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怯薛军渡江,到底要去哪,日月岛军准备把他们送去哪,没人告诉曹知府,他也没有心思去弄明白。
他必须开始集中所有的精力,以应付可能到来的危机。
然而……
有危机不可怕,曹知府当了十余年的官,一路勤恳谨慎,行无差错。
可怕的是,他根本不知道危机到底在哪!
为此,曹知府不得不以最恭敬的口气,向姚燧去信请教,希望他可以指点一二。
回信只有四个字:“看紧杭州”。
看紧杭州的什么?
是杭州的蒙古人全都被赶出辖区?
可是扬州以北可没了险阻隔,自己也指使不到边上的驻军,敢对蒙古人动手。
是杭州上下官员心甘情愿地交出行省的管辖权?
可是河南江北行省,统有十二路、七府、三十四州,自己这扬州府在整个行省里,连屁都算不上!
还是要与日月岛进行深入合作,发展对南洋的贸易?
这事曹知府倒是有些兴趣,不过即便不发展海洋贸易,又能给扬州带来什么危机?
这些当世大儒,之所以名声显赫,就因为他们不管遇上什么事,话都只三分。然后无论结果如何,总能发现他们得对的地方。
莫测高深却又令人切齿腐心!
曹知府只好将府衙主官以及一众幕僚聚集起来,寻找这个隐藏的危机。
众纷纭,但是所有人都觉得不以为然。
首先是,知府大人始终不肯将情报来源清楚。
其次遍查扬州府,今年既不是灾年,江北诸州府也没听有流民暴动。
没有出现特大冤案,也没听有人想要告官上访。
周边诸县,更没有任何乱党活动的迹象。
那还能怎么乱?
曹知府相信以姚燧的身份,不会闲着无聊故意戏弄自己。因此依然发动所有的衙役,在整个州府之内排查了三三夜。
依然一无所获。
只有千日当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更何况,这贼有没有还是个问题。
于是,连曹知府自己都准备开始懈怠。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扬州是一个因盐而兴起的城市,盐商之富,自唐代时便下闻名。
灭宋之战中,作为攻防前线的扬州城,几乎被夷为平地。然而不过十多年的时间,扬州城又以富饶之姿,昂然立于长江北岸。
当扬州的长官,是件很幸福的事,因为根本不用为税赋发愁。
遍地的有钱人,迅速地推进本地商业的发展,也让老百姓的基本利益得以保障。大多数的居民,起码不会为了吃不上饭而发愁。
盐商有了钱,便会将自己的产业向外延伸。比如烟花之地,酒楼茶肆,丝绸棉织,笔墨纸砚,乃至军中所需的各项物资。
以及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衣食住校
其中最重要的一项,自然便是粮食。
财富的高度集中,带来最大的好处,便是粮价的稳定。
但是,一旦有风吹草动,最容易让百姓恐慌的,也是粮食的价格。
十年来,扬州的粮价一直很稳定,直到这个莫名其妙的早上。
“粮价涨了!而且是飞涨啊!”
“快,快去屯点!”
“来不及了,最大的黄氏粮店,今日关门!”
“卢家粮店也没有开张!”
“走走,叫上一批人去抢些粮食去……”
“别砸汝啊……除非人很多!”
“跟着就好,快点快点!”
街上四面八方传来的叫喊声,让正准备安心处理公务的曹知府不由眉头大皱。
“怎么回事?”
一个吏嗵嗵地跑进来,脸色带着些许的慌乱,“不好了,全城粮价同时狂涨!”
“怎么可能!”
那些粮商即便是想涨价,也得提前通报下府衙。这是自己与那些人早已达成的默契。
不是不让他们赚钱,但是曹知府绝对不允许在赚钱的时候引发百姓的恐慌。
“是的,现在粮食几乎每一刻都在涨。前两每石粮价还是两贯,早上已经涨到二十贯了,而且还会继续涨……”
曹知府看着案上堆积了三的公文,摇摇头换上便服,带上几个手下,匆匆往外而去。
逛了一圈,曹知府与所有的幕僚都生出一丝的茫然。
粮价涨确实在狂涨,没涨其实也不算涨。
或者换个法,粮价其实没涨,是纸钞的价格在如水银泄地般地狂跌。
用现银购买,原来每石粮现银一两一钱,涨了不过一成。
但是若用纸钞买粮,才半个早上过去,便已经涨到了三十贯每石粮,而且还在涨!
可以预见的是,到了明,一麻袋的纸钞差不多只能买到一麻袋的粮食。
没良心的粮商,如黄氏与卢家,已经直接关门不卖粮。
有良心的,按这趋势最多还能再撑一。
而且,不仅仅是粮食,所有的商品,包括油盐酱醋在内,全都应势狂涨。
无论是发行了许多的中统钞,还是刚刚上市没两年的至元钞,马上就要成为废纸……
谁也不知道是怎么发生的,也不知道为何如此,更没人知道应当怎么应付。
这便是姚燧提醒自己的扬州府危机吗?
算上蒙古国时期,一直到现在,蒙元总共就发行过三次铜钱。
其一是窝阔台汗时的“大朝通宝”,其二是在忽必烈上台初期时发行的“中统元宝”,其三是随着至元宝钞一起发行的“至元通宝”。
无论哪一次发行的铜钱,数量都极为稀少。
因为铜钱的铸造,对于任何一个朝廷来,都是巨大的压力。
尤其是在纸币出现之后,朝廷便更不愿意发行铜钱。
是以一直到现在为止,民间所用的铜钱,绝大多数还是故宋以及金朝时所遗留。
铜钱质量再差,其中也是有铜存在。纸钞质量再好,也不过是一张纸。当朝廷宣布作废时,它甚至比纸还贱。
若论最便利的抢钱方式,只有发行纸币。而且只要是朝廷高兴,想发行多少就可以发行多少。想什么时候废,就可以什么时候作废。
比如中统交钞。
早些年还必须以现银作为本金,户部收到一两现银才能发行出两贯的纸钞。当户部钱花光时,谁会想起“本金”是什么东西?
是以新钞一发行,就开始隐隐有下跌的趋势。对于有钱人来,这点损失不算什么。因为他们绝大多数的资产,都已屯成白银,乃至赤金。
但是对于普通的百姓而言,哪有多余的钱去存成现银?
手中不多的纸钞,便是他们的一牵
一旦贬为废纸,这扬州城,不乱也得乱!
喜欢灭元1399请大家收藏:(m.tuoyuekj.com)灭元1399阅客书屋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