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李肃带着十几个人前往郿坞传达子诏书。
董卓:“子有什么诏?”
李肃:“子前段时间生病,这才刚刚康复,他打算在未央殿前大会群臣,禅位给太师。”
董卓:“王允是什么意见?”
李肃:“王司徒已经命人搭好了受禅台,就等您来了。”
董卓高胸失去理智了,:“我昨晚上还做梦一条龙伏在我的身上,今果然得到这么个喜讯。我们赶紧出发。”
董卓安排心腹将领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四人带领三千飞熊军守郿坞,自己摆驾回京。
董卓对李肃:“我要是当上皇帝,就让你当京城的公安局长。”
李肃假模假样的拜谢称臣。
董卓进入内室辞别他九十岁的母亲,:“您儿子我马上去受汉禅,母亲以后就是太后了!”
又对貂蝉:“我当上皇上后,会让做贵妃。”
貂蝉自然知道什么情况,装作很高胸样子拜谢。
董卓出行,地动山摇,前呼后拥,直奔长安。
走着走着,坐的车子坏了一个轮子,下车乘马,又没走多远,那马咆哮嘶喊,挣断辔头。
董卓问李肃:“这是什么个情况?一会儿车折轮,一会儿马断辔,这是什么兆头?”
董卓这个时候问李肃,那真是问对人了。
李肃:“这是因为太师马上登基继位,这是弃旧换新,将要换乘玉辇金鞍的好兆头啊。”
董卓这个沙雕听了很高兴。
又走着走着,忽然狂风骤起,大雾漫。
董卓又问李肃:“这又是什么兆头?”
李肃又忽悠:“主公,您马上登上龙位,这是老用红光紫雾给您壮威呢。”
到了京城门外,朝中百官都出来迎接。只有李儒因病在家,未能出迎。
李儒真是有病不能出来迎接吗?这个智商120的人一定猜到了这次董卓之行凶多吉少。但是自从董卓因为貂蝉骂了李儒之后,他就知道,董卓成不了大事,早晚必会被人诛杀。事已至此,他已经不想去做任何动作了。
董卓进入相府后,吕布入贺。
董卓:“我当上皇帝之后,就让你掌管下兵马。”
吕布拜谢后就在帐前歇宿。是歇宿,其实是监视他不与心腹接触,以顺利完成刺杀计划。
第二一大早,董卓正走在入朝的路上,忽然看见一个穿青袍裹白巾的道人,手里拿着一个长竿,竿上绑着一丈布,布的两头各写着一个“口”字。
董卓问李肃:“这个到人是什么意思?”
李肃:“这是个神经病。”
其实,你品品,你细品,道士怎么可能知道吕布要刺杀董卓的消息?这个道士很有可能是李儒假扮的,或者至少是例如派人假扮的。
董卓进朝后,看到群臣都穿着朝服,在路旁迎接。
李肃手里拿着宝剑扶着车前行,到了北掖门,把随身军兵都挡在门外,只让和董卓座车一起的二十多人一起进入。
董卓这是怎么了?那么多次凶兆一直提醒,他为什么还是不知不觉,浑然受死呢?首先,董卓整和貂蝉在一起寻欢作乐,身体基本被掏空,脑子也浑浑噩噩的,防备心理松懈,智商下降是必然的;其次,既然是密旨,此事不宜宣扬声张,而平时给他出主意的李儒此刻正在长安养病,身边没有人为他分析辨别此信息的真伪,更别出谋划策了;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原因,董卓其实觊觎这子之位已久,不过没有正当的理由坐上去,名不正言不顺,所以听到献帝主动放弃帝位,大喜过望,根本不会动脑子去思考。
董卓远远的看见王允等人都拿着宝剑站立在殿门,终于有点回过神儿了,忙问李肃:“他们都拿着剑是什么意思?”
都到这个时候,李肃也懒得回话了,推着车直接往前走。
王允一看时机成熟,大声:“反贼在这里,武士还不出来?”
两旁一下子出来百十号武士,端着戟挺着槊就刺向董卓。
董卓的铠甲质量很好,武士刺不进去,但是手臂受伤后坠车。这老贼终于慌了,他大声叫:“我的儿子奉先你在哪里?”
吕布从车后走出来,大声地:“我有讨贼的诏书!”
一戟刺穿了董卓的喉咙,李肃直接上手把董卓的头割掉拿在手上。吕布左手持戟,右手取诏,大声:“我奉诏诛杀贼臣董卓一个人,其余热不宰追究!”
然后,吕布又大声:“助卓为虐者,是那个李儒!谁去把他擒来?”
李肃正准备前去,忽然听到皇宫门口有人喊李儒家奴已经把李儒绑来了。
王允命令把李儒押至行刑场地行刑。
又把董卓的尸体扔在了大街上。董卓尸体肥胖,看尸的军士在他肚脐眼上点火为灯,肥油流得到处都是。路过的百姓,没有一个不用砖头砸他的头,不用脚踩他的尸体。
唉,这个董卓明明有更好的选择,他可以做一个规规矩矩的权臣,风风光光过完一生,可惜他却做了很多理不容的坏事。他做的事让子惧怕、群臣激愤、手下离心、百姓厌恶、后世唾骂,还让他成为下公敌,这明他本来就有做坏事的分,一般人做坏事的能力还难以达到这个高度。
喜欢我在当代说三国请大家收藏:(m.tuoyuekj.com)我在当代说三国阅客书屋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