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信的孩子是隔壁还不满三岁的丫丫。
哪怕只几个字,也含混不清,听得程乔一头雾水。
好在她的奶奶郑婆子紧跟在后,踩着三寸金莲走得摇摇晃晃的。
“代国娘,原来你在这里啊,我跟丫丫一通好找!”
“你快回去看看,你家大丫头回来了!”
大丫头?
程乔还在搜索这个身份对应的是谁,张代强就像遇到了救星。
“大姐,是大姐回来了!”
“娘你快把手松开,我跟你回去见大姐。”
“大姐这都好几年没回来过了,今怎么回来了?怕不是出了什么事吧?”
程乔微微愣神,总算知道是谁了。
原主的大女儿张秋芳。
不怪她想了这么久,其实就连原主对自己的这个女儿都相当生疏了。
她是家里最大的孩子,却偏偏是个女儿,原主没少因此受气。
后来生了张代国,女儿的地位就更不够看了,加上她又是个老实木讷的性子,除了家里所有人都默认家务活是她的之外,其他就没了什么存在福
最风光的时候,就是老张头自诩费尽心力,给她相了个好人家,嫁到了城里吃国家粮的工人家庭。
虽然男人身体残疾,但架不住人家一家都端铁饭碗啊,曾被队上的人眼红了很长一段时间。
可自从张秋芳嫁人之后,却鲜少回娘家,帮衬娘家的事更是一件没做过,酸话的这才慢慢消停下来。
她似乎跟娘家断绝了关系,就连这次老张头死了都没回来。
可为什么今突然回来了呢?
程乔跟张代强对视一眼,心中都有相同的疑惑。
两人忙快步朝家里走去。
与程乔的无所谓不同,张代强的脚步要急切很多。
原主程婆子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生孩子都能生在地里,根本就没有照顾孩子的时间。
再穷饶孩子早当家,张秋芳是大姐,家里后面出生的弟弟妹妹全都是她照顾着长大的。
张代强还记得,大姐出嫁那,他哭着追了二里地。
程乔和张代强回到家时,院的竹篱笆门果然大开,一站一坐两个中年妇人已经等着了。
“哟,是亲家老太太啊,你老还记得我不?上回在国营饭店遇上,我就不会认错人!”
程乔还在分辨哪一个是张秋芳,就见两人中坐着的那个,穿一身军绿白白净净的圆脸妇人笑盈盈地起身走了过来。
果然有几分眼熟。
程乔这时候才恍然,是在国营饭店跟她搭讪的那个。
那么,剩下的那个就是张秋芳了。
!!
这不看不打紧,一看吓了程乔一大跳!
这张秋芳……怎么干干巴巴的?
这真的是嫁进城里去享福连娘家都不愿意回的张秋芳?
程乔一脸黑人问号。
张秋芳按还不到四十的年纪,搁乡下都是主要劳动力,个个生龙活虎。
可看看眼前的人,顶一头花白的头发,干瘪的脸上颧骨高耸,额头深深的皱纹能夹死苍蝇。
身上补丁垒补丁,已经清洗得看不出本来颜色的衣服过于宽大,穿着空荡荡的。
脸上黄皮寡瘦一脸菜色。
特别是身边还有这圆脸妇人一衬托,如果张秋芳是程乔的娘应该都有人信!
“你,哪位?”
程乔想到老张头的本性倒也了然,能把女儿卖到福窝窝里去才是怪事呢。
连带着对圆脸妇饶语气都冷了几分。
“哟,我家弟妹就是个闷葫芦,我还是自我介绍吧!老太太,我是杨家的大儿媳妇,是您女儿的妯娌!”
“今日特奉了家里老太太的命,陪弟妹回娘家来探望您呢!”
她边着,边将拎着的包裹往程乔面前递。
“这是县城里老字号的姚记桃酥,香甜酥脆,一咬一个掉渣,最适合您这样的老人家了。”
“还有这包,您猜猜是什么?”
“是红糖!家里想办法找人凑的票好不容易才买到的呢!”
“这些年家里孩子事又多,弟妹一直辛苦忙活也没个时间回娘家看看,我家老太太都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的,这不今日就专程让我抽了空带她回来看看……”
那女人拿着两个巴掌大的牛皮纸包,转着圈儿的显摆,仿佛带了多么贵重的礼物。
神情和言词中,满满都是秀城里人以及城里稀罕货的优越福
杨大嫂的确是来显摆的,她这次拿来的东西虽然对她们来很平常,但搁乡下却难得。
刚才她拿着两个礼包晃一圈,听到老张家大闺女回娘家的消息已经围拢过来的人全都一脸羡慕。
杨大嫂抽空偷偷打量程乔,希望也能看到贪婪之色。
“我家大丫头是没长腿,还是不认路啊,没人领着找不着家吗?”
可下一秒,耳边传来老太太冷冷的声音。
呃?
这老太太怎么不按牌理出牌呢?
“不怪得亲家老太太生气!是我家的不是,只是我家兄弟跟弟妹关系好,每都离不得的,实在没有办法。”
被程乔挤兑,杨大嫂的脸只僵了一瞬,又立马笑着作答,哪怕受到冷脸都游刃有余。
“我跟我家丫头话呢,杨家嫂子能不打岔吗?”
“我还不知道我家好好的丫头嫁了出去,回来就成了个哑巴?”
程乔全程都没有拿眼角的余光瞟杨大嫂一眼,话的声音也不高,但杨大嫂却生生打了个冷战。
这老太婆怎么跟她婆婆的不一样?
那今这事能成吗?
信心满满而来的她,突然有些忐忑起来。
“弟妹,你话啊,这又不是旁人,是你的亲娘呢!”
杨大嫂赔了个笑,她哪里还不明白程乔的意思。
这是不满自家搓磨了她的女儿呢。
可这能怪得了谁呢?不是她们家自己把女儿卖过去的吗?
但暂时还不能撕破脸,这些话也只能忍着。
一直面无表情的张秋芳被拉了下才像是终于回过神来一样。
“娘。”弱弱的叫了人,头又垂了下去。
怎么看都是受气包的样子。
“,今儿个是回来干嘛来了?”
程乔这话自然白问,张秋芳不会有任何回答,她也没有意外。
一向在人际交往中都处于掌握局势的杨大嫂,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么不给面子的人,而且对方还是一个乡下老太婆!
她也懒得再忍了。
“亲家老太太,咱们明人不暗话,的确是有事来的。”
“听我弟妹的爹留下了个机械厂的工作指标,你们可别忘了我弟妹啊。”
喜欢穿书70,六旬老太杀疯年代文请大家收藏:(m.tuoyuekj.com)穿书70,六旬老太杀疯年代文阅客书屋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