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东顺着伙计指的方向走去,看到伙计指的屋门口,就看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大夫正坐在桌前,为一位患者把脉问诊。
他看了一下周围,见没有其他热待的病人,便在一旁耐心的等待。
等老大夫看完这位患者,他就赶忙上前道:“老先生您好,我这有个药方,想请您帮忙看看,刚刚伙计要您过目确认后才能抓药。”
老大夫指了指一旁的凳子,示意李卫东坐下。
随后他才接过递来的方子,聚精会神的看了起来。
药铺里人来人往,抓药的伙计们忙碌穿梭,算盘珠子的噼里啪啦声和顾客的交谈声交织在一起。
而老大夫却像是习惯了这些,没有受到任何打扰,就那么认真的在看着带来的那张方子。
过了好一会儿,老大夫才缓缓抬起目光,看向李卫东,眼中透着几分审视与好奇。
“伙子,你这张是张泡酒的方子吧?”
听到老大夫这么,李卫东着实惊讶不已,没想到这名老大夫仅仅看了看方子就能知晓用途。
不过他很快回过神来,赶忙道:“是的,老先生,我这确实是张泡酒的方子。”
老大夫轻轻点零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你这方子非常不错,配伍精妙,君臣佐使相得益彰,算是我见过方子里最好的了。只是……”
老大夫顿了顿,目光再次落在方子上,“这方子上边应该还缺了虎骨和野山参吧。”
听到老大夫这么,李卫东对老大夫的见识更加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恭敬的道:“不瞒老先生,虎骨和野山参我都已经准备好了。”
老大夫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抹惊讶,随即恢复如常,笑着道:“虽虎骨和野山参不算罕见,但能凑齐虎骨和上了年份的野山参,也实属不易。”
李卫东笑着回应:“确实费了些周折,不过总算是集齐了。”
老大夫接着道:“这药酒泡制起来,讲究可不少。虎骨得炮制得当,去除杂质与腥味,野山参也得处理好,这样才能和其他药材相互配合,发挥出最佳功效。”
李卫东虽有泡酒的方子,但那上边只有各种药材的用量,并没有还要先把虎骨给处理一下。
此时听到看大夫的讲解,他也是赶忙请教:“还请老先生不吝赐教,该如何炮制这些药材呢?”
老大夫捋了捋胡须,缓缓道:“虎骨需先用米泔水浸泡数日,每都得换水,等到腥味淡了,再取出来晾干,接着用文火微微炒至微黄。
野山参要先洗净,最好是晾晒两,再拿出来后切成薄片或是整颗泡进去。其他药材同样不可马虎,当归要用酒洗,川芎得用微火烘焙,牛膝则需用盐水浸泡……”
李卫东听得全神贯注,赶忙掏出纸笔,将老大夫所的每一个细节都详细记录下来。
老大夫完后,李卫东再次郑重道谢:“老先生,您今日这番教诲,对我来太重要了,真是感激不尽。”
老大夫摆了摆手:“年轻人,用药如用兵,容不得半点马虎。我也希望你的药酒能够泡好。”
李卫东带着满满的收获,再次来到了伙计那里。
伙计看到李卫东递过来药方上的批注,便什么也没,就要按照药方上的药材准备抓药。
见状,李卫东赶忙对着伙计道:“麻烦这种药材给我抓10份。”
伙计听到李卫东一下要10份药材,虽然有些惊讶,但在同仁堂多年的从业经历让他很快恢复了镇定。
他脸上挂着职业性的微笑,道:“同志,您确定要10份吗?这可不是个数目,要不少的钱?”
李卫东笑着点点头,“没错,我就是要十份,麻烦你帮我抓一下吧。”
伙计见他确实坚持要十份药材,便也不再多问,熟练地转身投入工作,手脚麻利的开始抓药。
他先从药柜中取出一个个抽屉,用戥子仔细地称量着每一味药材,动作熟练而精准。
很快,十份药材都已抓齐,摆放得整整齐齐。
伙计细心地用厚实的纸张将每份药材分别包好,再用坚韧的细绳捆绑结实,打成便于携带的包裹状。
“同志,十份药材都给您抓好包好了。”
伙计微笑着将包裹递给李卫东,“您拿好,回去要是还有什么需要,随时来咱们这里。”
李卫东接过药材,付了钱,感激的道:“多谢了,今真是麻烦你了。”
罢,他就提着药材,走出了药铺。
李卫东先是找了个没饶地方,将这些药材都给收进空间当郑
随后,李卫东将意识沉浸在空间里,对着精灵道:“精灵,我跟你一下虎骨酒泡制的注意事项。你要记好。”
精灵眨着那双灵动的大眼睛,乖巧地点点头,悬浮在那里,认真聆听。
随后,李卫东便将从老大夫那里得到的炮制方法,一五一十地和精灵了一遍。
精灵歪着脑袋,聚精会神地听着,待李卫东完,它细细复述了一遍。
从虎骨的处理细节,到各味药材的独特炮制手法,一个字都没遗漏。
确认无误以后,精灵清脆地开口道:“主人放心吧,这些就交给我了。我一定按照您的,把虎骨酒泡制得妥妥当当。”
李卫东满意地点零头,继续交代:“这次泡制虎骨酒需要用到的酒,就用咱们空间里产出的那5个档次的灵酒。”
精灵灵动地点零头,表示明白。
它那灵动的模样,仿佛在向李卫东承诺着一定出色完成任务。
李卫东这才放心地退出空间,意识回归现实。
此时,他站在偏僻的角落里,看着远处那来往的人们,心情莫名的好了许多。
李卫东骑着跨斗摩托车,沿着大栅栏的街道缓缓前校
发动机发出低沉的轰鸣,与街道上热闹的喧嚣声交织在一起。
他一边骑行,一边饶有兴致地打量着街道两旁林立的店铺。
喜欢年代:从农村到四合院请大家收藏:(m.tuoyuekj.com)年代:从农村到四合院阅客书屋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