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羲与刘宗周会面后,便回到府邸。
他知道刘宗周的行动,必然会引起高欢的怒火。
平静许久的朝局将被打破,南京城内或许会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刘宗周虽然是东林老人,但是此人朝党斗争水平有限。
若是论经讲义,比学问,朝中没几人能够比得过他,但要论政治斗争,他却排不上号。
黄宗羲知道,以刘宗周的水平,必然会将事情办得满城风雨,让高欢下不来台。
政治的精髓在于妥协,可是言官却不一样,他们讲究的是一个“直”字。
不管真“直”假“直”,主打一个让人下不来台,特别是让皇帝下不来台。
而这特别容易引起言官,甚至是整个文官集团与皇帝的对抗。
前朝发生的“大礼仪”之争,“争国本”,以及启朝东林党与殉的党争,皆造成了文官集团与皇帝的斗争,而其结果,便是让嘉靖、万历、启三位皇帝,都躺在了昏君的耻辱柱上。
高欢作为开国之君,威望和实力太强。
黄宗羲要与高欢斗,便必须挑起文官集团与高欢的对抗,利用文官集团的攻势,将高欢搞臭,打击他的声望,让朝野官绅百姓想到高欢,就想到前朝的昏聩之君。
然后,他便可以利用这滔舆论,迫使高欢妥协。
卧房内,黄宗羲站在窗前,望着看不见星月的夜空,心情变得更加阴郁。
“老爷该休息了!明还要早朝哩!”黄宗裟妾,见时候不早,走到身后相劝。
黄宗羲叹了口气,走到床边坐下。
妾关了窗户,走过来给他脱掉官靴。
黄宗羲随口吩咐道:“明日早朝,派人去给本阁告假!若有人来访,皆替本阁挡了,叫下人告知来人,本阁偶染风寒,不便相见。”
妾闻言疑惑,“老爷好端端,这是为何?”
“你一个妇道人家问那么多做甚,按本阁的意思去办即可!”黄宗羲愠声训斥道。”
黄宗羲可以预见,明日早朝过后,朝堂上必然发生激烈斗争。
为了不引起高欢注意,他决定近段时间,便不去内阁办公了。
妾闻言只能委屈不话,服侍他睡下。
在黄宗羲离开后,刘宗周连夜行动起来。
他先是派人,通知督察院准备派往淮安的巡察御史,让他们明日清早便启程赶往淮安,而后便连夜召集下属和相熟言官,准备在早朝时弹劾安控司在淮安的作为。
历代的谏台官、清流言官,大都有行事张扬,闻风放炮的特点。
这些人大都不够圆滑,缺少从政经验,常常将事情想得过于简单,热血,冲动,嫉恶如仇。
若是用得好,确实是监督百官,使得政治清明的一把利器。
但这些人,往往也容易被人利用,成为朋党相争的工具。
刘宗周添油加醋的将安控司在淮安肆意抓捕官员之事了一遍,然后有意引导众人往当年宦官当政,厂卫肆无忌惮抓捕陷害忠良上联想,立时就引起了几名言官的义愤填膺。
言官有闻风奏事之权,他们的职责是监督百官,可做官要和光同尘。
一些心思不正言官,很快便发现,监督同僚费力不讨好,还得罪人,他们便将目标对准了皇帝。
而这一思路的转变,很快就让他们尝到了甜头。
监督皇帝,没事就指责皇帝哪里做得不对,不仅能够让他们获得极大的名声,还能带来巨大的利益。
因此明朝时,便常常可见言官常常大骂皇帝,以激怒皇帝,被皇帝惩罚为荣。
当然,他们只能一,那些弱势的皇帝和比较仁慈的君主,遇见强势暴躁的皇帝,除非是真正的直臣,言官中的政治投机者,自是不敢多骂一句,话会变得心注意。
高欢作为开国之君,自是有威严在此,但高欢称帝以来对于大臣,一向乐于纳谏,对百官也颇为和气。
在不少大臣心里,高欢是唐太宗,宋仁宗一般的贤明君主。
现在贤君犯了错误,居然重用安控司这样的特务机构。
诸多言官无论是真心觉得皇帝走上歧途,为此痛心疾首,决心死谏,要帮着皇帝改掉错误,还是抱着投机心态,想借此一战成名,都准备明大干一场。
刘宗周与众人了一阵,最后总结道:“自古贤君,亲贤臣,远人。陛下如今居然重用安控司,绝非朝廷幸事,史书上怕是会落下昏聩之名。我等谏台官,在陛下决策出现失误或不当之处时,要勇于进谏,规劝皇帝纠正偏差,不能让安控司毁了陛下名声!”
几名年青言官,听了刘宗周的话语,立时就觉得责任重大。
当即便表态道:“督院所言甚是。陛下有圣君之像,我等言官,绝对不能让安控司给陛下带来污点。”
这年轻人完全没有意识自己被当枪使,还以为自己是为了朝廷,为了皇帝好哩。
在刘宗周与属下商议之时,一封密报,已经连夜送到了高欢的案头。
此时,高欢处理完公务,正要回寝宫休息。
内官忽然送来,安控司密报,言大学士黄宗羲夜会副都御史刘宗周,后者遂即召集谏台官员密谋,明日早朝向皇帝发乱。
高欢和崇祯不同,崇祯是真废了厂卫,弄残了锦衣卫,而他近些年,只是限制了安控司行使特权,使得安控司看上去无害,但实际上安控司的经费,一直给得很足。
安控司经费足,便能招募更多细作,维持安控司的情报网络。
此前安控司的权力长期被压制,让安控司确实有些自暴自弃,收集情报也不太积极。
不过,随着高欢给安控司松绑,整个情报系统,便重新激活,全力运转起来。
这时高欢看完安控司密报,不禁眉头紧蹙,“这个黄宗羲,还真是给朕寻了个大麻烦啊!”
很多事情,都有其多面性。
对于特务机构的任用,也是如此。在明君手中,是清除贪腐,监督百官的利器,在昏君手中,往往又会成为奸臣残害忠良,施行恐怖统治的工具。
历代以来,明君少,昏君和平庸君主多,所以朝野对于特务机构,早就形成了负面的攻势,将重用特务机构,与昏君、爆君划寥号。
如今言官要攻击高欢启用安控司,对高欢来,绝对是个麻烦。
(本章完)
喜欢武布中华请大家收藏:(m.tuoyuekj.com)武布中华阅客书屋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