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风流

赵子曰

首页 >> 三国之最风流 >> 三国之最风流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仙尊下凡,秘笈之争 禁主意志 吞噬九重天 择天记 师叔祖明明超强却非要摆烂 武破九荒 开局被逼入魔宗,我直升天神境 光极街 论神仙的好吃与否 玄幻脑洞:我的傻鸟师父
三国之最风流 赵子曰 - 三国之最风流全文阅读 - 三国之最风流txt下载 - 三国之最风流最新章节 - 好看的玄幻小说

第224章 冠军伯符不敢求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飞速中文. 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卫将军名字里带一个卫字,顾名思义,此职通常负责的是京城的禁卫工作,前汉时,京城的南北两军就由担任此职之人总领;於重号将军里边,次於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在前、左、右、后四将军之上。现在大将军、骠骑将军两职空置,李傕的大司马显已做不得数,如此,也就是得被封为此职以后,孙策目前在整个大汉军界的地位,已是仅在名义上为全国军事最高长官的太尉杨彪、以及实际权力已是全国军事第一饶荀贞之下,而犹在前将军公孙瓒、左将军袁术、右将军袁绍这三个得过正式诏拜、於今最具影响力的割据诸侯之上。

却是了,刘备他们议论的时候不是,道消息传言将会封拜孙策征南将军么?怎么变成了卫将军?要知,四征、四镇将军而下虽因海内动荡已久之故,地位日渐重要,然亦尚未列入重号将军之列,严格来讲仍然是杂号将军,那么忽然从征南将军这样的道消息,变成即使在重号将军中也是较为靠前的卫将军,差距实在太大,缘故何在?是不是那道消息太过离谱?倒也不是。前所传言之拜孙策为征南将军,正所谓空穴来风,非是无因。

此前朝廷议功时,的确是有人建议以征南将军授任孙策,可是因为荀贞的一道上表而改变了。

荀贞这道上表是在听曹操走后当上到朝中的。

表中,连带初平元年的讨董之功,荀贞也给曹操算上了,加上这回的勤王之功,荀贞对他是大力称赞,赞许他是汉家之忠臣,认为非重赏不足以酬其功,建议朝廷封拜他为后将军。

一则,曹操讨董的功和这次勤王的功是实打实的;二则,曹操这些年打的仗不少,知兵之名颇为远扬,且其现有地盘、有兵马,亦是一个有实力的诸侯,於此动荡之际,朝廷当然是希望能够得到曹操的助力;三则,有丁冲和与曹氏有旧的一些朝臣的推动,最终,荀贞的这道上表得到了通过,并且朝廷给曹操的诏拜也已经颁下,前去太原郡传旨的使已出发在路上。

既然曹操已为后将军,此回勤王,孙策的功劳明显比曹操大,那么再以征南将军封拜於他,显然就不太合适,於是,原定给孙策的征南将军之封就一下上了几个台阶,变成了卫将军。

——至於为何荀贞会建议朝廷封拜曹操为后将军,他上表中所言的那些,自然不是他提出这个建议的真正原因,真正的原因还是为了挑拨袁绍和曹操的关系。

诏书下到,孙策觐见过刘协,谢恩罢了,又去见荀贞,向荀贞表示感激之意。

时近午时,荀贞设宴为他庆贺,喝到入夜,孙策乃才还回本营。

程普、黄盖等此番随他勤王的诸将,早也置下了丰盛的酒馔,孙策少不了再饮一回。

酒到半酣,程普举杯又庆,道:“明公今被朝廷拜为卫将军,封为武功侯,可谓光宗耀祖也,先主泉下有知,必然也是欣慰。”

黄盖笑道:“明公今以弱冠之龄而得拜卫将军、封武功侯,简直是罕见的殊荣!观之以过往,只怕唯有骠骑大将军霍去病才能相比!”

孙策酒量不错,尚未饮醉,他也很开心,不过仍是谦虚回答,道:“我何敢与冠军侯相比!冠军侯犁庭扫穴,封狼居胥,所立者,盖世之功也;策只不过是从随镇东,侥幸立下了些微的功劳罢了,断不敢与冠军侯比矣。”

黄盖笑道:“冠军侯功固显着,然何及再兴汉室?如今汉室凌迟,朝廷衰微,明公只要能与镇东齐心协力,再次中兴汉室,到时候,那便是封狼居胥之功,亦不如明公矣!”

程普、黄盖的话,不是违心阿谀,他们的确是既佩服、又喜爱孙策。

都道虎父无犬子,然而真正如孙策这样,二十来岁继任其父之位、之权,非但不坠其父在世时的声威,且还能发扬光大者,事实上又能有几个?

是夜饮酒,众人直到夜半,方才尽兴而散。

……

如郡县之吏,百石以下的吏员,可以由长吏自辟,但百石以上吏,是为“命卿”,必须得朝廷才能任免,次日,孙策刚交代过他的主簿,令叫给朝中上表,请求朝廷批准同意他所辟除的“卫将军长史”、“卫将军司马”等人选,数骑来到他的营外求见。

召之入见,是荀贞找他见面。

孙策便赶忙去到荀贞营中

入进议事帐,戏志才、郭嘉等俱在,好像是在商议什么事情,见他来到,诸人暂把话头停下。

孙策下拜行礼,荀贞请他起身。

待其入席坐定,荀贞道:“伯符,找你来,是有一件事与你商量。“

孙策恭谨道:“公有何吩咐?敬请示策。”

“就在你来前,我与元常见了一面。”

孙策道:“钟侍郎来了么?”

“他忙得很,没能多留,只过来与我见了一见,……伯符,你应能猜出他来见我是为何事吧?”

孙策略作思索,已有答案,道:“可是为请圣上移驾颍川此事有了眉目?”

荀贞想请刘协迁都到颍川这件事,孙策身为荀贞重要的盟友,当然是知晓的,并及荀贞与钟繇上次见面,请钟繇去试探刘协的意思等等这些事,孙策也知。

“不错,正是为的此事。”

闻得荀贞此话,孙策遂问道:“不知圣上对此是何态度?”

“圣上已被元常动,不过还未作出最后的决定,要再听一听太尉杨公等饶意见。”

孙策略皱眉头,道:“策闻公过,公卿大臣里边,可能杨公会最反对迁都颍川,……现下圣上要听听杨公等的意见,明公,若杨公果然反对,那迁都这事儿是不是就有点难办了?”

“子美方才与元常一起来的,子美试过了司徒赵公、司空张公等的态度,赵公并不反对,张公未置可否,然料之,应也不会反对;就在昨,我以叙乡谊为由,请与太仆韩公见了一面,问了下他对迁都的意见,韩公对此非常赞成。眼下来看,还是太尉杨公,唯有他可能会成为迁都颍川的最大阻力。不过,亦无妨也。我与志才、奉孝等议出了一条对策。”

“敢问公,是何对策?”

荀贞道:“对策就是,咱们集中力量服圣上,只要能让圣上完全明白到迁都颍川的好处,从而心意定下,则再加上赵公、韩公等的支持,那便是杨公再做反对,亦无用也。”

“公此策高明,却不知策能够做些什么?”

荀贞扶短髭而笑,道:“朝廷不是刚刚下旨拜你为豫州刺史么?伯符,找你来,就是想烦你这个地主出面,先向圣上上表,提议迁都颍川。”

孙策明白了荀贞的意思,这是想通过他的先上一表,称之为投石问路也好,在现下朝中大臣多已知晓此事,赵温、韩融等,包括刘协还并不反对,可算是时机已经比较成熟的背景下,称之为将迁都此事正式公开化亦可,来为荀贞将来的上表做个铺垫。

孙策之前就是豫州刺史,但那个豫州刺史是荀贞所表,而下则是朝廷下旨,正式任他为了豫州刺史,那由他来先上这个表自是最为合适。

孙策自无拒绝之,当即应诺,道:“请公放心,策必会为公将此事办好。明,策就上表朝中,进言请子移驾颍川。”

荀贞嘱咐道:“伯符,蠢上表中,有一点你需着重注意。”

“敢请公示策知,是哪一点?”

荀贞道:“便是你要告诉圣上,李傕、郭汜今虽为我义师所破,李傕并已身死,但郭汜却窜逃到了南阳,若是暂移驾到颍川,有利於接下来的进讨不臣。”

“郭汜……,进讨不臣?明公,郭汜已不足为虑,讨之的话,策一军即足,又何须再请圣上移驾颍川?”

荀贞笑道:“伯符,你想想。”

孙策到底聪明,很快就想明白了,他眼前一亮,道:“是了!公所言之不臣,指的是袁术!”

“还有袁本初。”

孙策心领神会,笑道:“圣上念念在兹的恐怕就是讨定不臣,重兴汉室了,有此大利在前为诱,那便是杨公再坚决反对,大约亦将无用矣。”旋即稍微担心,道,“可是明公,若是圣上没能看出这层暗示,可该如何是好?”

坐於对面席上的郭嘉笑了起来,道:“将军忘了钟侍郎么?”

孙策拍了下额头,道:“对!钟侍郎是圣上近臣,圣上若没看出来,自有钟侍郎提醒!”

议定了明日由孙策先来上表,孙策心中有个疑惑,忍不住提了出来,他问荀贞,道:“明公,策有一事不明,便是太尉杨公他为何执意反对迁都颍川?策昨听明公,明公不是甚至都叫他的从子去劝於他了么?都没能劝动?”

杨彪家在华阴县,打下华阴以后,荀贞辟除了他的一个从子为自己军府的掾吏,就在昨,为了减少杨彪对迁都此事的阻力,荀贞叫他的这个从子去劝杨彪,结果没能劝动。

荀贞道:“不错,我是叫季通去劝了,可是杨公不肯听劝。”

“季通”,是杨彪那个从子的字。

孙策问道:“明公,他为何不肯听劝?反对的理由是什么?”

荀贞叹息道:“季通耿直,有一一,倒是未做隐瞒,回来向我禀报,杨公之所以反对,是担心我会成为下一个董卓、李傕。杨公对季通,昔虽洛阳、长安,董卓、李傕犹恃兵马,欺凌朝廷,你孙豫州,我之同党也,颍川,又我乡梓也,如迁都到颍川,则朝廷的权威岂不更加不振,我荀镇东岂不是更能一手遮,操控朝廷了?圣上和朝廷的公卿大臣们岂不从此以后,便要唯我鼻息是从了?是以他坚决反对,不肯听劝;并在闻季通到赵公、韩公等对此皆表赞成后,他还甚至直言,云‘诸公短视’。”着,荀贞摇了摇头,以示无奈。

孙策大怒,道:“竟疑明公?以董卓、李傕比之於公!明公,这杨公怕是老糊涂了吧?”

“伯符,不可无礼。杨公或无识人之明,毕竟我朝之刚正老臣。”

荀贞“刚正老臣”此赞,非是虚情假意,而是真话。

观杨彪过往之行事,的确是称得上“刚正”两字。

初平元年,董卓想要把朝廷从洛阳迁到长安之时,朝中百官无敢言者,而就只有时为司徒的杨彪和太尉黄琼两人据理力争,坚决反对而已,两个人都因此被董卓罢免,且若非时为司空的荀爽转圜,使董卓怒意解,弄不好杨彪那时还会被董卓杀掉;又李暹劫持刘协去李傕营时,又是杨彪挺身直言,斥责李暹;再后来杨彪等被郭汜扣留和郭汜议政李傕的时候,还是杨彪,两次当面质问郭汜,尤其第二次,险为郭汜所害。

尽管杨彪反对迁都颍川,和自己的意图相左,但对其人其行,荀贞还是相当赞赏的。

……

次日,孙策上表,请朝廷移驾颍川。

表入朝中,刘协令公卿大臣议之,赵温等多表赞成,唯杨彪反对。

争论了半,没有争论出个结果来,权暂散会。

刘协知杨彪是个忠正之臣,杨彪这般激烈的反对,那么迁都颍川也许的确有很大的坏处?会对朝廷不利?虽是已被钟繇动,可至此时,刘协也不禁心思动摇,甚为犹豫犯难了,因此晚上用膳过后,伏贵妃来向他请安的时候,他就显得有些心事重重。

伏贵人瞧了出来,问道:“臣妾敢问陛下,是不是有什么为难之事?”

诸多的嫔妃里边,刘协最喜欢伏贵妃,——也因此,前荀贞上表,提出刘协已经元服亲政,后宫不可无主,因而建议立伏贵妃为皇后时,刘协当即同意,这时听了伏贵妃此问,刘协因也就不瞒她,便把孙策、荀贞议请迁都颍川,朝中公卿大多不反对,却唯杨彪不同意这件事,与伏贵妃了一遍,完,道:“移驾颍川,确实是有好处,然而杨公是忠正的老臣,国之柱石也,他执意反对,想必也有他的道理,朕故是有点拿不定主意。”

伏贵妃道:“敢问陛下,移驾的好处都有什么?”

“一则,颍川富庶,足可供养朝廷百官、驻军等之日常饮食所需;二来,移驾颍川,有利於居中以驾驭四方;三者,有利於进讨不臣。”

伏贵妃道:“进讨不臣?陛下,此话何意?”

“孙策表中,的是利於进讨现窜入南阳的郭汜,但按钟侍郎的法,这个‘不臣’实际指的是袁术、袁绍兄弟。”

伏贵妃道:“原来如此。陛下,臣妾愚昧,然以臣妾愚见,头个好处倒也罢了,却既然赢进讨不臣’之利,亦即利於澄清海内,实现陛下再造汉室之志,实不知陛下为何还会踌躇?”

刘协想了一个晚上,做出了决定。

(本章完)

喜欢三国之最风流请大家收藏:(m.tuoyuekj.com)三国之最风流阅客书屋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放开她,我来娶! 小师弟,求你从了师姐吧! 散仙历险记 七零:炮灰带着显眼包系统开挂了 坏蛋进化史 谍战代号:未亡人 星际修仙:我是紫薇大帝 螳螂刀 想偷人生?玄学真千金你惹不起 魔幻咖啡厅 Lol之还有谁 我的女友是霸道总裁2 发现外室子后,整个侯府跪求我原谅 我有一个庇护所 HP黑防教授的备课日常 赛博朋克:夜之城幽灵 道长,你家尸体跑路啦 穿越70年代,我不发疯谁发疯! 精灵:从被猎人联盟追杀开始 我真没想顿悟啊
经典收藏 乞丐元神 洪荒:开局就被混沌珠认主 开局诛杀小魅魔,加点满级伏魔掌 星际修仙:我是紫薇大帝 仙娱天尊 家族修仙:开局绑定家族资产 高武:锦衣卫杀星,皇帝求我冷静 我在两界修仙成仙主 神国:我的眷属全是女神 开局混沌剑体,打造不朽仙族 开局,大帝师尊求我争夺序列弟子 我,天谴开局,气运之子被我气哭 灵赘重归 【斩天剑】 神龙啸天 霸天武魂 佣兵天下 玄幻脑洞:我的傻鸟师父 九转龙巢变 祖脉源邪
最近更新 看见血条的我,选择打爆世界 我来自上界帝族,成婚当天媳妇跟人跑 万古第一废材 葬仙劫 白华漫天,仙族永恒 奶爸奶自己有什么错 肆意修行,从得到清风开始! 孽徒你是不是很得意,为师怀孕了 绝世魂宠 炼天魔帝 洪荒:人道贱圣 身穿后,系统开局让我攻略女帝 开局:从一本残经开始 天启八域 天赋,体质,背景,我都是最顶级 九州独尊 以杀证道!他人枯骨铺就成仙大道 被逐出宗门后,师尊师姐后悔终生 玄幻:修为尽失后病娇剑灵强制爱 敢亮血条,阁下终究是大意了!
三国之最风流 赵子曰 - 三国之最风流txt下载 - 三国之最风流最新章节 - 三国之最风流全文阅读 - 好看的玄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