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往事

南无臭蛋

首页 >> 五代十国往事 >> 五代十国往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 重生刘协,开局召唤白袍军! 大明:我姐是马秀英 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 功高盖主怕被杀,结果女帝要下嫁 农家子改换门楣的奋斗之路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 大宋:我在李清照身上捡属性 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
五代十国往事 南无臭蛋 - 五代十国往事全文阅读 - 五代十国往事txt下载 - 五代十国往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79章 车驾在凤翔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几后的早朝,文武百官排班肃立,恭候诏书,却意外地发现没有任何诏书,百官面面相觑。忽然,宦官们集体聒噪,怒吼道:“韩偓拒绝撰写诏书!”百官战栗不已,以为朝中生变,一个个头冒冷汗,不敢吱声。

李茂贞大声道:“陛下任命宰相,韩偓竟敢抗旨不遵,拒写诏书,跟叛逆谋反有何不同?”

昭宗内心是倾向于韩偓的,于是道:“你们推荐韦贻范,朕不反对;翰林学士拒绝起草诏书,朕也不反对。况且韩偓已经在奏章上解释的明明白白,有何不妥?”

李茂贞无言以对,等散朝之后,来到宰相办公厅,对宰相苏检道:“奸邪人结党营私,还跟以前一样!”贼喊捉贼,还扼腕叹息良久。

李茂贞自认为很没有面子,而韦贻范却还恬不知耻地继续钻营,想继续通过李茂贞的门路复出。李茂贞无比厌烦,让左右人给他带话:“我搞不懂你们这帮文饶繁文缛节,害得我丢人现眼,看我不抽机会把韦贻范安置到邠州去!”韦贻范这才改投其他门路,冲着宦官使劲。

当月,韦贻范果然疏通了所有环节,在宦官的大力扶持下,重新拜相。这一次由姚洎来撰写诏书。

按照惯例,皇帝任命宰相时,宰相应该谦虚地推辞,表示自己才学不够、德望欠缺,不足以胜任尔尔。然后在群臣及皇帝的执意坚持之下,才能接受任命。

而韦贻范却绕过了这些虚伪客套的形式主义,接到诏书之后,立刻上疏谢恩,次日就急匆匆地到岗上任。

那一,是8月27日。仅仅两个多月之后,11月14日,宰相韦贻范因病医治无效,于临时朝廷所在地凤翔逝世。用他短暂的职业生涯谱写了一曲厚颜无耻的挽歌。

在韦贻范短暂的丁母忧期间,曾向朝廷推荐了两个接替相位的人选,姚洎和苏检,而这两位也同样是宦官势力和李茂贞的倾向。

在巨大的诱惑面前,姚洎还算保持了一颗清醒地头脑,明白自己有几斤几两,更知道这时候的“宰相”跟无助地昭宗皇帝一样,都是受人控制的傀儡,而且还要时刻准备好背黑锅,下场通常会很凄惨。所以姚洎先征求韩偓的意见。

韩偓直言不讳地告诉他,最好别接受任命,还提醒他不要忘了他的全家老都在长安,在朱温的控制之下,而且朱温的大军眼看就要合围凤翔,宦官和关西集团朝不保夕,万一……对吧,您掂量着来吧。

于是,姚洎声称有病,难以胜任宰相之位。

随后,苏检出任宰相。

【凤翔之围】

朱温从太原解围之后,班师河中休整。宰相崔胤亲自赶赴河中,催促朱温攻打凤翔,他声泪俱下地向朱温控诉宦官们的种种卑劣不臣行径,并称李茂贞阴谋把皇帝劫持到蜀地,苦口婆心劝朱温早日围攻凤翔。

蜀地,王建的地盘,从来都不是李茂贞的势力范围,不仅如此,王建还把李茂贞在山南的地盘蚕食殆尽。李茂贞劫持昭宗入蜀的法,显然是崔胤凭空臆造出来的谣言。对此,朱温不予点破,因为他也需要这种谣言,为进军凤翔提供舆论基础。

朱温大摆宴席,盛情款待崔胤,再次郑重声明:宁教下人负我,休教我负下人。为鳞国安危,我朱温愿意横眉冷对千夫指,为人民服务嘛。咱们即刻兵发凤翔!

崔胤激动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位帝国宰相,亲自出城到渭桥远接高迎,还亲自为朱温捧觞祝寿,更是亲自为朱温打着板子唱歌,为朱温歌功颂德,歌词也是崔胤亲自撰写。低三下四,奴颜婢膝,极尽谄媚舔菊之能事。

汴将康怀贞率先锋军向凤翔进发,击溃李继昭。

凤翔军民大恐,李茂贞把城外居民全部迁到城里,做好了长期消耗战的准备。

6月,朱温率五万精锐部队进驻凤翔府南面的虢县(今陕西省宝鸡市)。李茂贞集中了全部兵力,向朱温发动猛攻,打算先发制人,待敌喘息未定而予以迎头痛击,让朱温知难而退。不料又被朱温打败,被杀一万多人。

随后,朱温派孔勍乘胜出击,迂回南下大散关,攻克了凤州,继而向西攻克成州、陇州,完成了对凤翔府的“半包围”。

凤州、成州,在凤翔府的西南方向,是凤翔势力的战略纵深,而陇州则位于凤翔府的西北面,掐住了凤翔府西面的战略要地——故关。

在地图上一目了然:渭水由西往东,是一道然屏障;渭水北岸,由西往东依次是秦州、陇山、陇州、凤翔府。陇山成南北走向,中部偏南留有一道缺口,这道缺口就是故关。秦州增援凤翔、凤翔西撤秦州,都被故关死死地卡住咽喉,而故关又在陇州的严密监视之下。

现在,陇州被朱温控制,就等于掐断了凤翔西侧的生命线,而南面的大散关也已经被朱温控制。

东北面的邠州也早已经投降了朱温,凤翔已经岌岌可危了。

朱温亲率大军兵临城下,换穿正式官服,面对城楼痛哭,诉自己以兵犯驾的缘由,强调自己只是迎接皇上圣驾回京,而非与岐王李茂贞争强斗狠。同时环绕凤翔修筑五座大营,开始了围城战。

李茂贞的堂弟——鄜州保大节度使李茂勋,率部增援凤翔,进驻三原。朱温派康怀贞、孔勍一战而退之。

李茂贞动员部队发动夜袭,被打败,休整之后又动员全军向朱温发动反击,激战一,不能取胜,傍晚时分,当李茂贞撤退时,汴军紧随其后,差一点就攻下西门。

李茂贞从此不敢再主动出城,老老实实龟缩城内。

秋雨连绵,粮草供应短缺和疾病盛行的老问题再次困扰着朱温,使得朱温再一次产生了退军的念头。

目睹了无数次围城战之后,我们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守军的最佳援军是恶劣气和瘟疫。

在商议退兵的军事会议上,有两员将领极力反对,他们是高季昌和刘知俊。他们凤翔一战,关系重大,有碍下观瞻!现在,全下都在盯着凤翔,战斗结果直接影响着他们政治立场,汴军只能胜利不能失败。

刘知俊,是朱温东征徐州时候的降将,有勇有谋,正因他智勇双全,才遭时溥的猜忌,从而弃暗投明。

高季昌,就更不是外人了,他是朱温的干孙子。原本是汴州富商李让的奴仆,朱温初镇汴时,缺兵少将、缺粮缺饷,“开明绅士”李让倾财资助,帮朱温渡过了最初的窘境,于是被朱温收为养子,赐名朱友让。后来,朱温在朱友让的奴仆中发现了一个相貌不凡之人,观其言谈举止也异于常人,于是就命朱友让收之为养子,此人正是高季昌。所以高季昌是朱温干儿子的干儿子,正经干孙子。这孙子可不一般,日后也有一朝人王地主之命。

高季昌一语道破了朱温的顾虑,无非是李茂贞坚守不出,所以只需略施计,引蛇出洞即可。

道理是这样的,可如何才能让李茂贞这个老狐狸上当呢?

高季昌在军中招募死士。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骑兵马景报名应征。

临行前,马景交代后事,知道自己属于“死间”,不可能活着回来,只求梁王能够兑现承诺,优待其妻儿老。

朱温眼眶湿润,握住马景的双手,感叹他的忠义之举,并提出挽留,不愿让他就此送命。

马景视死如归,坚持前往。

当时,朱温已经命侄子朱友伦从汴州增援,计算其行程,应该在第二到来。于是马景就利用这个机会“叛逃”。

当日,朱温下令,喂饱战马,用牛肉美酒犒赏三军,吃好喝好,准备玩儿命。

次日凌晨,汴军大营收起旗帜,全军暗中埋伏,不得随意走动,整座军营看起来空无一人。

马景混杂在接应朱友伦的队伍中,徐徐进发,等出营后,忽然拨转马头,向着凤翔城门玩儿命狂奔,向凤翔“投诚”。

入城后,马景有重要情报要亲自面见李茂贞才能。李茂贞接见了他,马景报告朱温主力部队因粮草断绝外加瘟疫横行,已经全部连夜撤走,只留下不到一万老弱病残守着军营,而这一万人也会在今晚悄悄离开,机不可失,请尽快追击!

李茂贞遂派兵了望侦查,果然发现汴营空无一人,也侦查到汴军主力撤湍情况(其实是迎接朱友伦援军),于是大喜过望,认为是赐良机,于是赶紧出动全部兵力,追杀汴军。

毫无悬念,李茂贞惨遭埋伏,几乎全军覆没。

喜欢五代十国往事请大家收藏:(m.tuoyuekj.com)五代十国往事阅客书屋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七零:炮灰带着显眼包系统开挂了 Lol之还有谁 HP黑防教授的备课日常 和马嘉祺结婚了 全班穿越,我有医药系统带赢祖国 我用一盆花,炸翻了整个星际 我欲封天 惹上豪门:总统大人请放手 宝可梦:人形精灵竟是我自己 绝品毒妃惹不起 末世孤楼 天降小妖要逆袭 问鼎九霄 癌症患者:我的灵异能力惊天地 我们曾在一起 极恶仙人传 谍战代号:未亡人 冥界太子爷 穿成年代文被炮灰的锦鲤原女主 末世重生:会瞬移我白嫖亿万物资
经典收藏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魂穿三国之何进大将军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 穿越成了朱雄英的哥哥 隋末阴雄 我岳父是朱元璋 大宋:我在李清照身上捡属性 三国:面相太狠被错认为无敌战神 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 大唐:我上朝穿龙袍,李二人麻了 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 摄政红楼 英雄联盟之强者无双 大明:快!把朕绑了给皇太孙送去 英雄联盟之竞技之心 汉末浮沉书 大明:开局迎娶徐妙云
最近更新 杨广听劝后,大隋请天下各国赴死 三国:校长别怂,全校扛你上皇位 开局成死囚,不领媳妇就砍头! 寒门宰相 奋斗在沙俄 凉州布衣 快穿大秦,我和抚苏闯咸阳 【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 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 贞观逆旅:归乡之途 我娘子天下第一 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 马超重生大宋朝 春秋晋国风云 历史云盘之周王朝 夫人马上请长缨,我这化神做老六 重生后皇朝中我指鹿为马 明末第一狠人:先灭建奴再抢崇祯 军工:让你修炮,你把威力提升百倍? 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
五代十国往事 南无臭蛋 - 五代十国往事txt下载 - 五代十国往事最新章节 - 五代十国往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