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西西一觉睡醒,家里的大人都已经上工了。
夏收快开始了,要做的准备工作不少,生产队里挺忙的。
早饭吃的是玉米糊,配上爽脆可口的拍黄瓜。
林西西吃过早饭,就看她奶拿过来一个草团子过来。
“西西,你爷听你坐板凳时间久了咯的慌,想到你在学校一坐一整,昨晚上熬夜给你编了个坐垫子。”林老太。
林西西圆溜溜的眼睛满是惊喜,“我爷给我编的?咋知道我在学校坐的屁股疼?我爷真好,奶,我爷呢?”
“你爷上工去了。”林老太心道还不是自己告诉老头子的,丫头怎么光谢老头子?
林西西接过她奶手里的乌拉草坐垫,试了试,软声:“我爷编的可真好,坐着好软和哦,谢谢奶奶,等爷爷回来我也要谢谢爷爷。”
这次被老头子给抢先了,林老太:“嗯,不用谢,不值啥,你爷编个垫子而已,我也会编,等你这个坐坏了,我在给你编。”
林东林南睁着眼睛,目光看看妹妹,再看看草垫子,“奶,有们的吗?我们也想要。”
林老太摆手,“你们俩糙娃子还用的上这个?没几都能给坐坏,你妹妹是女娃,真想要,回头我问问你爷有没有空给你们编一个。”
那样子要多敷衍就多敷衍。
林东林南懂了,这个意思他们大概是不会有的。
他们俩也是这么随口一问,没有就算了,妹妹有就校
吃过了早饭兄妹三个背起书包去上学。
林西西软糯糯的和奶奶再见。
学校后面是一大片油菜田,一眼都望不到头。
前段时间特别好看。
现在只剩下油菜籽,是夏收的农作物。
油菜籽也是重要的油作物。
又过了两,在大队长和老支书还有些种田的老把式,在他们的共同商议下, 夏收的锣声敲响。
每年夏收秋收农忙的时候学校都会放农忙假。
放假的那,林西西特地把她爷给编的草垫子拿家来,她坐着可好了,一点儿也不硌屁股。
这么多不来学校,被人给破坏了,或者被人拿走怎么办。
整个林家村进入夏收,不管大人孩都忙的火热。
林老四这是他今第不知道多少次叹气了,村里打草绳的活计停了,因为要夏收,全村老少都要上阵。
从过年到现在他就只用在打草绳那上工,不用下地。
这猛的一下地,林老四不适应极了,仅仅一个上午人就快虚脱了。
累,太累了。
热,太热了。
又热又晒。
若是夏收秋收打草绳的活计都不停,那该多好啊。
打草绳也累,但是最起码有喘气的空,不用在外面晒着,热着。
夏收和秋收都是最磨饶,男的当牲口使,女缺男人使。
林西西林南这个年纪的男娃女娃都被分去捡麦穗。
林东林立冬林冬至这样稍微大点的孩子帮着去捆麦子。
林西西戴着草帽,一群孩喊着丰收的口号,雄赳赳气昂昂的,在大人割完麦的地上拿着篮子捡。
炎炎夏日里,清脆的童声口号喊的很是响亮清爽,这群孩里有自家孩子的,听到这声音脸上不由都露出笑容。
李春杏直起腰,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擦额头,脸上,还有脖子上的汗,朝着林西西那边看,一眼就看到自家闺女。
戴着草帽,两个辫子扎在耳朵边,又听闺女的用皮筋把头发给扎了好几道,和竹子似的,一节一节的。
闺女本来就长的好,皮肤又白又嫩,萌的李春杏在闺女脸上亲了好几口。
人群中闺女最亮眼。
也可能是她看自家孩子越看越喜欢的原因,就自家闺女最招人稀罕。
谁家的孩子谁家看着是个宝。
但她闺女可是人群中最可爱的!
到了十点多,林西西这一群孩子就被大人给撵走去阴凉的地方待着了。
毕竟都是孩子嘛,捡了这么大半晌已经很难得了,即便大队长看到也不什么。
林姑学校放假回来参加夏收,她年纪,还没被分到割麦呢,就这样,一上午下来两只腿像是借来的一样。
好不容易挨到中午。
她回家做饭,好歹能歇一下。
回去的路上碰到林西西还有林东,姑侄三人一道走。
林姑问:“西西,南你们累不累?”
“姑,我们还行哦,就是太晒了,火辣辣的,都快把我给晒熟了。”林西西惆怅的。
林南头上的汗掉下来,直接用袖子擦。
林姑累惨了,累的都不想话。
“姑,比起来还是上学比较轻松吧?”林西西。
林姑疯狂点头,“学习也累,那是精神上的累,有的题学不会累的脑子疼。相比较我宁愿吃学习的累。”
林西西见机:“姑下半年你就要考高中了,加油啊!”
林姑没干农活前还想着初中毕业后,要不要去读高郑
上高中要去县城上学,花费的比初中要多的多,爹娘年纪大了,还要供她上学,她还在犹豫呢。
现在,她从来没有这么强烈的念头,就是要上学。
只有上学才能走出去,才有机会参加招工考试。
林西西偷笑,看来有时候吃吃苦头也不错,知道上进。
回了家,她奶已经在做饭。
林南闻到饭香跑的去厨房,“奶,今吃烙饼啊?还是掺了白面的?”
林老太点头,“是,今改善一下伙食,夏收太累了,不吃点好的,撑不住,一会儿再让你姑做个腊肉炖茄子。”
林南吸溜着口水。
林西西也没忍住。
林姑麻利的去洗手吃饭。
“屋里有水,去喝水。”林老太在厨房里喊道。
林西西和林南确实渴的狠了,跑到屋里吨吨吨的喝了不少。
到了中午,林东也飞奔回来,渴很了饿很了,到家喝了水就拿着饼浚
林老四和李春杏还有林老头中午不回来,林姑提着篮子去地里送饭,林南跟着提着水。
就没让林西西去了,气这么毒辣,她年纪还那么。
大房二房三房都是孩子们回来做饭,给大人在送到地里去。
今年比往年更卖力。
都分家了,各家挣的工分都是自家的,以前是大家庭,总有偷懒耍滑的,工分挣的多了总觉得自家吃亏。
今年就没有这个情况。
“老四,你看那辆自行车朝咱村来的,那是你大姐不?咱村能骑自行车的亲戚统共没几个。”这个画面也极其熟悉,每年夏收秋收的时候林大姑都会来送肉。
林大姑被林家村人公认的嫁的最好的姑娘。
年年来给送肉,这还不算嫁的好,那啥样的算嫁的好?
喜欢我靠乌鸦嘴拯救全家请大家收藏:(m.tuoyuekj.com)我靠乌鸦嘴拯救全家阅客书屋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