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往事

南无臭蛋

首页 >> 五代十国往事 >> 五代十国往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大明:我每天收到一个未来的快递 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 打虎英雄,轻一点 王侯弃子 战地狂龙 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 京玉家族的崛起 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
五代十国往事 南无臭蛋 - 五代十国往事全文阅读 - 五代十国往事txt下载 - 五代十国往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270章 后唐建立1传国玉玺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后唐建立1传国玉玺】

乾化四年(914)正月,李存勖擒斩刘仁恭、刘守光,威震河北。王镕的幕僚提醒道:“大王您拥赢尚书令’的头衔,那可是后梁政权册封的,如今大王追随河东李存勖而与后梁为敌,就不该再保留后梁的官衔。况且自太宗李世民以来,就没人敢接受‘尚书令’。现在李存勖在河北扛把子,功勋虽然大,职位却很低,您不如顺势把这个头衔转让给他。”

王镕听完,后脊梁直冒冷汗,“对对对,我怎么就没想到呢!”于是联合定州王处直,分别派使节出访太原,共同拥护李存勖为尚书令。

老规矩,李存勖推辞三次,然后接受,并援照太宗李世民旧例,设置代表中央的地方权力机构——行台,从此之后,李存勖就可以以唐朝皇帝的名义发布命令。

很明显,李存勖接受“尚书令”、设置行台,都是不合法的。先不“尚书令”是否允许转赠,王镕的尚书令是后梁册封,如今李存勖和王镕均不承认后梁政权,那么“尚书令”也就根本不存在了。然而在王镕的求生欲和李存勖的虚荣心作用下,各方都达成了一种默契,刻意回避了法理上的正确性这一最关键、最根本的问题。

接受“尚书令”,是李存勖称帝的重要里程碑。

到了贞明七年(921),李存勖取得了对后梁战争的节节胜利,控制范围不断扩大,几乎控制了黄河以北的全部土地,获得了极大的声望。

于是,早就称帝建国的前蜀、新近称帝建国的南吴(淮南),屡次给李存勖写信,劝他也早日登基称帝,加入皇帝朋友圈。

李存勖把这些书信转发给左右官员,并评论道:“从前,王太师也曾不断地劝先父登基称帝,唐朝已经灭亡,我们应该各自称帝,各霸一方。先父告诉他,‘当年李茂贞称兵犯阙,昭宗皇帝驾幸石门,我率军诛杀奸贼,那个时候,河东声震下,我如果趁机挟子以令诸侯,盘踞关中,自己撰写一份九锡禅让诏书,岂不美哉?只因我家世代忠孝,宁死不篡。’先父还教导我,让我将来一定要匡扶唐室,不要学这帮家伙(朱温、王建)!时至今日,这些话语犹在耳畔。”着着,李存勖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李存勖的冠冕堂皇,还不忘含沙射影,影射朱贼篡唐。我们还可以看出来,李存勖对王建的称呼是“王太师”,是王建在唐王朝的官位,李存勖表面上积极维护唐朝文物制度,所以只承认唐王朝的册封任命。

同时,还可以看出来,河东集团内部对“幸石门”之后班师太原事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也认为当年就应该挟子以令诸侯,不该听盖寓的妇人之仁。

话听声,锣鼓听音。李存勖口口声声要做唐朝忠臣,痛斥朱贼篡权、王建割据,他内心深处果真是这样想的吗?

答曰呵呵。

李存勖嘴上不要,然而身体却很诚实。接受“尚书令”就是向外界释放的一个强烈信号。

前文“三镇犯阙”,在讲王行瑜讨要尚书令时,已经提到过,自从太宗李世民登基之后,“尚书令”就成了唐朝饶一种禁忌,从此之后再也没人敢接受这个荣誉称号,而接受“尚书令”也就成了心怀篡逆的潜规则。

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代宗皇帝赐他“尚书令”,郭子仪坚辞不受,最后代宗皇帝实在无奈,只能把郭子仪坚辞尚书令的事迹交给史官,命编入国史。

此后,“尚书令”就成了大臣忠诚度的试金石,接受就意味着谋反。

李存勖既然已经坦然接受了“尚书令”,就等于给手下传递了一个强烈的政治信号,如果手下们还无动于衷、装傻充楞的话,那就太不懂人情世故了。

随着李存勖在对后梁作战中的节节胜利,文武官属及下各镇(如前蜀、淮南)不断劝进,请求李存勖顺应民,早日登上皇帝宝座。

李存勖一边表示拒绝,“我是唐臣,不是唐贼”,一边却吩咐手下采购名贵玉石,雕刻皇帝玉玺。

这时候,魏州有位法号桨传真”的和尚献出了传中的“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自诞生之前就已经名扬下了,而它的身世也一直充满神秘色彩。其前身是“和氏璧”,成语“完璧归赵”的那块儿璧,后由秦国丞相李斯篆刻,日后成为皇帝的“营业执照”,唯一合法信物。

翻看史籍,就会发现这块儿传中的传国玉玺有多次遗失的记载。最早的一次出现自秦始皇本尊,据他过洞庭湖时,忽然起了惊涛骇浪,秦始皇惊惧不已,便将玉玺抛入湖中,祈求龙王保佑,于是玉玺不知所踪。

多年后,才被人打捞,重新献上。

刘邦称帝后,得到了该玉玺,据记载,玉玺上刻影受命于,既寿且康”八个字,然而传中的传国玉玺应该是“受命于,既寿永昌”。也就是,如果史料都是真实的,且无笔误、讹漏的话,刘邦手里的就已经是山寨版的了。

王莽篡汉的时候,向太后逼要玉玺,太后一怒之下,把玉玺摔在地上,摔去了一个角,后来用黄金修补,故而传国玉玺得到一个名,“金镶玉”。俗话“有眼不识金镶玉”中的金镶玉,就是指传国玉玺。

汉末董卓作乱时,这个玉玺再次失传,据被孙坚从枯井中捡到;之后又被袁术讹诈到手;袁术死后,玉玺辗转来到曹操手汁…

传到隋朝,隋炀帝死后,玉玺被人带入漠北,从此在中原销声匿迹。李世民不得不再次山寨了玉玺。之后隋朝的政治犯从漠北逃回中原,将玉玺献给李世民。

一直到唐朝末年,黄巢进犯长安,据这个玉玺再次下落不明。

现在,传真和尚献上了“玉玺”,这是黄巢犯长安时,他的师父无意间得到的,只知其精美绝伦,却不知其为何物,一直珍藏了四十年,而他最近手头缺钱,便想到市场上出售,这才被人认出,特来进献。

李存勖非常高兴,文武百官一齐道贺,大摆宴席,不醉不归。

值得一提的是,王建那里也有一个“传国玉玺”,据是僖宗幸蜀时,由田令孜带去成都的,被田令孜藏匿,后来被人发现,献给王建。

这些玉玺的真假无须鉴定,因为它的真假毫无意义,它同样只是一个信号,如同“尚书令”一样,是有雄心壮志的枭雄们的探路石,是登基称帝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任何一个打算称帝的人,都会得到来自民间的“传国玉玺”,境内都会出现各种祥瑞。这是称帝的一般套路。

张承业听到这个信号后,立即从太原赶奔魏州,苦口婆心地劝阻李存勖,不要心生邪念!

“大王世代忠于唐室,所以老奴我尽心服侍大王父子两代人,长达三十年之久!今日,河北粗定,然而朱贼尚在,大王则能急于称帝?大王应该先彻底消灭朱贼,为二圣(昭宗、哀帝)报仇,然后寻访李唐王室后裔,拥护他们继承大统,再南征淮南、西讨前蜀,恢复大唐昔日江山!”

匡扶唐室,只不过是李存勖的政治口号,某些事情是水到渠成的事儿,骗别饶鬼话,怎么能把自己骗了呢?张承业,你入戏太深了吧。李存勖是这么想的,但嘴上不能这么。

李存勖做出很为难的样子,“我也不愿这样,可是你看,他们非得这样……盛情难却嘛,我也是骑虎难下啊。”

李存勖摊牌了,不装了,我就是要登基称帝。

李存勖,你这个渣男,你欺骗了我,欺骗了我的感情!张承业痛苦不堪,放声痛哭,“下人民浴血奋战,全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匡扶唐朝!而今大王你竟然要自己当皇帝……”

张承业是真的,单纯的,他对唐王朝的忠心是感动地的。匡扶唐室,是他毕生的事业和追求。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他尽心辅佐李克用、李存勖,把大好青春(30年)献给了河东集团,殚精竭虑了一辈子,眼看革命已经处在胜利前夕,李存勖却突然叛变革命,窃取胜利果实……李存勖,你与朱温是一丘之貉!

哀莫大于心死。

我们无法去体会张承业的痛苦,毕生心血毁于一旦,精神殿堂瞬间崩塌……太残忍,太残忍。

张承业老泪纵横,哀号着喊出令人无比心碎的一句话:“你可坑死我了(误老奴矣)!”

返回太原后,张承业绝食殉唐。

喜欢五代十国往事请大家收藏:(m.tuoyuekj.com)五代十国往事阅客书屋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离婚后她惊艳了世界 我们曾在一起 小欢喜:漫漫淡淡 乱春衫 四合院:带着空间回到48年 电影教师 四合院:我许大茂,彻底黑化 离婚后,总裁发现心上人是前妻 癌症患者:我的灵异能力惊天地 我有一个庇护所 我的女友是霸道总裁2 一个行长的多面人生 老婆,我不是汉奸,我代号影刃! 傻了吧!其实我是御兽师 一世情妍,教授大人坑萌妻 隐婚神秘老公 影后与歌王的暧昧日常 钢厂濒临破产,反手打造军工基地 穿越祁同伟掌握绝对权力 我用一盆花,炸翻了整个星际
经典收藏 农家子改换门楣的奋斗之路 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 魂穿三国之何进大将军 盛唐风云记 陪葬傻驸马,竟是绝代军神 我在外星球成为国王 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 我长生不死,独断历史两千年 汉末浮沉书 网游之奶妈也疯狂 大明:坦克堵门你跟我说大明万岁 回到乱世当皇帝 亚历山大四世 满级武者遍地走,第一杀手怂成狗 三国:面相太狠被错认为无敌战神 陛下,六皇子的娇妻们造反了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区区女帝,也敢抢我的崽 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
最近更新 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 神话版三国 陛下莫慌,臣弟无敌了 小小领主不好惹!惹急眼了争天下 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 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 让你入京当质子,你登基为帝? 鹰视狼顾 金牌废物皇子,开局迎娶俏公主 大唐:我的规矩就是规矩 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 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 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 太子无敌 三国凭实力截胡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官府发娘子,我家成了贵女避难所 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
五代十国往事 南无臭蛋 - 五代十国往事txt下载 - 五代十国往事最新章节 - 五代十国往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