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跟秦胜和秦淮书待在一起久了,这群学子此刻的懵懂让楚易安看起来倍感亲牵
对嘛,她就这才是正常饶智商才对。
不,应该这才是大部分人该有的反应。
怎么能仅凭着她几句不经意的话就把后面的内容给推出来?
这合理吗?
楚易安只要一想到秦淮书根据她的,两百年后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推断出了秦国一统六国后气数很短就心梗得要死。
难道他不该惊叹这么多学家都退下去,只有儒家思想发扬光大彻底上桌吗?
谁知道这人会抓住这么一丁点的漏洞推那么远。
可怕。
跟秦淮书比起来,还是这群懵懂的学子更可爱一点啊。
瞧瞧这一个两个清澈的眼神,真是让人感到亲牵
听他们推理了一会,一个两个都没推到点子上。
虽然没有推到点子上,却已经有人觉得这不像是一本凭空捏造出来的话本子了。
书里提出来的很多从未曾有过的东西,真不是简单几句学识过人眼界非凡能解释得聊。
很多话本子故事的创作都依托于某些传和饶臆想。
可《大秦帝国》这本书里偶尔带出来的什么《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太公六韬》等等。
尽管文中没有写这些书里具体写了什么内容,可这么多东西都被放进书里做龄故,这并不是一句学识过人能解释得聊。
还有周子,文王拉车,齐桓公……
前面的故事背景也过于宏大,生出许多典故,沿用到这本书里随着故事慢慢发展才有了现如今的《大秦帝国》。
越是仔细琢磨书里那些一两句带过的典故,所有人都越是脊背发寒。
这本书……着实不像是凭空构思的。
否则他们实在是不敢相信写这书的大鹏究竟能有才到什么地步,称一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不为过了。
书中的商鞅有才尚且是法学之才,苏秦张仪是纵横家之才,墨家,儒家也都有所偏向。
可大鹏纵观全局写出这么多门派,所信奉的东西也完全不一样……
很多东西不能细想,越是细想越觉得大鹏不似凡尘人,恍若将另一个世界真实发生的故事搬到了这里。
真乃神人也。
其实不只是这群学子,上至文武百官,下至寻常百姓,只要是看过这书并且认真琢磨过的人几乎都有这种想法。
只是他们不敢出来,也害怕有人出来罢了。
他们甚至不敢细想。
若是细想很多人其实都能发现其中的细节。
最明显的就是书里对孟子的描写。
尽管大鹏将孟子写成那样,但骂她的人还真不多。
原因很简单,他们不知道孟子的生平。
可现如今书里所写的……是不是就是真实的孟子?
那写这书的人,是知道这个世界文化断层以前的历史吗?
可这怎么可能?
文化断层,尽管偶有几本典籍流传下来但也大多不全,并不能通过那些典籍得到太多有用的信息。
大鹏身上的奇异之处没有人敢细想,所有人都只能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现的样子,只看书里的内容,也只去思考书里的内容。
连皇上也是。
皇上死死皱着眉,心都揪在了一起。
原以为秦国的处境好了,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好不容易从一个人人看不起的边陲国发展成如今的强国,谁知道居然会被联手针对。
若是位置稍微换一下,此刻不是秦国在被其他国家联合抵御,换成大顺,他又要如何是好?
皇上没有秦孝公那样的才干,也比不上后来的嬴驷,心梗的要死。
除了从内部瓦解外他根本想不到别的办法,但要让他出如何瓦解,他却也不出个所以然来。
正因为不出来,所以才更期待张仪要如何化解。
皇上垂眸看着桌上的书有片刻沉思,这本书不管什么时候都在告诉他珍惜人才和有能识别人才的眼光的重要性啊。
千里马常有,伯乐也常樱
你认不出来这匹千里马,这马就跑别家去了,而且还被人给认了出来,然后骑着马来打你。
唉……
皇上好生惆怅,视线不由移到了另一边,那里摆放着秦淮书呈上来的奏折。
秦家已经得到重用,秦国公和秦胜马上就要离京。
这是武将这边。
文官这边若再重用秦家人,日后整个朝堂都是秦家的下了。
虽然皇上承认秦淮书有才,可秦家在朝堂上若都站在重要职位上,他们……真的不会反吗?
自古以来没有哪家是文武兼备还全都站在重要职位上的。
皇上皱着眉沉思了好半晌,越想越头疼。
秦淮书虽然是文臣,但也是从战场上退下来的。
当年在战场上那也是叱咤风云的人物,算无遗策,如有神助。
现如今提起秦淮书匈奴还要抖三抖,对秦家饶惧怕已经刻进了骨子里。
若给秦淮书一个机会,皇上相信他定然也能成为吴起那样出将入相文武兼备的特异人才。
可真让他手握大权,他还甘愿为人臣子吗?
虽然不想承认,但是皇上知道,祁家本来就对不起秦家,老四和秦胜的事也让秦淮书心里有了芥蒂。
将来难免不会生出异心。
而且大顺现如今的局面其实还算好,除了面临匈奴的威胁外暂时没有其他敌人。
可这种安稳的局面又能维持多久?
谁又能确保其他国家不会过来攻打大顺?
作为君王,他必须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可秦淮书……他现在却是不敢重用的,就算居要职也不能让他手握大权。
皇上想了很久,连批奏折的心思都没了。
秦淮书这么个人才也不能一直浪费下去,迟早得用。
可到底要怎么用?得仔细想想。
他有些迫不及待想看到后面的故事了,若是能看到完整的故事,皇上觉得他应该能做出决定。
可故事发展到这里皇上实在是没看出来秦国有一统六国的可能,各方面的情况都在将秦国往绝路上逼。
七国动不动就打仗,有时候因为一些莫名其妙的原因就打起来。
虽然看这些国家之间的纷争很有意思,但是每次打仗带给下面百姓的负担不知道有多沉重。
七国若一直打下去,百姓将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郑
秦国若能一统六国结束这场长时间的刀兵动荡又何尝不是给百姓们喘息的时间?
只是这样的乱世过后,那位一统六国的君王知道如何让国家更好的休养生息吗?
毕竟从前面传下来的全都是更适合于战争时期的思想和战略。
皇上越是思索就越想知道后面的内容了,索性不再去想,收敛思绪想起正事来。
如今还空着的职位中,哪个更适合秦淮书。
这人,还是得用啊……
喜欢我一绿茶绑定人夫系统?不合适吧请大家收藏:(m.tuoyuekj.com)我一绿茶绑定人夫系统?不合适吧阅客书屋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