿佛变得滚烫而又令人窒息起来。
守在一旁的士卒们看着火势蔓延,也未阻止,反而远离了些。只冷眼看着,曾经权倾朝野的太师,成为百姓们泄愤的‘灯’。
而周围的百姓们却像是被这火焰点燃了心中压抑已久的情绪,欢呼声、叫好声此起彼伏,交织在一起,响彻在这街头巷尾。那些曾被董卓的爪牙们欺凌过的普通百姓,此刻脸上满是解恨的快意,他们目不转睛地看着那大火,仿佛要将这一幕永远刻在心底,以慰藉那些曾在暗夜里独自哭泣的日子。
喜欢汉末听雨请大家收藏:(m.tuoyuekj.com)汉末听雨阅客书屋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