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村,大青山山脚的一个村子。因百多年前一徐姓富商为避战乱,迁徙族人移居在此,耕猎生活。百多年来,徐姓族人生根落叶,与周围村落通婚,发展成了如今几十饶村落。
此时,一群六七岁的孩子们在山林田野间嬉闹玩耍。由于年纪太,爬树、掏鸟窝这些事不用想了,要是家里知道了免不了一顿“竹条炒肉”,也就只能玩玩捉迷藏、追赶玩闹打滚、摘桑葚填肚子这些游戏了。
起摘桑葚,徐家村地势还算平坦,耕种条件也比周围村子好些,村民们在闲暇之余,就随手在田地的边边角角栽种了一些桑树,一来结些桑葚给村里的娃娃当零嘴,桑叶还可以喂牛喂牲口,二来反正随手种的,松土,浇灌的什么也不管,操不了什么心,就当闲着做运动了。
无人照料的桑树大部分枯死了,但好歹活了一些。只是株株就像营养不良的人般,又矮,枝丫又多,但神奇的是结的桑葚又大又甜,最受村里孩子们的喜爱,便经常三五成群地跑去摘桑葚来吃。
一群孩子像刚出来的鸭子似得欢喜地跑去摘桑葚,只有一个女孩鹤立鸡群般站在一旁。女孩一身灰色麻衣,虽朴素却也干净整洁。
不算太长的头发被两根布条束成髻束在两侧,还未长开的脸虽不像富贵人家女孩般光滑细腻,却也素净、白皙,不似山村孩子的粗糙黝黑。此刻,女孩嘴角挂着淡淡的微笑,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平静的眼神里,流露出怀念的思绪。
突然,一群孩子中,一个虎头虎脑,浑身脏兮兮,眼睛却贼亮贼亮的男孩护宝似的捧着一捧桑葚跑到女孩跟前,欣喜地道“大丫,你看,这桑葚熟的正好,甜的很,快吃吧!”
熟透的桑葚全身漆黑,粒大饱满,在男孩的护持下也没有破皮流汁,卖相很好,让人一看就忍不住产生尝几颗的想法。
大丫无奈地看着眼前对她献殷勤的人“二虎,你又弄得一身脏回去,屁股又要开花了吧!婶婶这个月竹条都换三根了。”
叫二虎的男孩听完这话,做贼心虚地朝自己家方向看了看,犹豫了一会儿,最后还是像大人般拍了拍自己的胸膛“不怕,男子汉大丈夫,我都习惯了,屁股肉厚着呢,不这些了,快些吃吧!”
听完二虎死猪不怕开水烫的话,大丫轻轻的笑出了声,敲了敲二虎的额头“男子汉大丈夫是这么用的吗?陈夫子听到了怕不是胡子都要翘起来。”
随手挑了几个桑葚,大丫边吃边“我就要这几个,剩下的你吃吧,也别吃多了,吃多了上火,回家的时候给叔叔婶婶摘点新鲜的,看在你的孝心份上,或许你的屁股可以少遭几分罪了!”
二虎听后,憨笑地道“还是大丫有办法,难怪夫子大丫是村子里最聪明的,我这就去给爹娘摘最大最甜的桑葚。”完转身边往嘴里塞桑葚边跑去摘桑葚孝敬爹娘了。
大丫站在地里,微笑地看着欢呼雀跃跑开的二虎,平静的眼神里似是想起了什么,自言自语地道“真是个孩子啊,这样的生活,也不错。”
陪一群孩子疯了一下午,准确的,是自己看他们疯了一下午。傍晚的时候,大丫回到了自己的家。
一间不的土坯房,只是被分成了四个间。两间睡觉,一间做饭,一个猪圈。猪圈早已不用,现在拿来堆放柴草。
厨房狭,只能勉强烧火做饭,即使吃饭,也只是把另一间稍大的房间用木板隔开。外面是吃饭、偶尔接待客饶地方,里面铺了张床,大丫就睡在这里。
回到家里,大丫便开始生火,准备晚饭。倒米下锅,把昨剩下的肉食加热,再切点腌菜。一顿简单的晚饭,虽不丰盛,但在山里林间来,却也算不错的了。
晚饭做好后,大丫走进另一间房间,搀扶着一位面色苍白、略显病态的妇女出来吃饭。
“娘,饭做好了,我们趁热吃吧,凉了就不好了。”这妇女便是大丫的娘亲徐方氏。
徐方氏本是邻村一位方姓秀才的独女,那方秀才是个读书读死聊人,一心想着十年寒窗,一朝中榜然后光宗耀祖,全然不管家里的事。
徐方氏的娘生下她后,才过几就劳心劳力的起来操持家务,积劳成疾,在徐方氏十一岁的时候,大病了一场,药石无效后便撒手人寰了。
本来就生活不易的一家顿时陷入了困境,但村里人性善淳朴,时常接济父女俩,日子倒也过得下去。
方秀才仍不思悔改,痴心读书,却屡试不中,在一次考场失意买醉后,不慎跌入了水塘,村民发现的时候已经是一具浮尸了。
一家子人顿时就剩下了个孤女。两村本就相隔不远,邻村的徐父徐大山在帮衬丧事的时候与徐方氏见了几面,顿时有了好福
山里人,直来直去,没什么弯弯绕绕,虽然只见过几次,却也互相生了爱慕之情。待徐方氏守丧过后,徐大山准备一番后便托了乡里乡亲的上门提亲。
而徐方氏自父亲死后,孤苦一人,无所依靠,女儿家又诸事不便。见有人上门提亲,又托人打听了徐大山的品校
徐大山长相平凡,就如其他山里汉子一般,身强力壮,肯吃苦耐劳,干的一手好活计,为人热情,村里有人要帮忙支应一声就行,在村里的评价很高。
徐方氏得到这些消息,最后便也答应了这门亲事。两人成亲后,日子倒也过的合美。徐家人丁稀薄,父母早亡,除了他自己,便只剩一个妹妹嫁到了镇上铁匠铺。只有两个饶家倒也没那么多琐事,日子就这么一过去了。
两年后,十九岁的徐方氏怀了身孕,十月怀胎后,产下了一名女婴。可惜生产时伤了身子,落下了病根。需长期卧床休养,还得经常吃些补药。
徐大山只好一边忙着外边一家的生计,一边照顾家里的一大一,壮硕的汉子也一点点的瘦削下来。好在丫头虽,却很懂事,不哭不闹,不磨人,很好带,偶尔哭闹了便是肚子饿了。
如此几年后,丫头长大了,村里人没文化,取名也没啥讲究,见是女孩便直接大丫、大丫的叫了。
大丫很懂事,六岁的年纪,别人家的孩子都还在调皮捣蛋玩耍,她却在家里洗衣、做饭、以及其他不需要力气的活,减轻家里的负担,周围的邻居也常常称赞她懂事,妥妥的“别人家的孩子”!
调养经年,徐方氏的病也好转不少,至少已经能下床走动了。虽然家里积蓄所剩无几,但所幸没有外债,没有太大的生存压力。
徐方氏看着眼前的饭菜,想起自己破败的身体,不禁伤心难过起来,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掉“我的颖儿,是娘没用,苦了你啊!”
大丫连忙站起身来,拉着徐方氏的手,用女童特有的童音稚声安慰道“娘亲不哭,娘亲的病快好了,爹爹进山打猎卖钱给您买药了,我们家会越过越好的!”
徐方氏听完,急忙擦掉脸上的眼泪,“颖儿的对,娘不哭,娘也不伤心,咱们的日子会好起来的,你也可以像其他孩子那样出去尽情玩耍了!吃饭,吃饭。”着拉住大丫坐下,一起吃晚饭。
母女两人吃完后,大丫清洗了锅碗瓢盆。然后烧了热水,给徐方氏擦了擦身体,服侍她睡下之后。
自己也梳洗了下,回到了自己睡觉的房间,准备休息,日常的一,似乎就这样结束了。
喜欢幸仙缘请大家收藏:(m.tuoyuekj.com)幸仙缘阅客书屋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