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往事

南无臭蛋

首页 >> 五代十国往事 >> 五代十国往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大明:我姐是马秀英 流浪在中世纪做奴隶主 大晋第一才子 王侯弃子 大唐:就嫁一个公主,还想求我出山? 皇宫乐府琴手与歌女 穿越之直播大唐 红楼群芳谱 一边阳光一边乌云 当官哪有种地香
五代十国往事 南无臭蛋 - 五代十国往事全文阅读 - 五代十国往事txt下载 - 五代十国往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71章 李巨川必须死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收服同华】

朱温率部抵达河中,以泰山压顶之势极大地震慑了关西集团。

同、华二州在长安以东,分列渭水南北两岸,互为犄角,二州构筑为长安的第一道防线,是长安的东大门,与河中府隔黄河相望,地理位置极其重要。

当年黄巢占据长安,朱温替他镇守同州,被时任河中节度使王重荣劝降,从而使长安门户顿开,为光复长安奠定了基础。

风水轮流转,现在朱温自河中出发,同样也对同州守军展开劝降工作。

同州匡国军留后司马邺,非常会看风向标,不用劝,主动开城投降。

朱温派司马邺前去游河对岸的华州(此时已升格为新府,为方便叙述,仍以旧名呼之)镇国军韩建。

司马邺捎去了朱温的口信:假如你不能及时悔过、主动归附,就只能麻烦我的军队在你城下稍作停留了。赤裸裸地军事威胁。

口头威胁是远远不够的,就在司马邺前去劝降的当,朱温就率军南渡渭水,向华州逼近。

韩建也很会见风使舵,派自己的节度副使、大谋士李巨川,向朱温投降,并呈献白银三万两,意思意思。

朱温顺风顺水,又是几乎不动刀兵,就收服了同州匡国军、华州镇国军,势力大增,西去长安,再也无人能挡。

朱温率部继续西行,走到了零口西郊(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距离长安已经近在咫尺,听到了韩全诲已经劫持圣驾西行的消息,于是率军折返回赤水(华州以西),召集幕僚商议下一步的行动。

前宰相张浚向朱温献计,韩建是李茂贞的忠实走狗,今若不能借势夺了他的兵权,必将后患无穷!

于是,朱温收集整理了韩建的罪状,收缴了许多来往信件和公文资料,找出了不少韩建参与劫驾的证据。

铁证如山,朱温怒不可遏,率军兵临华州城下,然后——处死了李巨川。

【李巨川必须死】

朱温回军兴师问罪,韩建惊慌失措,急忙单人独骑出城相见。

朱温甩出证据,斥责韩建悖逆失道。

韩建连忙辩解,自己是文盲大老粗,不识字,所有的奏章、信件都是李巨川写的,自己并不知道他写的是什么意思,实在是冤枉。

史籍记载,朱温立刻释怀,与韩建重叙旧好,而杀了李巨川;还朱温爱惜李巨川的文采智慧,想留为己用,大谋士敬翔嫉贤妒能,害怕李巨川得到重用而使自己失宠,便进献谗言,让朱温杀了李巨川。

韩建,“忠武八都”出身,曾与朱温同在杨复光麾下并肩作战,有袍泽之谊,更有昆弟之契,私人关系相当密切,所以朱温怒气冲冲地兴师问罪,但一见面就怒气顿消,称兄道弟,叙旧言欢(及见,其怒骤息)。

韩建与朱温确有战友情,试问朱珍岂无战友情?韩建与朱温义结金兰,结为异姓兄弟,试问朱友裕的亲父子情难道比不上结义兄弟情?

再敬翔的谗言,敬翔是嫉贤妒能的人吗?怎么历史上没有记载他害过其他人,一辈子就只害了李巨川?

我无意为敬翔平反,姑且信之,就算敬翔出于嫉妒,了不中听的话,这些话也不是李巨川必死的原因。

韩建与朱温之间的所谓“情谊”,更不是李巨川必死的原因。

朱温是个出色的政治家,之前我们已经无数次地领教过了。政治家考虑问题的角度从来不会是个人情感,抛弃个人爱恨情仇是成为政治家的基本素养。政治家的行事导向始终是利益。

李巨川必须死的原因,是韩建不能死。

韩建是许州人,世代从军,秦宗权初据蔡州时,招兵买马,韩建应征入伍,渐升为低级军官,后来与老乡“贼王八”王建被慧眼识珠的杨复光选中,编入“忠武八都”,赴难京师。杨复光死后,韩建无依无靠,投奔了在蜀地的僖宗流亡政府,后跟随僖宗返回长安,被委任为华州刺史。

当时的华州历经战乱,户口流散、百废待兴。韩建虽然是行伍出身的没文化的大老粗,却能尽心劝课农桑,亲自披荆斩棘,开垦荒地,还因地制邑种植果树等经济作物,并且经常深入群众,访查民间疾苦,不出几年,流民渐渐归附,华州又变得军民充实,经济繁荣。当时人们将韩建与荆南成汭相提并论,并誉为“南郭北韩”(当时成汭使用的是化名郭禹)。

之后,又被提升为节度使。

韩建治理华州近二十年,颇得民心,群众基础很深,兵精粮足,城池坚固,此番是不战而降,诚心归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朱温强行杀掉“模范干部”韩建同志的话,势必引起华州镇国军和同州匡国军的强烈反弹,老百姓会埋怨朱温残暴,官吏寒心,将士恐惧而又怨气横生,朱温在簇的统治基础将荡然无存,也将大幅增加朱温的政治成本。

所以,为了在华州站稳脚跟,朱温决不能动韩建。既然韩建不能死,那就只能找个替罪羊了,李巨川是韩建主动推出来的,那就是他了。

韩建自己不识字,不是谎话,也不是实话。他曾经不识字。在华州期间,他努力学习文化知识,让人在器皿、床榻家具等物品上贴上字条,用今我们学外语的方法来认字,“视之既熟,乃渐通文字”。

不仅自学文字,还学习了音律、历史,早就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儒将了。所以推自己不识字,是强行甩锅。

至于李巨川,死得也不算冤枉,罪有应得。史籍记载他“日夜导建不臣”,当然这也是韩建的甩锅,然而那篇令人作呕的《勤王录》却如假包换地出自李巨川之手,再也无法得到平反。

韩建的聪明之处在于很会公关,如上文所,他展现给下百姓的,永远是一副十大杰出青年、三八红旗手、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劳动模范、优秀干部……的光辉正面形象,口碑甚好。而至于参与关西集团的种种悖逆行为,基本都是躲在幕后,从不抛头露面,并且总会适时地与关西逆党划清界限,还能摆出一副受害者的姿态博取同情。

即便曾把昭宗扣留在华州,制造“十六宅惨案”,事后却能册封太傅、进封许国公(昭宗封颍川郡王,韩建固辞王爵,于是改封国公爷)、赐丹书铁券免死金牌、赐御笔亲题“忠贞”二字、昭宗亲自为他画像、赐号“资忠靖国功臣”……

韩建应该是公关行业的祖师爷。

朱温比韩建的年龄大,却把韩建尊为兄长,对他无比礼遇。在华州经营消化了一段时间后,渐渐稳住了华州局势,于是朱温对韩建推心置腹,道:“哥,您是许州人,这样,弟弟我送你个人情,让你风风光光地衣锦还乡,回家乡显摆。”

朱温任命韩建为许州忠武军节度使,派军队强行护送他赴任。提拔前商州刺史代理华州刺史,调许州忠武军节度使赵珝(赵犨三弟)为同州匡国军节度使。

同华二州的稳定,是朱温争夺长安的基础。现在,经过一系列人事任免之后,同州匡国军、华州镇国军也完全被朱温控制。

朱温距离长安越来越近了。

喜欢五代十国往事请大家收藏:(m.tuoyuekj.com)五代十国往事阅客书屋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异宇宙计划 夜行者:诡影都市 癌症患者:我的灵异能力惊天地 阴阳鬼契 问鼎九霄 傻了吧!其实我是御兽师 我们曾在一起 清穿之学神太子妃 星际修仙:我是紫薇大帝 绝品毒妃惹不起 神级进化 仙尊下凡,秘笈之争 原神:听说散兵心狠手辣 丧尸危机:生存才是第一 流水盏 崛起于帝国时代 HP黑防教授的备课日常 一个行长的多面人生 宝可梦:人形精灵竟是我自己 惊!影后妈咪又炫武力值了!
经典收藏 血色法师 隋末阴雄 架空:我负责乱杀,女帝负责嘎嘎 区区女帝,也敢抢我的崽 三国:乱世第一枭雄 北美大唐 架空:从抽卡开始争霸天下 三国:从农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 大明太子我的隐藏人格被老朱揭晓 大唐:太子的轻松日常 大明:坦克堵门你跟我说大明万岁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兵临城下之召唤名将 我朱标不当仁君,大明成日不落了? 重生北宋之我师兄岳飞 大唐之混世异姓王 历史云盘之周王朝 三国之截胡赢天下
最近更新 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 三国:魂穿灵帝,疯狂截杀穿越者 历史讲台:你想当皇帝吗? 大唐:天生神力,我竟是皇族血统 我乃边军一小卒 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 亚历山大四世 小小领主不好惹!惹急眼了争天下 大明:家妻上将军 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 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 太子妃逼我和离,我掠夺气运杀穿皇朝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 两宋传奇 迷雾星球的曙光 金牌废物皇子,开局迎娶俏公主 重生悍卒:开局官府发媳妇 三国凭实力截胡 乱世郎中,开局领对千金小姐当媳妇 俄罗斯风云录
五代十国往事 南无臭蛋 - 五代十国往事txt下载 - 五代十国往事最新章节 - 五代十国往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