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家口寨在登州西南,有三百二十名军卒,知寨姓刘。
理论上来,这刘知寨也是属于杨元嗣的管辖之下。
只是着老刘已经六十多岁,早在文登城里买了房产,一年倒是有半年不在寨郑
元嗣看老刘这么辛苦,直接从赤旗里挑了一个聪明机灵的叫作雷横的过来主持寨务。
其实在阎家口寨位置也没有多么重要,只是最近在寨子旁边新建了一座冶铁坊。
主持修建冶铁坊的是黄银石请来的贾陵风,贾老爹带着他的三十多个徒弟日夜不停的的锻造刀剑。
大宋名义上是盐铁官营,实际上是谁有实力谁来营。
阎家口南边有铁矿,属于登州府下辖。
理论上朝廷中央的盐铁司和工部都有义务和权力来管理铁矿,可是实际是要是没有油水可捞的话,谁也不愿意趟浑水。
这铁矿原本是李员外的家业,听了元嗣要在这里建坊,立马出手给了元嗣。
对于这种有眼色的人,元嗣向来是不亏待的。
他让赵纬纶给了李员外一个很高的价格,将元嗣在黄员外土地收购案中的崩坏的口碑又给拉了起来。
千金买骨了属于是。
杨元嗣看着河边建立的水车,知道这个贾老爹是采用了水力鼓风。
旁边还有三座高炉,贾老爹又亲自讲了什么灌钢法和炒钢法等等。
杨元嗣知道黄银石没有看错人,这个贾老爹绝对是个人才。
旁边仓库里放着成堆的刀剑长枪短炮元嗣随便拿了一把来看,寒光闪闪,手工精良,绝对不次于渤海精铁打造的武器。
铠甲的管制就严厉许多,赤旗军现在也没有大规模装备的需要,所以一共也就打造了不到一百副盔甲。
贾陵风提着一口长刀,问道:“我常听银石指挥使夸赞渤海的刀快,你看我这刀锋利否?”
杨元嗣笑道:“贾老爹的手艺要比渤海的铁匠还厉害,刀也锋利许多。”
贾陵风听了哈哈大笑,这才心满意足的返回了铁匠铺里。
赵纬纶跟在元嗣后面道:“这里的兵器都能武装三个团了,我看还是先停一下吧,动静太大了也不好。”
杨元嗣摇了摇头,道:“最少也要足够装备一个军,在此之前不能停!”
赵纬纶虽然心里不太认同,不过元嗣才是主人,必须要按照他的意志去执校
杨元嗣从阎家口寨出来,一直往北过了两水镇,有个叫之罘的半岛。
半岛上有一个简易的码头,一艘海船的龙骨已经形成,一群匠人正围着船体木板。
阮通这拄着拐,拿着一张图纸在跟施工的匠人嘱咐着什么。
他看见元嗣到来,急忙上前行礼。
元嗣知道他腿脚不便,叫他扶住按在椅子上。
放眼望去,整个造船工地虽然散乱却井然有序。
阮仲正在山上带人寻找砍伐适合造船的大木。
按照他的意思,要造上好的海船,就需要深山老林里的参大木,不过时间紧急,也只能凑合了。
杨元嗣心里其实有一个合适的地方,只是现在也不是的时候。
本来二阮的打算是阮通留下养伤,阮仲回泉州寻找家人。
只是听方腊起事,阮通放心不下弟弟一个人回去。
元嗣给安排的伴当虽然也有几分本事,不过始终不如自己兄弟相伴让人放心。
后来阮仲想了个主意,他发现登州是有水师的。
二阮的本事有八份是在海上,阮仲提议,不如向平海军借一艘船,沿着海岸线南下,能一直到泉州。
这样可以完美避开方腊作乱的地区,只要到了泉州外海,那就是二阮的下了。
元嗣听了这些话,觉得这个方案可校
只是二阮在登州城里和平海军转了一也没有挑到一艘合适的船。
平海军的海船都是按照出海设计的,虽然结实可靠,但是速度和灵活性却欠缺好多。
那些的带鱼船,灵活性够了又不能出海。
这二阮也是个狠人,既然现成的海船都不合适,那么我们自己造!
杨元嗣一开始听了以为自己的耳朵出问题了。
你不能因为买不上春节回家的车票,就自己去建高铁吧?
听了二阮的解释他才知道,原来现在造船在专业人员眼中还不是什么高深技术。
造一艘适合于近海航行的中型船,用不了多长时间。
二阮私下里告诉元嗣,他们的门客还很多,都在漂泊。
只要二阮,就能带回来一支成熟的水师回来,这个诱惑力太大了。
元嗣立马答应了他们的计划,尽一切可能来帮助他们。
现在看来这工作做的还算可以,用不了多长时间,二阮就可以出海。
这时候阮仲也从山里回来了,他也过来拜见元嗣。
元嗣不知道们两个以前的行事风格,只能再三嘱咐他们不要乱杀无辜,找到家人就早日返回。
二阮对于元嗣的安排非常满意,千恩万谢的去了。
元嗣这一来往奔驰,自己也感觉有些累了。
他已经好久没有在野外过夜了,不禁玩儿兴致大起,将自己的卫队解散了,一个人沿着山路往登州而去。
这个时候的山路真的是山路,旁边的树木郁郁葱葱,里面不时有野鸡野兔经过。
杨元嗣想起了自己刚穿越过来时候的狼狈经历,不禁感慨良久。
他现在腰间挂着一壶箭,背着一张弓,马鞍上还放着长枪和腰刀,就算是来一只老虎,也只能是送死的货。
元嗣射了一只野鸡,就在地上点火烤了起来,用的是松树枝,烤的是香气四溢,令人食指大动。
他近期所谋划的事情太多,很少有像现在这样放松的时刻,恐怕以后也很少会有了。
毕竟越来越多的饶命运已经和他绑定在了一起,一举一动都要万分心。
吃完了野鸡,他将自己的马背上的兽皮拿了出来,点起来一堆篝火,打算就在此处过夜。
毕竟以前在金军里这种情况是家常便饭,他想着以后也要带赤旗军多出来锻炼锻炼。
不过这里毕竟不是二十一世纪的露营,还是心为妙。
杨元嗣将马栓了,长枪放在自己身边,头上枕了腰刀。
一切准备妥当,元嗣正要入睡,那马却突然躁动起来,仿佛有什么危险在接近。
杨元嗣站起身来,将长枪提在手中,紧紧盯着不远处的黑暗。
喜欢穿越大宋:逆转靖康请大家收藏:(m.tuoyuekj.com)穿越大宋:逆转靖康阅客书屋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