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一个人不声不响的做事、学习,他很想找人话,却只有书与其相伴。喜欢读书的东,现在却无法学习,也不知道要做些什么。
爷爷病了,却只能躺在床上,他不愿意去医院,只能在家躺着,东去叫了老中医来治病,老中医号了脉,只要静养,不要再受刺激,又开了中药,让熬了喝调理身体。
店无人管理,生意也不好,东就关陵门。奶奶是旧社会时脚女,只能在家做饭,根本没出过门,更不知道该咋办了。东看到只会偷偷哭泣的奶奶,一下子觉得自己长大了。要做家里的主心骨,帮助奶奶照顾好爷爷,让奶奶安心。
拖拖拉拉爷爷病了几个月,父亲写信回来,是自己要结婚了,家里人不方便去,就不用去了。他们也不想回来办婚礼,就在山东简单办了。
东看了信,不想什么,也不想刺激爷爷,反正爷爷病了也去不了。就没告诉他们,只父亲一切都好,没啥事。让家里放心。
近段翠倒是常来找东,问东咋不去上学了。东就爷爷病了,要在家里照顾爷爷,索性就不去了。反正学校整学习背语录,也不咋上课学知识。语录自己在家就背好了,就不用到学校去了。
其实,翠想让东哥一起出去转转,散散心。像以前一样,让东哥快乐起来。眼见都快热了,麦子都黄了,翠又来叫东出去玩,就去麦田边转转,闻闻麦香,看看田野里的野花。要是麦有了饱满的麦粒,那么他们就拔一把烤了吃。
东被动了,奶奶也想东像个这么大的孩子一样,能多出去跑跑,跟同龄伙伴玩玩。
东和翠还有几个同学一起出发去了城东,城东有大片麦田,还有条河经城北流向东。本想去麦田玩的几人,跑着跑着就来到河边。刚出城河道较窄,水流丰富,河水较深,他们不敢到河边去玩。
越往东往下游去,河道变的宽阔,河水也分岔流成几道,还有一个个河水冲刷形成的沟水渠,有人在宽阔的河道上放马放羊。
这些农村的孩子可能来放牧,对这一片河道非常熟悉,他们在河岸处挖到泉水,做了个池,渴了可以喝里面的泉水,泉水清澈见底,凉凉的还似有甜味。几个孩子休息一会儿,也去喝了泉水。发现还真可以喝。
就开始像放羊的孩子一样,脱了鞋子在清澈能看到颗颗鹅卵石的河水里嬉戏。河水只到脚踝,脚下有光光的鹅卵石按摩脚底,真是舒服。大家玩乐的都不想上来了,跑来跑去,又在水里抓鱼虾,几个孩子的衣服很快被打湿了。他们也有点玩累了,就到河北岸草坡上晒太阳。
放羊的孩玩到上午也不想回家,就见他们几个堵上一处水坑,开始往外泼水,直到泼的只余脚踝深,水坑里的鱼虾无处躲臧,几人开始抓鱼虾。
吵吵嚷嚷兴奋的叫声,抓鱼的欢乐声,把东他们吸引了过去,看着他们抓鱼摸虾,东几人也羡慕的指点起来。
\"这儿有一只大白虾,快用网兜抄!\"
\"唉呀!跑了!快!后面!\"
\"那边,那边有川条!快抓!″
指指点点不过瘾,有人就下去帮忙抓上了。看放羊放马的孩子不什么,所有孩子都忍不住下水了。
男孩女孩都兴奋的抓个痛快。很快抓了大半茶缸子。
没想到他们还准备了柴禾,把沟里的柴禾抱出来,用石块支了个灶台,点起了火。破茶缸里的鱼虾简单的用手挤挤,把鱼肚子里的脏东西挤出来,虾都不用摘,用河水冲洗几下就校
然后,把泉水装入茶缸,鱼虾放进去,就在火上煮了起来。
其中一个孩子拿出个纸包,从纸包里捏出几粒盐粒来,放入茶缸。慢慢的水热了,冒了烟,虾也慢慢变色了,由白慢慢变红。
水滚了一会儿,虾完全变红,几个孩子迫不及待的灭了火,等着水凉。
不等水凉,就有孩子用木棍夹出了虾,放嘴里嚼的咔咔响。所有孩子都急了,拿木棍的大孩子,就给每人夹一个吃。
那虾可真香啊!肉质鲜美,回味无穷!
每个孩子吃了还想吃,又分了一轮,基本就不剩几个了。那大孩子就不给他们分了。只给几个一块放马放羊的孩子分,每人分几个,就一下子放嘴里了。
那可真好吃,东他们羡慕的口水就要流下来了。几人一商量,决定明自己拿网兜和大茶缸来。
安排好谁拿火柴,谁负责带柴禾,谁带盐,谁准备网兜。几人才依依不舍的往回走。沿河走着,观察哪儿会有鱼虾,准备明到哪儿逮鱼虾。
几人热热闹闹的回家了。
回家几人就开始准备东西,想要明一起抓虾,在河边煮了吃。还有孩子兴奋的告诉爹娘,他们今到了河里玩,河水干净又浅,能淌水玩。玩了还能在水坑抓鱼虾,还遇到了几个放马放羊的村里娃。他们带了柴禾、火柴、茶缸和盐,把鱼虾煮了吃。
那虾是多么多么好吃,抓虾又是多么有趣啊!
告诉爹娘他们几个商量好了,明还一起去抓虾,并且也准备好工具,抓了用泉水煮了吃。
家长一听就害怕了,谁知道孩子敢跑到那么远的河里玩。还下水抓鱼虾,那多危险,万一掉河里淹死了咋办?!
谁家孩子带的头,一定不能让孩子再去那么危险的地方玩了。
几个孩子家长一问,几个孩子当中东最大,就去找东爷爷了这事,让东爷爷管管东,不能再带他们家孩子下河抓鱼虾,更不能玩水。
东爷爷也很担心,就不顾身体不适,爬起来把东训斥一顿。东没敢什么,就答应爷爷不再去河里玩。
东爷爷经过这一折腾,身体更差了,直喘粗气。没过几,东爷爷病情加重,只有沉重的出气声了。
东奶奶只好托人把在农村的东二叔叫回来,东爷爷:\"二娃,你把你娘接你家去,把东也带去吧,东这娃可怜,爹娘都不管。这店也是公家的了,我走了,也没人能经营了。他们跟你回农村,还能分点粮,种点地,有个活路。\"
东二叔流着泪答应了东爷爷,东爷爷才放心的走了。收拾好东爷爷的后事,把店交还给公家,东和奶奶就跟二叔回了农村。
喜欢熬过荒年,姐姐强悍漂亮请大家收藏:(m.tuoyuekj.com)熬过荒年,姐姐强悍漂亮阅客书屋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