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很快过完,各店开门营业。
长意去了外交部报到,十来年的读书生涯终于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苏荷上班还有半个多月时间,这就是当老师的好处,别的工作寒暑假不能休息,一年三百六十五,也就是能在法定节假日休息,而老师跟学生一样,除了法定节假日可以休息,寒暑假也可以休息。
她给老家的亲戚们写了信,告知了长意结婚的日子,5月24号,邀请他们来参加。
他们老家亲戚不多,苏荷二哥一家算一个,顾三姐一家,顾大姐一家,还有顾二叔一家,除此没别的了。
不过写信邀请之前她问了顾母。
顾母跟顾父商量,“要不要跟强子他们一声啊?”
的是她两个哥哥家孩子。
顾父想了想,“一声吧,不过不一定来。”
他们这又不是直系亲戚,表弟的孩子结婚,三代了,平常来往也不密切,顾父寻思着应该不过来。
毕竟这大老远的就为了吃一顿酒席,费钱费力的谁愿意过来。
“你跟你大姐写信时候,里面一声,让她跟强子一下,来就来了,不来也没关系。”顾母跟苏荷了。
苏荷点点头,“校”
这封信来的正是时候,很符合顾大姐心意,过完年后顾大姐正寻思着,找个啥理由全家去一趟京剩
这不机会来了。
这回不止她二儿子一家要去,女儿一家也得去。
赵青林有点担心,“妈,舅妈那边不缺人怎么办?我们过去也就算了,你把妹一家也带过去,能行吗?”
顾大姐,“你什么呢你,我们这是去参加婚礼,主要目的去参加长意的婚礼,其次才是工作。”
“我顺便问问你舅妈缺不缺人,缺人就留下人呗,不缺咱们就回来呗。”
顾大姐想,弟妹开那么多店,不缺人是不可能的,就馅饼店还缺人呢。
“妈,缺不缺的,我们一家三口留京市就行了,姑一家以后再吧。”陈娟嘟嘴。
经过这半年的道,陈娟也向往去京市了。
“而且过年时候你跟他们,吴勇还不太愿意呢。”
的是青玉老公。
顾大姐,“她们懂个屁,这县城哪有京市好。”
赵青林,“妈,陈娟的对,就算是咱们要过去,也不能一家子全都一堆儿过去吧。”
“行行行,知道了,他们两口子有那个店,一时半会儿走不了,今年去京市也就是参加你表妹婚礼。”
顾大姐虽然很希望他们一家子能去京市发展,但也知道这事急不来。
老大一家虽然跟他们两口子翻脸了,但跟青林青玉他们没有冲突呀,都是亲生的兄弟姊妹,打断骨头连着筋呢。
青林一家去京市,青木作为哥哥,咋也会帮忙。
先把老二一家送去京市,稳定下来,然后再让老三过去。
顾大姐想的很好。
苏荷这边在琢磨蛋糕店的事,人这个心里一旦有了念头,就会付出行动,至少苏荷是这样的人。
她本打算蛋糕店的事,明年1985年再的,今年开别的店。
今年是开别的店,不过她跟长意长安了一下这个事。
长意长安海市有,海市有蛋糕店。
苏荷寻思二哥家星燃在海市上学,应该对海市比较了解,就打电话给二哥了一下情况。
星燃又让她男朋友许佳年帮忙打听了一下,不打听不知道,一打听还真打听出来了。
许佳年姐姐丈夫家,正好认识一位西点大师,这位大师的师傅还给国家领导人以及外宾制作过蛋糕。
他自己本人也很厉害,做出来的裱花蛋糕栩栩如生。
目前在海市开了五十多年的老店工作。
可以去那个蛋糕店当学徒学习。
苏荷收到这个消息很激动,要不是她有北大这份工作在,她真想自己去学习。
她不能去,顾建华也不能去,他们两口子都不能去。
苏荷跟顾建华商量了一下,只能从店里挑人了。
顾建华问,“你让他们去学,是交学费,还是不交啊?”
苏荷,“交啊,不交学的慢,三五年才能出来,不交人家师傅对你也不会上心,你还是个外地来的,只能靠自己学。”
“交学费的话师傅会主动提点你,教你。”
“那媳妇儿,你送他们去学习,还给交学费,你打算用他们几年?万一他们干几年不想干了,自己另起炉灶呢?”顾建华问到了关键处。
苏荷,“你这个问题,我想过,我想的是,我送他们去学习,他们给我家蛋糕店干十年,十年以后他们另起炉灶还是干啥,随他们。”
“我出钱让他们学习西点烘焙,这也是一门吃饭谋生的手艺吧。”
“我用他们十年,不多不少,我觉得很合理,咱们店里员工,年龄大多都是在二十左右,十年后三十岁,他们想干什么都来得及。”
顾建华听零头,“这个可以,十年不多不少。”
“那你想好选谁去了吗?”
苏荷摇头,“没呢,我这刚定下来,我得去问问他们啊,我这老板出钱让员工学手艺是挺好的。”
“但是人家也不一定愿意去,因为要离家去海市,最少一年才能回来,还有一点,要用人家十年。”
“这等于是签了十年的卖身契,一般人不咋愿意。”
顾建华不这么想,“你去问问吧,我觉得还是挺多人愿意去的。”
如果他年轻时候,没当兵前,要是有人愿意出钱让他去学手艺,他会毫不犹豫的答应。
“嗯,我明去店里问问。”
喜欢婆家子嗣单薄,我一胞多胎了请大家收藏:(m.tuoyuekj.com)婆家子嗣单薄,我一胞多胎了阅客书屋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