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这几倒是清静的很,每陪着奶奶话聊,逛街,串门。这去了姨奶奶家,姨奶奶八十三岁了,已经有点糊涂了,但一听是培元的媳妇,立马来了精神。怎么不带孩子来,我要看看重孙子。
长山表哥:“奶奶你太性急了吧,她们还没结婚呢。”
姨奶奶:“怎么还不结婚啊?我要看重孙子。”
奶奶:“快了,你等着吧,一定让你看到重孙子。”
不久前,这个话题对李玲还是个压力,但现在李玲自己也不觉得是压力了,而是有了一种紧迫感,培元在家庭和亲友们心中的分量太重了,确实有点万众瞩目的意味。应该尽快解决这个问题了。
晚饭时,姑姑对李玲:“培元来电话了,让你到四叔的白铁社去看看,他让四叔做的鸡笼子怎么样,得多少钱一个,如果超过三块钱就不定了,把做出来的结了账就行,如果可用,价格又在三块钱以下,就让他多做点,后可能食品公司的车还去拉鸡,你愿意回去就跟车回去。”
奶奶:“明我跟你一块去。”
爷爷:“你凑什么热闹啊,自行车你不敢坐,这么远你走着去啊?”
奶奶:“老四认识李玲吗?我坐三轮去不行吗?”
第二吃过早饭,李玲骑车去东大街路口叫了一辆三轮,从清风巷三号到东关白铁社,蹬三轮的一蹁腿就走,李玲多少钱啊?
蹬三轮的:“不要钱。”
李玲骑车追上:“不要钱我就不用了。”
蹬三轮的:“丁爷爷坐我的车,是给我面子。你不是丁家的人吧?我怎么不认识你啊?”
问得李玲面红耳赤的搭不上话,话就到大门口了,蹬三轮的下车就进了家门。
奶奶:“玉山来了。”
玉山:“您从来不坐我的车,这回我可是被叫来的,你无论如何也得坐了。”
奶奶:“行,那就走吧。”
玉山:“爷爷呢。”
奶奶:“我自己去就行了。”
玉山:“别介,我有的是力气,爷爷也一块儿去吧。”
爷爷:“那就走吧。”
一走进白铁社的院子,李玲就看到树荫下摆着一只铁制鸡笼,一只伸头出来在白铁皮食槽里拨来拨去,另外两只鸡悠闲的或立或卧。
四婶给大爷大娘递过马扎,:“你们话,我去烧水沏茶。”
爷爷:“大清早的,不喝茶,快坐下吧。”
四婶:“这是李玲吧。”
李玲站起来问了声四婶好。
奶奶:“你们认识?你怎么知道她的名字?”
四婶:“不认识,猜的,跟您二老在一块儿的还能是谁啊?广林前些在这里待了十来,培元的情况我都了解清楚了。”
李玲:“培元让我来看看鸡笼子。”
四婶:“做了两个,我们先用上了,还挺方便,你看看吧。”
李玲:“我看到了,挺好,四叔真是心灵手巧,这一个笼子得多少钱啊?”
四叔伸出两个手指晃了晃,四婶:“料钱两块。”
李玲:“按您店里的规矩,连工加料一共得多少钱?”
四婶看四叔瞪眼看着她,犹豫了一下:“得两块四毛钱吧。”
李玲:“这笼子还能做一点吗?”
四叔摇摇头,拿起笔,写道,再就呆材料了,还多费工,成本下不来。
李玲:“我明白了,那就按四婶的这个价算,四叔就安排大批做吧。”
四婶:“做多少啊?”
李玲:“先做100个吧,另外单做些食槽和水槽,这个得多少钱一个?”
四叔连忙摆手,四婶:“他的意思是不要钱,都是用下脚料做的。”
李玲:“不要钱不行,多了就不能全靠下脚料了,四婶您个价吧。”
四婶:“那就一毛钱一套吧。”
李玲:“四婶四叔记住一个事,这笼子多少钱你们知道就行了,不能往外,也不能按这个价卖,你卖贵了行,不能低于五块钱。”
爷爷:“你们两个记住了吗?这不光是培元他们一家的事,价格乱了,就没人跟你合作了。”
四婶:“大爷放心吧,我记住了。”
爷爷:“我看你这笼子可以折叠的,100个笼子几做出来?有地方放吗?”
老四两个食指叠在一起,四婶:“他十做出来。”
李玲:“我拿着那个笼子当样品吧。光凭嘴不清楚。我明就回村,有事给您打电话,不打电话就是没事,您进料做就是了。”
晚饭后,众人依例在嘎公嘎婆屋前乘凉聊,收音机里播放着音乐,微风吹动,惬意的很。这几又添了个曲桂英,跟嘎婆十分谈得来。
嘎婆:“也不知这会儿玲玲在哪儿呢?”
至中:“和我们一样,在院子里乘凉聊呢。”
嘎婆:“四了,玲玲在家里干什么呢?”
至中:“吃饭,拉呱,逛街,走亲戚。”
嘎婆:“走亲戚?”
至中:“是啊,不信回来您问问,外婆保准领着玲姐到处转去。”
黑蛋气喘吁吁的跑来了,他趴在张斌耳边低声着什么。
张斌对培元“有人翻墙进了养殖场。”
培元:“走,过去看看。”
男生都跟着去了,养殖场的门卫还像平时一样,没有丝毫出事的反应,倒是大黄狗领着四五只狗,围着西北角一个梯子,还在不时的叫几声,好像在贼就是从这儿跑的,梯子就立在值班室后面,正好处在阴影里,墙外面就是大片的玉米地,人钻进去就如石沉大海,靠墙处堆了个土堆,看来不是一两了。两个值班的都耷拉着头不敢话,他们刚才睡得太死了,迷迷糊糊的好像听到狗叫,还以为是做梦呢。进来了几个人,跑出去几个人,他们什么也不知道。
培元:“你们刚定了岗位责任制,明跟玉海和东顺汇报一下,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吧。黑蛋和你的狗表现不错,应该奖励一下。”
回到公司大院,大家还在等着,培元:“没事了,可能是淘气的孩子,翻墙进了养殖场,被几只狗追的站不住脚,狼狈逃窜了。”
张斌:“公司大院和知青院是不是应该养两只狗啊?”
培元:“好,有时候狗比饶作用大啊,养两只吧,一个院一只,也增加点烟火气。
喜欢家乡月明请大家收藏:(m.tuoyuekj.com)家乡月明阅客书屋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