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们听到授勋爵大典的消息后,个个喜笑颜开,仿佛这喜讯也给他们的生活添了几分光彩。他们放下手中的活计,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议论纷纷。
“听这次授勋爵大典,连我们这些出身寒微却立下大功的将士都被封了爵位,这可真是千古未有的盛事。”一位木匠师傅一边摩挲着手中的刨子,一边感叹道。他那满是老茧的手指,在木头上留下一道道光滑的痕迹,仿佛也在为这盛世添砖加瓦。
“可不是嘛,陛下真是英明!连我们这些出身寒微的人都能被看到,这明大雍的下是公平的。”一位年轻的陶艺工匠接过话头,他手中捧着一只尚未烧制的陶罐,轻轻转动着,脸上满是钦佩,“以前总觉得,只有那些高门大户、达官贵人才能享荣华,如今看来,只要肯出力、能立功,咱们这些手艺人也有机会出头!”
“那可不,我听人,这次授勋爵大典,连那些在边疆修筑城墙的工匠都被记了功呢。”一位铁匠师傅擦了擦额头上的汗,他手中的铁锤刚刚停下,火炉里烧得通红的铁块还在微微发着光,“那些修城墙的兄弟,可都是咱们的同行啊!他们能被封赏,不定有一咱们也能沾沾光呢。”
“对啊,陛下这是在给我们这些手艺人打气呢!”一位织布匠兴奋地插话道,她手中的织机虽然还在“吱呀吱呀”地响着,但她已经停下了手中的活,专注地听着大家的讨论,仿佛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字。
“以前我们织布的,只是给富户做些衣裳,如今不定还能给朝廷的将士们做战袍呢!”她的眼中闪烁着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织出的战袍在战场上飘扬的场景。
“那可不,要是能给朝廷效力,咱们的手艺也能派上大用场。”木匠师傅点零头,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期待。他手中的刨子又在木头上滑动起来,木屑如雪花般飘落,仿佛在为他的话语增添几分生动。
“我听,朝廷最近要修建新的官道,不定还会造些新的府衙。到时候,咱们这些木匠、石匠、泥瓦匠,都能派上用场。”木匠师傅的话语引起了周围饶共鸣,大家纷纷议论起来。
“是啊,这可是个大工程,需要很多人呢。”
“咱们这些手艺人,终于有机会一展身手了。”
“不仅如此,朝廷肯定会给我们工钱的,这可比给富户干活强多了。”
“对对对,我那侄子就是个石匠,手艺可不赖呢!”一位老石匠兴奋地道,他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他手中的凿子在坚硬的石头上不停地敲打着,发出清脆而有节奏的声响,仿佛是在为他侄子的技艺喝彩。
“要是能被朝廷招揽,那可真是光宗耀祖啊!”另一个人附和道,眼中透露出对老石匠侄子的羡慕之情。
老人家点零头,继续道:“陛下如此英明,咱们大雍的未来肯定是一片光明。咱们这些手艺人,只要有真本事,就一定能靠自己的努力过上好日子。”
与此同时,大雍皇宫内,李云湛正坐在龙案前,手中拿着一份份奏折,眉头微微蹙起,认真地计算着各部的财政收入。他面前摊开的奏折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数据。
税务部收入,总计为八百九十万贯,。”李云湛低声念道,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欣慰。他拿起笔,在奏折的空白处批注道:“此乃百姓安居乐业、工商繁盛之成果,望诸臣勤勉尽职,勿负朕望。”
接着,他又翻开工部的奏折,上面详细记录了各项工程的开支与收益。他仔细查看后,道:“工部今年承接了皇宫修建……五处工程,耗费铜钱二百四十五万贯,但通过出售城砖残料等,回笼资金七万贯。此外,新开设的官营水泥厂,盈利十三万贯。”他拿起算筹,轻轻拨动,算出工部今年的净支出为二十五万贯铜钱。
李云湛微微点头,心中暗自盘算:“今年国库充盈,足以支持明年的大规模水利工程,还能拨出一部分用于赈灾和扶持手工业发展。大雍的根基愈发稳固,百姓的日子也能过得更好。”他提起朱笔,在奏折上批下“准奏”二字,随后又写了一道圣旨,命税务部拨款二十万贯铜钱,用于奖励和扶持民间技艺高超的工匠,鼓励他们为朝廷效力。
放下笔,李云湛的眉间微微皱起,目光落在奏折的空白处,似乎在思考着更长远的计划。他低声自语道:“,开支亦不可觑。仅边疆的烽火台修缮一项、兵甲更新,至少需三十万贯。
明年开春的水利工程,疏通河道、加固堤坝,五百万贯也打不住;还有农业,推广新种、改良农具,至少也要一百万贯……”
他深深地叹息一声,缓缓地摇了摇头,满脸愁容地道:“这些费用加起来,可真是一笔不的数目啊!虽然国库目前还有一些盈余,但如此巨大的开支,还是让我们感到有些力不从心啊。”李云湛心里非常清楚,仅仅依靠现有的财政收入,要想支撑起这些宏伟的计划,实在是太难了。
他不禁陷入了沉思,眉头紧锁,苦思冥想着解决办法。作为一个穿越者,李云湛深知“要想富,先修路”这个道理。交通的便利性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促进商业的繁荣,还能够加强各地之间的联系,从而稳固国家的统治。
想到这里,李云湛猛地抬起头,他的目光变得异常坚定,仿佛已经看到了大雍未来的繁荣景象。他喃喃自语道:“看来,明年最重要的项目就是修路了。只有先把道路修好,才能让大雍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才能真正提高。”
喜欢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请大家收藏:(m.tuoyuekj.com)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阅客书屋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