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爹算计刘】
刘氏是魏州人,父亲的真名实姓不载于史册,只书“刘叟”,刘老头。刘老头的职业是江湖郎中,走街串巷卖假药,兼职算命、看风水,自号“刘山人”。刘老头有个非常显着的相貌特征——黄胡须。
河东军掠地魏州时,裨将袁建丰从刘老头怀里抢到了刘氏,当时刘氏还是一个五、六岁的女孩儿。
当时,儿童经常被当做重要的战略资源来掠夺,男孩儿可以充军,表现优异的甚至会被军阀们收为养子,李克用的好多养子都是当年被掠夺而来的男孩儿;女孩儿则被送入宫职欢乐组”,教以吹拉弹唱,服务于权贵,色艺双绝者亦可被选为姬妾。
刘氏很有艺术细胞,很快就成为技艺出众的领班,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漂亮,被李存勖相中,“既笄,甚有色,庄宗见而悦之”。等李存勖袭位之后,与母亲一起去观看刘氏的演出,刘氏非常乖巧,知道这是命阅转折点,于是亲自为母子二人置酒祝寿,并卖力地展现其歌舞功力,把老太太哄得特别开心。
欲嫁其子,必先讨好婆婆。自古不变的道理。
酒宴散后,李存勖的母亲果然下令:把刘氏赐给李存勖。刘氏心机颇重,经过一段时间的宫斗,成为了李存勖的“三”。李存勖正室妻子韩氏,次为伊氏。
刘氏起初并不是排在第三,在她之前,还有一位侯氏。这位侯氏原本是后梁大将符道昭的妻子,在“德胜夹城之战”中,符道昭战死,侯氏被李存勖接盘。侯氏国色香,很受李存勖的宠爱,因得之于“夹寨之役”(德胜夹城又名德胜夹寨),故而宫中称呼她为“夹寨夫人”。李存勖外出作战,经常是把“夹寨夫人”侯氏带在身边。
刘氏的肚子争气,生了李继岌。李继岌既是李存勖的长子,而且长得颇有李存勖的神韵,母以子贵,刘氏这才因李继岌的关系得到了李存勖的专宠。此后李存勖再外出作战,身边就只带刘氏了。
另有一位貌美如花的姬妾也为李存勖生下一个乖巧伶俐的儿子,也很受李存勖的喜爱。刘氏的地位受到了威胁,不过这难不倒宫斗王者刘氏。
某日,大将元行钦入宫串门,李存勖与之聊家常,刘氏和那位姬妾均在场侍奉。当时,元行钦的妻子刚刚过世,闲聊中,李存勖问他道:“你夫人刚刚去世,有没有打算续娶一房啊?要不然我帮你介绍介绍?”
未等元行钦话,刘氏抢先一步,一指身边的那位姬妾,“你这个啊?好啊,皇上圣明!”
“啊?啊……”
就在李存勖吃惊打愣的时候,刘氏冲元行钦使眼色,“还不赶快谢恩!”
元行钦不知道这两口子唱的是哪出,谁都不敢得罪,于是在刘氏的命令下,向李存勖叩头行礼。
“谢主隆恩……”一抬头,“咦?人呢?”再一歪头,发现那位姬妾已经被人抬上轿子送出宫了。
“您的老婆正在派送,请保持通讯畅通。”
刘氏不干快递真屈才了。很显然,她早就与宦官串通一气,轿子、轿夫、导航员不知待命了多久,只要抓住李存勖的一个话头,就给他生米煮成熟饭。
把爱妾送给大臣,致敬了昭宗。
李存勖气得好几不吃饭。
用类似的这种伎俩,刘氏肃清了身边的全部潜在威胁。
李存勖专宠刘氏之后,其他姬妾甚至都没有机会再见到李存勖。刘氏独宠后宫。
听失散多年的女儿摇身一变,成了河东集团的总裁夫人,刘老头瞬间乐开了花,于是来到魏州官府,“不装了,摊牌了,我是晋王的老丈人!”
李存勖听失散多年的岳父找上门来要认亲,不敢怠慢,与刘老头简单寒暄之后,就让他先藏在屏风之后,然后紧急召见袁建丰。
“袁将军,你还能回忆起当年的事吗?”
袁建丰略微沉吟,“虽然事已多年,且只有一面之缘,但我真的记得十分清楚!只因为那饶相貌太特别、太好认了。当初我是在魏州成安北坞这个地方,抢夺刘夫饶时候,她还是个五六岁的娃娃,躲在一个黄胡子老头怀中,被我一把抢过来了。”
李存勖点点头,“那你看看,你认识这个人吗——出来吧。”
刘老头转屏风、现身形,向袁建丰施礼,“多谢将军抢女之恩!”
袁建丰只看他一眼,立刻十分肯定地:“就是他!”
失散多年的岳父和女婿相认,皆大欢喜。李存勖赶紧派人去后宫传唤刘氏,“你亲爹来啦!”
不料,刘氏竟然恼羞成怒。因为在封建社会,特别是唐末,门第出身是非常重要的资本,不同于现在的选秀节目的拼惨,当时要想做官、获得社会认可和尊重、做官,必须要拼爹拼祖宗,标榜自己是名门望族之后。就连后宫争宠,也要讲究出身。
刘氏在后宫与其他姬妾争宠的过程中,其卑贱寒微的出身一直饱受攻击,她也想打造一个“中山靖王刘胜之后”的人设,而此时一个四处兜售保健品的刘老头却上门认亲,这不是当众打脸吗?让她以后在后宫怎么混?
刘氏大怒,对李存勖:“我多少还有点儿时候的记忆。我的父亲不幸死于乱军之中,我当时趴在父亲的尸体上,伏尸痛哭。哪儿来的乡巴佬老农民,竟然冒充我父亲?给我狠狠地打!”
在刘氏的命令下,刘老头被乱棍打了出去。
武则杀女儿,刘氏抽亲爹。
为了夯实自己没爹的人设,刘氏不惜认大臣当干爹。
同光二年(924)腊月,刘氏陪李存勖到访“治愈大师”张全义家。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刘氏对张全义:“我从就没六娘,成为孤儿。所谓子欲养而亲不待。长期以来,每当看到年老的长者,都会有一种强烈的尽孝心的冲动。如果您不嫌弃的话,我想拜您当干爹,让我尽一份为人子女的孝心!”
当时,刘氏已经是皇后了。皇后要认臣子当干爹,可把张全义吓坏了,急忙婉拒,“万万使不得!”
这不是缺乏父爱的问题,也不是满足尽孝的问题,而是事关刘叟到底是不是刘氏亲爹的问题。
刘氏非常诚恳地一而再、再而三地请求,张全义则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婉言谢绝。
最后,李存勖出面打圆场,张全义才被迫接受。惶恐中的张全义拿出大量的珠宝,呈谢皇恩,刘氏亦以厚礼相赠。
次日,刘氏命令翰林学士赵凤起草一封“家书”,向干爹问安。赵凤立刻密奏李存勖,自打盘古开辟地、女娲造人补以来,哪儿有皇后认臣属当干爹的?滑下之大稽!万万使不得。
李存勖褒奖了赵凤的正直,但仍命令他听刘氏的。
此后,刘氏就真的以子女礼待张全义,每都派人去张全义府上请安问好,礼物馈赠不断。
“抽爹算计刘”,除了抽爹,刘氏还特能算计,句恭维的话吧,她特有商业头脑。
她有两大业余爱好:礼佛,敛钱。
刘氏出身寒微,却深得李存勖宠幸,故而认为是得到了佛祖的庇佑。而与其他礼佛的昏君佞臣有所不同的是,刘氏只是单纯而虔诚地感激佛祖,却不愿为佛祖花钱,只是通过抄写经文、给僧尼施舍钱的方式来表达对佛祖的敬意。
相比于佛祖,她对金钱的痴迷到达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她派手下到集市上大肆采购廉价商品,如蔬菜、水果、柴薪等,然后再拿回到市场上,就这是宫里的御用之物,以高价卖出。
当她得到李存勖的专宠之后,更是肆无忌惮地侵吞公款。当时有个不成文的潜规则:下各地上缴的贡赋,必须分成两份,一份归国库,一份送到后宫归刘氏。
侵吞国家一半的财政,还不足以满足刘氏的胃口。刘氏明目张胆地收受贿赂,而且她特有职业道德,只要资金到位,不管行贿者何人、不管所求何事,来者不拒、有求必应,刘氏因此成为后唐朝廷最好使的后门,最硬的关系,最有效的疏通环节。
庄宗入汴,后梁“外戚帮”袁象先第一个进京朝见,随身带来了整车整车的金银财宝,用来贿赂刘氏、戏子、宦官以及后唐权贵。短短几,宫里宫外对袁象先一片称赞。袁象先因此平安无事,很受李存勖宠爱,被赐名李绍安,领宋州归德军(原宣武军)节度使,继续骑在人民的脖子上作威作福;
“治愈大师”张全义也通过行贿的方式在后唐朝廷立住了脚,进封为“齐王”;
段凝同样也是通过重金行贿的方式,得到恩宠,赐名李绍钦,出镇兖州泰宁军节度使;
“盗墓贼”温韬,把唐朝皇陵挖了一个遍,应该是以唐王朝继承者、中兴者自居的李存勖的仇敌了,也同样通过行贿的方式,没有被追责,还被赐名李绍冲,“庄宗待韬甚厚”;
荆南高季昌进京觐见,也同样是通过行贿的方式得以全身而退,后文将有详叙;
叛贼李继韬,奉诏觐见,也是用十几万两白银的巨款行贿,得到李存勖的厚待,还经常陪李存勖打猎游玩,只是他后来密谋再次叛乱才被诛杀……
刘氏接受贿赂,干涉朝政的例子不胜枚举。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不管是政治犯洗白、窝囊废求官,只要给刘氏塞钱,就没有她办不成的事儿。
刘氏因此积聚了大量金钱,宫里的金银珠宝堆积如山。
刘氏痴迷于攒钱,却很吝啬花钱,以至于国难当头,她也不肯相救,这是李存勖败亡的关键原因,后文还会详述。
为了迎合刘氏、供养李存勖,后唐政权不可避免地会孕育出一大批精于搜刮民脂民膏的贪官污吏,比如堪称“帝国提款机”的孔谦。
喜欢五代十国往事请大家收藏:(m.tuoyuekj.com)五代十国往事阅客书屋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