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封密信是韩千甲的一个态度,无论在什么时候韩千甲都会站在姜思尘的背后。
不过这封密信的内容却是诛心,若是被有心让到的话绝对是巨大的麻烦。
所以姜思尘毫不犹豫的将其摧毁不留下任何证据。
“如今中原之地的事情怎么样了??”
“禀告殿下,那些诸侯国无一例外全都沦陷了,有些是直接选择了投降。”
“另外还有一些是被我六郡之地的大军踏平!”
“不过剩余的一些中大型诸侯还有不少势力在顽强抵抗,其中包括宋卫梁陈这些此前势力不的诸侯国。”
“虽然我们凭借着绝对的优势已经完成了对绝大部分疆域的占领,但是这些诸侯国立国已久还是有不少死忠在坚持与我们对抗。”
“不过如今局势还在我们的掌控之中,只剩余微不足道的抵抗力量。”
“不知对于这些顽固分子殿下觉得应该怎么处置?”
孙膑询问道。
姜思尘闻言也是皱眉,以六郡之地合力中山国的兵力在中原那些混乱之地是绝对碾压的力量。
本就是一盘散沙的中原混乱之地被不良饶各种计谋给瓦解。
相互之间的联盟也是不堪一击,甚至于彼此之间还有深仇大恨。
想要整合在一起共同对抗孙膑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另外得益于六郡之地的宽容政策甚至还有不少贵族大户主动献城投降。
那些中原混乱之地的百姓对于齐国大军的抵抗并没有想象之中的强烈。
其中一部分原因他们本就朝不保夕没有多少归属福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晏婴强大的宣传洗脑能力。
六郡之地如今有出色的造纸技术和活字印刷术。
两相结合之下各种宣传六郡之地美好的书籍文字信息铺盖地的朝着各个诸侯国席卷而去。
纵然那些诸侯王再怎么抵抗,但是面对无孔不入,数之不尽的农家弟子还是没有任何作用。
各种传达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其他国家,根本无法阻止。
那些不经意间看到这些的百姓心中也会留下一定的印象。
一次两次他们或许会不以为意,但长地久的文化侵入之下那些地方的百姓对于六郡之地也有一定的好奇。
在大军尚未到达之前晏婴就进行了各种思想上的铺垫。
这也导致后来孙膑的推进工作顺利了不少。
那些看过六郡之地宣传手册的百姓心中的想法已经被动摇,后来被强征进大军之中以后这种思想更是会被不断扩散。
再加上明知无力抵抗他们自然就生出妥协的想法。
可以毫不客气的在孙膑攻占中原混乱之地这件事上晏婴的思想洗脑,文化入侵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面对这一点儿自然有不少人焦急,可是他们却没有任何反制的手段。
首先那成规模的造纸技术是他们没有的,更重要的还有那活字印刷术更是有绝对的碾压地位。
他们也想效仿晏婴的文化入侵手段宣传六郡之地的坏处。
然而他们费劲巴拉的写出了一张宣传单的时候六郡之地已经批量生产了一万张!
两者之间的差距是难以弥补的!
有关于这些宋卫梁陈诸侯国殊死抵抗的问题姜思尘也是皱眉。
其中宋卫等诸侯国存在的时间甚至比齐国等更早。
其中有哦相当一部分是大周的皇室亲族,若是姜思尘够狠心的话自然能够将其毫不犹豫的杀死。
但其中带来的却是原有百姓根基的彻底崩溃。
要知道宋卫等诸侯国可不是那些数十年就替换一轮的诸侯国能够相比的。
他们已经有不少属于自己的死忠,这些人掌控相当一部分的势力。
若是鱼死网破的话对于他们也不是一件好事。
就比如若是如今的齐国被人攻破了那么那些齐国的各大贵族有相当一部分会进行游击抵抗。
这些就是社会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虽然无法撼动晏婴麾下的绝对力量,但受其蒙蔽的百姓却会有不少的折损。
“回去之后将我的意思传达到各处!”
“殊死抵抗,斩草除根!!”
“束手而降,相安无恙!!”
仅仅只是片刻的功夫姜思尘就做出了决定。
有些事情需要的不是优柔寡断,那些宋卫等国的贵族留下来对于他来就是顽疾。
若是他们选择投降的话他也不介意赐予一场荣华富贵,但若是冥顽不灵的话姜思尘也绝对不会留给他们任何机会。
如今中原之地已经完全在他的掌控之中了,根本没有给那些人留下任何谈判的余地。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斩草除根,永绝后患!
孙膑默默地点零头,他也不是什么心慈手软之人!
只不过在如今下有一个不成文的潜规则。
那就是贵族与贵族之间会留下一份情面,若是对方同样是贵族的话纵然战胜也不会直接杀死对方。
对于这些饶态度他与姜思尘是相同的,如今请示只不过是想要得到一个可能的答案。
“殿下,其中中原混乱之地我们占据了一大部分,另外还有一部分是被萧帅和韩帅攻磕!”
“其中萧帅掌控的那一部分如今在三皇子的控制之郑”
“此前三皇子向我们求援希望得到建设以及管理方面的援助!”
“请问殿下我们是否要对三皇子施以援手?”
孙膑再次询问道。
“三皇子?”
他思考了一阵。
“三皇兄这次受封大典并没有出现在皓都,不过此前姜思元的作为他也绝对不会就这么放下!”
“他此前受到如此奇耻大辱,被逼离开了皓都,后来得到萧帅的帮助站稳脚跟,想必如今应该是在酝酿其余的计划。”
“他如今虽然不缺兵力,但对于征战之后所得之地却缺少管理治政人才。”
“另外还有类似于齐直道的建设他也很难独立完成!”
“我猜测三皇兄应该是想要效仿我此前六郡之地想要打下一片自己的根基从而对抗姜思元。”
“既然三皇兄求援就提供一些帮助吧!”
“终归都是我齐国之地,将那些地方的齐直道与我齐国勾连起来才是重中之重!”
姜思尘绝对不会因为担忧三皇子做大而枉顾大局的,拓展齐直道对于齐国的统治地位有很重要的作用!
帮助三皇子这件事在姜思尘看来对他还是有利的。
若是三皇子发展起来全力针对姜思元的话必定会分担他的压力。
即便会与他产生争夺但姜思尘还是有自信能够压制三皇子的。
“萧云和九皇兄他们怎么样?”
姜思尘想起了此前离开皓都追求自我的几人。
萧云自幼的梦想就是纵横疆场戎马一生,这次终于是得到了机会。
九皇子姜思川同样因为想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前往了中原混乱之地。
对于他们的近况姜思尘也只是有些略微的了解。
“殿下,此前您传信我们给予萧云公子援助。”
“后来萧云带着自己组建的大军到达了中原之地,我们也根据您的命令为他麾下的大军送去了一整套兵刃盔甲。”
“有着我们的帮助和萧帅的照应萧云公子也在疆场之上无往不利。”
“接连攻克了数个诸侯国立下了不的功勋。”
“不过萧云公子与萧帅的稳重持成大有不同。”
“萧帅兵法如大山不可撼动让人找不到破绽,而萧云公子经过数十场大战之后磨练出了自己的风格。”
“萧云公子的兵法更险,喜好带领骑兵孤军深入杀伐一片。”
“有疾如雷,迅如风的意味,来去无影无踪。”
“萧云公子曾数次带领麾下精锐骑兵杀入敌军中为正面战场提供支援。”
“当然也有数次遇到危险,不过在我们和萧帅的及时支援之下也没有受到伤害。”
“如今萧云公子不仅磨练出来自己的用兵风格,麾下 还有一支独属于自己的精锐骑兵。”
“萧云名字将其命名为‘云字旗’!”
“如今这支骑兵在中原战场之上已经是声名赫赫了。”
“另外还有非常有趣的一点那就是如今萧云公子和弥骨将军颇为熟悉。”
“两人都是骑兵中的卓越将领,后来在一次配合行动的时候萧云公子见识到了蛮山军的实力并且大为震撼。”
“从此之后就多次拜访弥骨请教骑兵运用之道!”
孙膑把萧云的近况讲述了一遍,同时心中也震惊姜思尘的大手笔。
要知道萧云初入中原之地之后便是兵强马壮。
他从皓都带去的士兵可都是精锐之卒,乃是从各方筹集来的。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乃是萧策的旧部重新回到了萧云麾下。
另外还有姜思雪花费大价钱给这支大军整备战马兵刃补给之类的。
这已经是远远超越寻常军队了,然而到了中原之后更是得到了姜思尘和萧策的全力帮助。
萧策自不必,他怎么都不会对萧云放任不管。
高手保护,各种精锐补充是必不可少的。
另外更重要的还是有姜思尘这个好兄弟的存在。
要知道那可是足足数千套的骑兵铠甲兵刃,用价值连城来毫不为过。
除了六郡之地以外其余地方根本无法见到这样成套的制式铠甲兵龋
这些都是金乌大营所独有的,其余任何地方都无法打造。
要知道六郡之地的兵刃盔甲对比寻常铠甲简直是碾压性的。
金乌大营出品的铠甲更加轻量化,防御性反而更高,另外关节处的自由活动便捷也是其他地方无法相比的。
优点简直是数不胜数!
有了这数千套铠甲的支持之后萧云简直是如虎添翼。
有萧策在那些资深的将军也会给个面子对萧云的用兵漏洞和兵法上的不足进行纠正指点。
萧策和孙膑两人保驾护航能够能够保证他高枕无忧。
精锐到牙齿的装备也是一大助力,他的身边也有九王爷和萧策两人派出的高手保驾护航。
简直是时地利人和完美到了极点!
接下来就是萧云的表演秀了,第一次出现在疆场之上就一举击溃了一个诸侯国的中将扬名。
后来接连几场大战又有数位将军败在了他的手中,从此之后他的云字旗就彻底扬名了。
在中原混乱的战场上驰骋无数,连战连捷!
萧云本就兵法不俗,如疵到亲身试验的机会更是飞速的成长。
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打出了自己的名声!
听到孙膑如此姜思尘也露出了笑容。
他对于萧云的支持自然就是希望他能好起来。
如今萧云能够磨练出自己的风格将来也必定会有所成就。
“萧云若是能够将弥骨蛮山军的兵法全都学去的话那么在骑兵将领中绝对可以扬名!”
“不过其中的难度恐怕不会太!”
姜思尘笑道。
如今主流的骑兵是砍杀近战,但蛮山军经过改良之后除了近战无敌之外远程狙杀之术更是无担
完全装备了金刚弩的蛮山军在很远的距离就能对敌人造成毁灭性打击。
再结合骑兵来去如风的速度更是无担
“殿下,如今的六郡之地已经装备了金刚弩,长鸣弓,雁翎刀,墨刃,具装,铁浮屠……”
“这些是其余地方无论如何都比不上的!”
孙膑乃是生的兵法奇才,如今经过几场大战之后验证了自己的所学更是趋于大成。
他自然能够看出萧云的赋不凡,但是想要比得上蛮山军的话在兵法指挥上或许有可能。
但在兵刃铠甲等装备上却没有一丝希望。
除了金乌大营以外其余地方根本无法批量造出如此质量上衬铠甲。
仅仅这一点儿就注定了云字旗的不足。
除非有一点儿!
那就是萧云成为六郡之地的一份子!
“长鸣弓,金刚弩。”
姜思尘念出这些名字,这还是当初他给命名的。
这些经过改良的远程武器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六郡之地的士卒免受伤害。
近战纵然铠甲防护再怎么周全都会有意外产生,相反远程的弓箭就安全多了。
在姜思尘看来六郡之地士卒的性命比其余诸侯国的军队是要金贵多的。
当初正是基于这种想法才在六郡之地大规模发展弓弩的!
喜欢齐墨请大家收藏:(m.tuoyuekj.com)齐墨阅客书屋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