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村是一个美丽的山村,因盛产桃子和李子而得名。
这个村子不大,只有几十户人家,它依山而建,和山连绵成一体,每到每年的春夏时,村子周边花红柳绿,风景很是迷人!又由于村子民风淳朴在周边风评很好,每年在桃李盛开时都会有镇上的秀才公和有钱家的公子们或骑马或坐车到这里赏花、吟诗、作对。
三周岁的柳就胎穿重生在这个山村。柳的父亲,排行第二,上边还有一个哥哥。去年柳爷爷在生病治病花费掉了大部分家当后,因为深知贫贱之家矛盾多的道理,为了防止安父兄弟以后因为计较家产失和, 年初,爷爷在临终前就叫来里长和族里长辈做主分了家,当时因为奶奶以后要和伯父家一起过活,大部分家产就分给了柳伯父家。柳家只分到了二亩薄田,和三间草房、五只鸡。
柳父亲和母亲在农忙时就忙地里的庄稼,农闲时,柳父亲就会去镇上寻找活计打短工,母亲也会绣些绣品挣些零花钱。柳六岁的哥哥文松则负责打猪草管理家里的鸡和猪兼顾看顾柳和一周多的弟弟杨,日子虽然清苦,好在一家人都很勤快倒也安宁。
这几日,柳家为一件事犯了愁,那就是哥哥明年开春去私塾启蒙的事,按乡下百姓日子都比较难过,一般不会像有钱人一样有按时启蒙的想法,这时候就不得不下柳的奶奶了:柳的奶奶本也是官家之女,但是由于奶奶的父亲在任时性格耿直不懂得变通冲撞了大人物,被贬流放到了本地,途中奶奶的父亲因为生来体弱又加抑郁不得志半路就去了,奶奶的母亲和奶奶在磕磕绊绊中到了本地,因一场风寒奶奶的母亲也去了,奶奶在病重时被做生意回家的爷爷偶遇所救,身体好后就随爷爷回到了山村。
所以奶奶是村子里唯一一个识字的女人,连带父亲和伯父也识字,柳的父亲时候读书识字的能力甚至还远超过了伯父,只是当时爷爷身体开始出现了问题,家里日子渐渐入不敷出便没有多余的闲钱能拿去供柳父亲读书了,再后来伯母进门后更是觉得读书太费银钱,坚决反对,闹过几次,这事也就放下了。
但在奶奶心里一直希望子孙能读书识字乃至去科举走出山村的想法一直都有,等到柳的哥哥又表现出了良好的学习赋时,奶奶的心思就又活络了起来,时时催促柳的父母想办法让柳的哥哥文松去镇上私塾读书启蒙,不想文松 读书的赋也被埋没了。
柳哥哥(文后边以文松称呼):“爹,娘,我还,不用急着马上就去读书,咱们先攒攒钱,再我要是出去读书柳和杨就没人照看了,实在不行的话,咱们把钱攒起来将来供杨也是一样的”
柳“哥,你要去,你要是能早点读书启蒙,不仅你可以去科考,而且你学成回来还可以教我和杨,让我们也能尽早点启蒙”做为未来人士,柳太清楚能读书读好书对贫民百姓的重要性了,只有读好书出息了才能彻底改变命运!
杨:“哥哥,读书,哥哥,读书…… ”
安母放下手里的活计:“如果咱家只靠地里产出一年拿出二两束修确实困难,就是今年能借到明年怎么办?总不能光靠借吧,而且以后用钱的地方恐怕只会更多”
安父摸索着手里的筐子沉吟道:“忙完这段地里的活,我就出去看能不能找个给钱多一些的活,还有几个月呢,想想办法,他娘,私塾就让松去上吧”
安母:“那,要不我试着接些大一点的绣活看能不能多挣点?”
柳:“娘,我也能养好鸡让它们多生蛋,多卖钱”
文松:“娘,我也勤打猪草,把猪喂的肥肥的,等他们出栏时就能多买上几斤肉”
“肥肥的,肥肥的……”学话的文杨学着文松的话拍着手嚷囔着。
于是哥哥上学的事就这么的被敲定下来了,而柳见事情定下来了,也是满心的欢喜,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喜欢锦绣梁缘请大家收藏:(m.tuoyuekj.com)锦绣梁缘阅客书屋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