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
耶律仁先竟然率军强攻北古口。北古口是通往南京道的重要关口之一,但并非唯一的通道。李云湛自言自语道:“没想到耶律仁先居然强攻北古口,这实在令人费解。大军进入南京道可不止北古口,还有松亭关通道,为何他非要选择这里?”
北古口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耶律仁先选择这里,无疑是想速战速决,一举拿下密云,进而攻陷幽州,密云的守军虽然兵力有限,但凭借地利和火枪火炮的优势,绝非轻易可破。
“难道耶律仁先真的以为,凭借辽军的八万兵力就能轻易拿下幽州?”李云湛摇了摇头,心中暗自思索。他深知,耶律仁先的决策背后必然有更深层次的考量。或许是为了震慑其他起事的汉军,或许是为了尽快平定叛乱,避免局势进一步扩大。
此时距北古口外六里地辽军大营内,耶律仁先这几数次进攻北古口,每次皆掼兵折将,大军士气低落。帐篷内,一众将领围坐,气氛沉重。耶律仁先皱着眉头,望着面前的地图,心中满是疑惑与焦虑。
“柜密使大人,北古口的地形太过险要,我军屡次进攻皆无功而返,士气也受到了影响。”一名将领忍不住开口道。
耶律仁先沉默片刻,抬起头来:“我知道北古口的难攻之处。但簇关系到整个幽州的战局,我们必须拿下。否则,叛军一旦立足,局势将更加难以控制。”
一名下属犹豫片刻,最终鼓起勇气道:“大人,我们不如前往松亭关,由松亭关入南京道。松亭关仍在大辽军手中,且距离南京较近,从那里进攻或许能避开北古口的险峻地形。”
耶律仁先的目光在手下身上停留片刻,沉吟道:“你的也有道理。松亭关仍在大辽军控制之下,且距离南京较近,叛军若想增援,必然需要耗费更多时间。从那里进攻,或许能出其不意,打乱叛军的部署。”
“枢密使大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入松亭关,再从那里直插南京道,或许能一举扭转战局。”下属道。
耶律仁先“点零头,心中权衡利弊。北古口的战事已经陷入僵局,连续几次强攻都无功而返,士气也受到一定影响。而松亭关作为燕京至中京的重要通道,战略地位不言而喻。若能从那里打开缺口,不仅能避开北古口的险峻地形,还能直接威胁叛军的后方,或许能为战局带来转机。
“速速传令下去,全军即刻拔营起寨,放弃对北古口的进攻计划,全速向着松亭关方向进发!”耶律仁先面色凝重,眼神坚定无比,他那洪亮而又充满威严的声音在营帐之中回荡开来,其中透出的决然与果断让人不敢有丝毫的迟疑。
帐内的众多将领们听闻此令后,纷纷抱拳领命,然后以最快的速度行动了起来。一时间,整个辽军营地都被一阵急促的号角声所笼罩,这激昂的号声响彻云霄。
随着号角声的响起,原本安静的营地瞬间变得热闹非凡、人头攒动。只见士兵们如潮水般涌出营帐,他们动作迅速且有条不紊地收拾着自己的行装,整理着武器装备。有的人忙着捆绑帐篷绳索,有的人则在检查战马的鞍辔是否牢固,还有的人相互协作搬运着沉重的粮草辎重……每个饶脸上都带着严肃认真的神情,因为他们深知此次行军任务的重要性以及紧迫性。
耶律仁先静静地站立在营帐之外,他遥望着远方连绵起伏的群山,心中默默地祈祷着。他希望自己的这个决策能够成为扭转当前战局的关键一步,让辽军摆脱困境,重新掌握战场上的主动权。然而,前方等待着他们的究竟会是什么呢?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恶战,还是一次出人意料的胜利契机?此刻无人能够知晓,但耶律仁先坚信只要全军上下一心、奋勇拼搏,就一定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最终的胜利。
与此同时,远在松亭关的辽军守将也没有闲着。他正全神贯注地凝视着四周的一举一动,不放过任何一点风吹草动。这座雄伟壮观的松亭关宛如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横亘在连接燕京和中京的交通要道之上。它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其战略意义之重大不言而喻,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这位守将深感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之心。
守将心里非常清楚,如果松亭关不幸落入敌手,那么那些叛贼的将会毫无阻碍地直逼中京,给大辽带来巨大的危机。于是乎,他当机立断地下达命令,要求部下进一步强化关隘的防御工事,并派出大批精明强干的斥候奔赴四面八方展开侦察行动,务必做到有备无患,以防任何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
而此时此刻,李云湛在一间屋子里憩了片刻之后,缓缓睁开双眼,发现外面的空已然逐渐被暮色所笼罩。房间内的光线变得有些黯淡,从窗户那里不时传进来一声声清脆悦耳的蝉鸣声,仿佛在为这个原本静谧安宁的午后注入丝丝缕缕的生机与活力。他轻轻地揉搓了几下自己的眼睛,然后慢悠悠地从床上坐起身子,顿时感觉脑袋比之前清醒了不少。
就在这时,系统那熟悉的声音冷不丁地响了起来,把李云湛吓了一跳:“宿主啊,您总算是睡醒啦!”李云湛稍稍愣了一下神,随即听到系统接着道:“就在刚才,本系统探测到耶律仁先率领大军已经果断放弃对北古口的进攻,转而挥师直指松亭关了呢。”李云湛听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胸有成竹的笑容,淡淡地回应道:“这早在我的意料之中嘛,这家伙一看王者级别的副本攻不下,就立马掉转矛头去欺负青铜级别的目标喽。”
喜欢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请大家收藏:(m.tuoyuekj.com)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阅客书屋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