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在主持人简单的开场白和公证员的现场公证后,拍卖会正式开始。
前三件拍品分别是一个明代官窑花瓶、一枚五百多年历史的冰种飘花翡翠手镯以及一串辫子朝的南红玛瑙朝珠。
三件拍品的鉴定标准都很透明,起拍价也十分合理,没漏可捡,所以无论是秦关,还是吴明,都只是静静看着,没有参与。
第四件拍品被身穿旗袍的服务姐捧了上来,那是一个乒乓球大的26面体紫檀木雕。
拍卖师热情洋溢的介绍是一枚明代仿独孤信煤精石印木雕,因为不是名家作品,所以起价五万,每次加价不少于一千。
这时,吴明突然开口道:“这件玩意儿看着不错。”
“能得吴先生青眼,一定不凡。那咱们就先热热身吧。”
宋宛真着,瞟了宋宛容一眼,示意助理举牌出价。
接着,又有几人跟着报价,但都比较克制,场面温和,所以在来回轮番出价数次之后,最终那枚木雕印信被宋宛真以八万的价格拿下。
她得意的看着宋宛容,用对方能听到的音量:“可以请吴先生讲一下那玩意儿的来历吗?”
吴明也不抻着,当即便用同样的声音道:“所谓独孤信印,就是北周大司马独孤信的私人印章,形制奇特,在印章史上绝无仅樱
这件木雕虽是仿制,材质也和真印不同,但它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制作它的人。”
前排一个竖耳倾听的人忍不住回头问:“先生知道它的来历?”
吴明矜持的点点头:“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明朝有个醉心于木工的皇帝,明熹宗……”
“什么?”另一人惊呼,“难道它是出自明熹宗之手?”
“那倒不是。”吴明摇头:“熹宗存世作品只有一件鱼化龙执壶,珍藏在国家博物馆中,且工艺精美远在此印之上。”
“那这个木雕是谁做的?”宋宛真也被吊足了胃口。
“当时有个有名的宦官,大家肯定也都听过,叫魏忠贤。
他为了讨好熹宗,在自己亲信的太监里挑选了一些心灵手巧的,专门研习木工雕刻的技艺。
其中有个叫庆云的,最得熹宗喜爱,甚至有野史传言私下里收了他做弟子。
而这件仿独孤信印的木雕,就是庆云学有所成后的作品之一。
事实上,据我观察,应该是他存世作品中技艺最精湛的一件。”
“一个从来没听过的太监,”宋宛容不服气道,“你怎么证明事实就像你的那样?”
吴明嘴角翘起,自信满满:“这位庆云太监有个习惯,会在作品中暗藏云纹记号。
这一点在我们九洲鉴古学会收藏的相关资料中有明确记载。
刚才自由参观时,我仔细看过那枚木雕印章,也找到了云纹暗记。
宋姐如果不相信的话,等会拿到木雕之后,我可以指给你看。”
宋宛真听得双眼大放异彩:“那依先生看,这印章真正的价值会是多少?”
吴明笑而不语,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虽然只是木匠皇帝身边太监的作品,算不得什么名家,但在识货又喜欢的人心里,几十万的价格肯定是值的。
宋宛真第一次出手便捡了个漏,这让宋宛容颇感泄气,忍不住就抓住了秦关的衣袖。
秦关朝她微微一笑,没有话,手指在宣传册的一张照片上轻轻点了两下。
她低头一看,那页面上赫然就是刚才害她被宋宛真嘲笑为“幼稚的俗人”的凤钗。
宋宛容满脸疑惑,压低声音道:“你别拿我寻开心了,刚才看笑话还没看够啊,这可关系到我的未来呀。”
秦关耸耸肩,两手一摊,一副你爱信不信的表情。
这时,拍卖师正在介绍那支凤钗的来历:溥仪逊位后带着婉容迁居津,带走了不少皇宫珍宝。
后来,津奢靡的生活,让婉容逐渐放纵自己,带去的珍宝被不断变卖挥霍,这支凤钗就是那时流落民间的。
这凤钗虽然只是黄金打造,仅在凤目嵌有一颗巧的红宝石作为点缀,但因为有末代皇后的加持,所以起拍价三十万,每次加价不少于五千。
皇家的东西,哪怕是落魄皇家,也对平民有着然的吸引力。
因此,这支凤钗的受欢迎程度明显比之前的拍品都高的多,客人们纷纷举牌,不过几分钟,报价就达到了五十五万。
“大坏蛋,要是你害我没了股份,我……我就赖上你一辈子!”
咬着牙给自己鼓劲儿,宋宛容举起了手中的号牌。
“五、五十五万五千块!”
声音清脆悦耳,引得许多人回头,宋宛容嗖的一下收回手,低下头,跟刚刚做了贼似的。
宋宛真扑哧一笑,鄙夷道:“没什么水平的野种果然只会丢人。只加底价举下牌就行了,你居然还喊出来,以后可别是我们宋家人!”
宋宛容这会儿满心里只有孤注一掷的紧张和害怕,根本就听不到她在什么。
一拳打在棉花上,宋宛真很不爽,当即从助理手中夺过号牌举起。
“六十万!”
喜欢重生之绝世天枭请大家收藏:(m.tuoyuekj.com)重生之绝世天枭阅客书屋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