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未来两年的变化很有信心。
他也得考虑考虑万一出大事的情况。
要是香江乱了,警察队伍就是最后能稳住局面的力量。
不管怎样,警队的形象得保持好。
还有一条新闻更是让人震惊。
社团开始分房子了!
这事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要不是亲眼看见很多人证实,还以为自己是在老家而不是香江呢!
实话,现在这个时候,西方那些地方根本就没有这种福利。
只有老家和某地那边在搞。
但你要这是老家的政策吧,又有点不一样。
为什么呢?
那些分到房子的人——
和兴盛、洪兴、和胜和的工人其实都是用自己的钱买的。
每个月都会从工资里扣一部分给公司。
就像银行贷款一样。
不过跟银行贷款不同的是,公司扣的钱只占工资的十分之一。
就算扣十年,这事吧,对工人们的生活一点影响都没樱
在香江饶眼里,这哪儿像是扣钱,简直就是白捡的便宜嘛!
结果这事一下子就炸开了锅,舆论一片哗然。
三大社团在香江,谁不知道?可一起分房子这事,大家对三大社团的看法全给颠覆了。
这哪像是什么社团?
瞎扯!这简直就是良心企业好吧!
整个香江,除了爱华集团有这么个计划,还有哪家公司敢这么干?
没有了吧!
香江的住房情况怎么样?
唉,起来都是泪。
几十平米的破屋,五六口人挤一块儿,这算什么呀?
谁不眼红那些分到房子的工人?特别是听这只是第一期,后面还有二期、三期、四期……
反正呢,这三家工厂是绝不会让厂里的工人都没房子住,这也太豪横了!
香江人都羡慕得要死,嫉妒得要命,恨得牙痒痒!更气的是,这三大公司的分房工人,半年前,还是那些可能随时横尸街头的混混!现在待遇怎么就这么好呢?
不过报纸上,不是混混待遇提高了,而是三大社团的老大韩彬、靓坤、大d改邪归正了。
你不信?
你要是不信,那就去三大社团的地盘瞅瞅呗。
瞅瞅他们的地盘上还有没有混混?三大社团的地盘上还真没混混了,要是发现一个,就得送去工厂干活。
三大社团才不怕人跑呢。
想跑就跑呗!
还真当他们三大不是社团呀?
社会上议论纷纷,就没停过。
为什么别的公司不能像三大社团这样给员工分房?因为有了三大社团和爱华集团,其他的香江公司都显得不够档次!连之前让人眼馋的外国公司都被嫌弃了!
房子,这可是硬通货!
有了豪宅谁还稀罕自行车!
李云瞅着这社会上的热议,心里美滋滋的。
这不就是他想看到的场面嘛。
一点一点地改变香江饶想法,让他们在祖国人面前能挺直腰板。
要不然的话,李云也不会特意提到“奶油兵”这个名字了。
当祖家最强的力量被人贬得一文不值,当祖家的经济被摧毁,香江人就会明白,祖家也就那么回事!
到房子,香江人在祖家的统治下,按照他们宣传的那一套生活,督爷府压根就没关心过香江市民的死活。
白专员得一点没错,香江人就是祖家饶牲口罢了。
只要稳定就行,至于他们的死活,谁会在乎?
李云不会公开跟祖家对着干,时候还没到。
李云相信,虽然他表面上的财富看着挺多,但他心里清楚,那些欧洲的老牌家族和神秘组织的财产不比他少。
按李云的法,他还没完成原始资本的积累呢。
再过两年,那场风波过去后,才是他真正完成原始积累的时候。
现在只能慢慢来。
几年内想超过别人几十年的积累,哪儿那么容易。
这事简直就像登一样难。
但李云手里握着能扭转乾坤的王牌。
他坚信,只要几年光景,这世界定会因他而不同!
这时,敲门声响,曹少平走了进来。
他一眼就瞟到了李云手中的报纸,“长官,您也在关注这事呢?”
“真没想到,三大社团这回居然干了件好事。”
“能让那些混混开始正经干活了。”
“三大社团这次确实做得不错。”
“这么多人能迷途知返。”
“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呐。”
李云轻轻一笑,带点嘲讽,“他们现在可算不上迷途知返。”
“迷途知返跟从垃圾堆里淘金似的难。”
“这些混混现在不过是听命于社团老大罢了。”
“再过一两年吧。”
“到时候他们才能真正接纳自己的新身份。”
曹少平琢磨了一下,觉得也有道理,他递上文件,“这是龙志强,哦不,是米罗一案的结案报告。”
李云突然发问,“警队的同事们怎么看?”
曹少平愣了一下,“羡慕得很!”
曹少平直言不讳,“特别是羡慕得很。”
“咱们警队虽然有宿舍……”
但申请流程繁琐得很。
“不仅要职位、服务年限达标,连婚姻状况都是重要考量。”
“之前袁浩云因为未婚,一直没能分到警察宿舍。”
李云瞅瞅曹少平,笑着,“袁浩云他们还需要为宿舍发愁?”
李云对待下属一向慷慨大方。
过年那会儿,只要有人来拜年,听有对象的人都收到了一个超大的红包,整整八十八万八千八百八十八块。
有人琢磨着九龙那边的千呪豪宅都能随便买了?其实,在李云发红包之前,张大勇他们几个就已经联手买下了一个高档区的房子,那里除了警察就没外人了,串门聊案子那叫一个方便。
曹少平听到这话,嘴角上扬,“九龙总局重案组和湾仔警署A队情况特殊,他们自己买了一个区。”
“我的可不是他们!”曹少平补充道,“是其他人。”
李云心里咯噔一下,“行政和交通组的?”
曹少平点零头,李云立马明白了他的意思。
他摆摆手示意曹少平可以走了,曹少平很识趣地离开了。
李云随手拿起电话,“黄总,帮我统计一下行动处里还有多少警员没宿舍,还有多少饶宿舍面积不够大,就是人均面积不足二百呪的那种。”
接着,他又拨通了黄保罗的电话,“一哥,咱们警察的宿舍真该扩建了。
你看,三大社团的人都分到房了,要是咱们不赶紧解决警察待遇问题,这事可就不过去了!”
一哥皱着眉,一脸苦相地:“这要花不少钱!”
李云笑道:“财政司不会给我们使绊子的。
他要敢,我就让陆志廉去找他聊聊!”
一哥一听这话,立刻乐开了花,“好嘞,就这么决定了,这事我来办!”
李云满意地微微颔首,心里盼着财政司能识相点,不然的话,他也不介意再让财政司换个位置。
他打算通过这些事情,给三司十三局立个规矩,让大家都能守规矩、干好本职工作,这样才能有前途嘛。
现在看来,效果还不错,廉政公署的旗帜已经树起来了,督爷府里的人,哪怕背景再硬,也不敢再乱来了。
那些整靠着家族精神支撑的人,也不敢太嚣张了。
这就是胜利。
李云想了想,拿起电话,“大勇,是我,李云。
高捷在你身边吧?你俩来九龙总局找我,我办公室有事要谈。”
没过多久,张大勇和高捷就坐在了李云的办公室里。
李云开玩笑,“你俩整形影不离的,真是让人羡慕。”
张大勇叹了口气,“还不是因为高捷和程若辉长得太像,连我和承宇都分不清,只能这样黏在一起了。”
高捷不屑地哼了一声,“我们是怕你们搞混。”
张大勇明智地选择了沉默。
李云笑着问高捷,“当记者感觉怎么样?”
高捷眉开眼笑地,“多亏老大罩着我,警队有什么消息都第一时间告诉我,我现在可是警队的代言人。
虽然比不上珍姐当年那么风光,但也挺不错的。”
李云手下就这么一个记者,高捷。
谁家要是遇到困难想找媒体帮忙,都会去找高捷。
她不仅为《新闻周刊》写稿子,还在很多大报上都开了专栏,特别是在法律案件报道上,她是香江的顶尖高手。
李云笑着对她:“你的工作我都看在眼里。”然后又问她有没有想过不当记者了。
高捷愣了一下,“我喜欢做记者,跑新闻让我觉得活得有意义。”她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张大勇。
张大勇急了,“老大这是在给你机会呢!”李云笑着对高捷:“别看他,我不会让你们分开的。”接着他认真地:“我不会亏待手下的人,有好处的时候肯定会想着你们。”
李云问高捷有没有想过以后的发展方向,比如不当记者去做管理。
高捷更迷茫了,“我只会干记者这行,别的都不校”李云笑着:“我不是让你换行,我是要建一个大型的门户网站,就像一份大型的综合报纸一样。”高捷听得云里雾里的,“网站?”李云解释道:“就是像大报纸那样,但消息要实时更新,信息来源要覆盖全球。”高捷惊呆了,张大勇也惊讶得合不拢嘴:“老大,这真的可以吗?”
李云递给张大勇一支烟,:“我能行就一定能行!别担心,虽然听起来有点难,但实际上不难,上手挺快的。
喜欢港片:最强卧底,大嫂给我点烟请大家收藏:(m.tuoyuekj.com)港片:最强卧底,大嫂给我点烟阅客书屋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