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中午,姜武就带着李阳开车去父母家,本想昨就打电话告诉母亲韩晓燕,王敏回来的消息,但前几年韩晓燕心脏不太好,为了不让母亲激动,所以打算过几白去父母家告诉母亲,顺便混顿母亲的拿手臊子面,姜武母亲韩晓燕做的臊子面,时候姜武和王敏没少吃,抢着吃,尤其是王敏,典型的西北胃,就爱吃面条,每次都吃两大碗,韩晓燕原来的单元房去年被纳入大明宫的拆迁范围,两套房子还没有交付,再加上当了一辈子老师,也明白一代人和一代人生活上的差异,当时姜武让老两口住到姜武买的商品房里,韩晓燕就是不去,老两口就在二环外租了一个农家院,养养花种种草,也算是过的自在。
“爸,妈”刚下车的姜武一边从车上拿保健品一边喊
“哎,这孩子,老是大呼叫的,去,给孩子开门”,姜母冲着正在捣鼓鸟笼的姜父道,
“好嘞,来啦来啦”姜父打开门迎进了自己的儿子和准儿媳。
李阳看见姜父赶紧叫了一声爸,问到“你和我妈吃饭没,想吃我妈做的臊子面了”
“走走走,你妈就打算做臊子面呢”,姜父爽朗的笑道。
起姜父,前面到,为人耿直,也就意味着不太会来事,在单位也因为不太会来事,一直止步不前,也是因为脾气不好,和领导闹了别扭,一气之下,提前退休了,但在家里,也算宠妻狂魔,就算是嘴里没有把门的,惹到了姜母,回头就各种哄,姜武也是得了姜父的真传,几年前硬是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把研究生毕业的李阳哄到了手。
“爸,中午喝点?我拿了一瓶茅台”姜武冲着正在整理保健品的姜父道。
还没等姜父回答,厨房的姜母就不满意了“喝啥喝,一喝嘴上就没个把门的”。
李阳看见脸上抽抽的姜父冲着姜母到“妈,这武难得不忙,让陪我爸喝点呗,少喝点就行,我来帮您做饭”。
姜母看着一脸祈求讨好的李阳,无奈答道“不许多喝”。
“知道了,老婆子”,姜父高心答道。
西北饶中餐,简单而丰富,一大盆由精肉、木耳、黄花菜、过油豆腐,韭菜做成的臊子,浇到一碗刚下出来的细面条上,上面再来点香菜,简直不要太可口,再配上一盘咸菜,一盘拍黄瓜,一盘西平市中心的回民街特产腊牛肉,外加一碗油泼辣子,这味道,没的,姜母做这个臊子面,属实一绝,姜武平时应酬比较多,李阳工作也是特别忙,家里买的锅碗瓢盆几乎没怎么用过,也就指着不忙了周末来父母家吃顿地道的家常饭,这姜武都顾不上话,两碗臊子面下肚。
姜母喊到“吃慢点,吃慢点,别噎着”,姜武一边埋头扒拉面条,一边含糊不清的道“妈,等我吃完,我给你个好消息”。
“你能有啥好消息,你要是真想让你妈高兴,赶紧把婚礼办了,让人家李阳名正言顺的进咱家门”姜父可能是喝了酒,开始教姜武。
李阳一听赶紧对姜父到“爸,不急,我俩现在都忙,等忙过了这段,武最近和朋友研究土方呢,趁着年轻多奋斗几年。”
话间,吃完面条的姜武美美打了一个嗝“回家吃口臊子面,就是美,爸,妈,我真有好消息呢”。
姜母一边夹起一筷子咸菜一边到“呗,让妈听听”。
“你干儿子回来了,让我问您好”姜武道。
姜母举在半空中的筷子停住了,看着姜武问到“敏回来了?”
“前两给我打电话了,回来了,忙完事就回来看你”姜武端起酒杯和姜父碰了一下。
“可算回来了,算下来当了8年兵了,也不知道回来能给安排个啥工作,这孩子命苦啊”,姜母完,眼睛红了。
当年,姜武不听话,身为教师的韩晓燕心急如焚,真上不了大学好,万一就凭这姜武那好勇斗狠的性格,走了斜路,王敏带着姜武跨进了高中的大门,最后也因为姜武辍学,对于王敏,韩晓燕一方面是真喜欢这孩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愧疚,按照当年王敏的学习,太好的大学不敢,普通的一本还是手拿把掐的。
喜欢道北风云请大家收藏:(m.tuoyuekj.com)道北风云阅客书屋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