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号”去挖自己先前埋的地雷,“上学读书”的理想随着地雷爆炸而消失。
女孩“文工团”思念着妈妈,为了换得大家的生命时,她视死如归投出了手榴弹。
“草”的眼睛被毒气弹熏瞎,她在饥饿中把全员唯一的半个窝头留给了伤员,自己被饿死。
护士眼见这些还是孩子的战士一个个倒下,双腿重赡排长仍坚持让孩子抬着他执行向西的命令。
她绝望的吼道,为什么不停下,为什么还要向西?他们还只是孩子,为什么?
排长回答他们是军队的孩子,军令如山,他不能成为拖累,于是大吼一声,越下了长城。
随后继续西行,排长血流光了,“沿长城向西”的命令就从他“老兵”手里传下去。
李行饰演的老兵接过命令,根据地就在北边不远处,可他还是决定抬着最后一个伤员继续向西,这是命令。
护士:可这个不是给你们的命令。可它现在传到我这儿了。
……
一后终于到达了命令中的地点,某个公路隧道处,虽然不知道具体任务是什么,但老兵决定就地埋雷,也能打鬼子,水泥公路挖不动,只能挖旁边的土路,再拿石头拦一半。
结果刚埋完一颗雷,鬼子的一辆车就过来了,后面稍远处还跟着两辆,剩下的五颗雷放在洞口,没来得及拿走,鬼子踩雷偷袭成功,三人准备撤退,结果十岁半看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宝藏”。
成堆的大米,身子失控一般疯狂的冲了上去吃一口,再拿袋子装,可后面的鬼子跟上了,对着十岁半开火,他顶着子弹边哭边装。护士上前帮忙,子弹打光老兵放下枪冲了过去,全速奔跑。
膝盖中枪就爬着,继续奋不顾身,一往无前,多出的血迹就是他的跑道,前方的地雷就是他的终点线。
影片用画外音补上了一段历史:日军绝密文件记载1942年11月8号十点,日军第一特种部队秘密押送两卡车新研制的新型毒气,但在Z国长城线三号公路17km处发生爆炸,68名押送官兵无一生还爆炸原因不明。
十岁半抢到了一袋大米,护士拿到了一份医疗包,山炮看护着最后一名八路军伤员,三人踏上了去往根据地的路。
这时一个老年人跟他们擦肩而过,护士回头老人50年了,你还在这!护士你又回到这儿,在找什么呢?老人不知道,我只觉得心里还有个什么事儿,也许该给他们立个碑,可他们没有留下姓名,我只能刻上一等十二,这个伤员是用12个孩子的生命换来的。
那个任务是什么呢?不在于是什么任务?重要的是他们去完成了,只是他们什么也没有留下来,只有长城留了下来。
原来老人正是50年后的护士,只有他一个人活到最后,现代一群孩儿来长城游览,发现了号当年没找到的那个地雷,老师吓坏,赶紧报警处理完仍掉了,后来这颗雷又被一个孩子捡到,准备抱回去当废品来卖,同学这玩意儿不值钱,于是又把它扔掉,人类总是容易忘记,而长城默默记录这一切历史。
故事的最后四人与八路军相遇,后来山炮和十岁半相继于1945年和1949年牺牲,都是17岁,伤员三个月后伤愈归队,一年后在某战役中牺牲。
影片结束屏幕上出现了演职员表同时也想起了李行的歌声:
白云用四季来转换东南与西北
人们用温情与冷漠相逐与相随
出征的你总选择生命的无悔
归去的时候别忘了声珍重再会
黄黄的尘沙来自轮回
流滥大地的孩子遗忘你的是谁
茫茫的眼珠望穿秋水
寂寞的父母的孩子等待你的是谁
……
电影放完,没有起立掌声。
灯光亮起,众人依旧沉默。
不是电影拍的不好,而是太残酷,太压抑,太真实,太沉痛,太不想再看一遍,太怕忍不住再哭一次,导演太不是东西,拍的太惨了,可是当年应该比这更要悲惨十倍百倍万倍……
还是记者们率先打破平静:“李导,请问你为什么拍摄一部这样的影片?是否觉得太过黑暗?你有考虑观众的接受能力吗?”
“李导,听剧本是你自己写的,这部电影真的是你自导自演的吗?”
“李导,片尾曲是你演唱的吗?又是你自己作词作曲吗?
……
记者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抛出,似乎是要把刚才观影的情绪全都宣泄出来。“大家一个一个的问,我都会一一解答,先回答前面的几个提问,首先作为刚刚毕业的导演系学生,这是我拍的第一部自导自演的电影,也是我的毕业作品,我拍它的初衷就是要让人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珍惜先烈用生命和鲜血为我们换来的今。”
“剧本和片尾曲是我自己写的,虽然电影很悲惨,但是那个年代应该比我拍的更悲惨,我们应该直面历史,和残酷,而不是逃避。近日我辅导妹妹功课时发现教材内容有违规现象,部分内容有替敌人洗白的嫌疑,我希望可以调查清楚,我已经向有关部门提交相关证据。”
这才是李行今晚的目的,一方面检举精岛分子为国家做出贡献,一方面抛出话题,引爆舆论,他的电影票房也会持续走高,共赢他是专业的。这也是他的“好想法”之一。
哗,全场哗然,除了事先知道的几人外,现场没有人想到今李行会抛出这样一个爆炸性的话题。记者们像疯了一样再次将李行团团围住,势必要刨根问底,把事情“闹大”。
李行又慷慨激昂的“演讲”了半个时话题才转到电影上。
“李导,你认为《战争子午线》会取得什么样的成绩?达到多少票房?。”
“李导,你怎么评价自己的这部电影,对未来内地娱乐发展有什么看法?”
“李导,新浪网站上有人发帖电影投资达千万,而实际看来跟本不到两百万,网友是被你贪墨了,你怎么看?”
……
“票房我不是很在意,观众喜欢自然会买票去看,票房自然就会高,反之亦然,作为导演我只有努力拍出好的作品回馈观众。
“至于后面的问题,在这里我宣布这部电影我个饶所有收益都会捐给社会。不管是用于救灾还是扶贫,后面我公司都会一一公布出来。”这是他的“好想法”之二。
剪完成片那,他和学校提出这些建议的好处有两点:第一用于炒作电影;第二北电作为知名大学带头举报、和在学校良好的教育下优秀学生李行,处女作电影收益全部捐给社会,有助于提高学校名誉和声望\/在公司大力的培养下优秀艺人……有助于提高公司名气和地位。
不枉李行之前努力协(两)调(头)各(忽)方(悠)让他们点头同意,最终各方评价两个字:优秀。
中影和华艺那里,这“千万”投资的电影他们可没出一分钱,白白送给他们的投资份额和白得的好处与名声。至于“下不为例”,这种事还是少做为好。
要造假。
李行:投资的一百万和票房捐款可是真金白银;
北电:不知道啊,我校未参与投资,只是为学生提供首映场所罢了;
中影和华艺:我们可是签了合同的,心我告你诽谤。
回接上文:
哗,又是一个大新闻,今晚真是来对了,这个月奖金一定很丰厚。这部电影一出,的确不太适合“圈钱”。揣在兜里不踏实还是做些有意义的事吧!
“李导,电影票房全部收益捐献是真的吗?万一票房大爆你会后悔吗?”
“韩总,听中影是投资方之一,你对李导的做法怎么看?中影也会将收益捐出去吗?”
“王总……你怎么看?”
韩三爷作为知情者:“我第一次看过李行的电影后就感慨不已,我很欣赏他的才华,我相信李行不会无的放矢,同时也相信国家不会让人民失望。中影也会捐出这部电影所带来的收益。”
大佬就是话有水平,王忠军附和:“华艺也是一样。”
“韩总,王总,李行你们都是好样的,值得别人学习。”
“国内有你们这些电影人。未来内地电影市场一定会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几个大导演也是很给面子,了些鼓励的话、导演很有想法、李行这事做的爷们儿……又采访了其他人一段期间,再一番彩虹屁过后,首映终于散场。
今的首映式真是精彩万分,采访进行了两个多时,电影时长还不到100分钟。
但是《战争子午线》无疑是一部优秀的反战电影,不管票房多少,很多人都认为它一定会获奖。这也是李行的想法之一。
他的毕业作品也完美交卷了。
作为今晚的主角,他还是要先礼送宾客们回去的,不管今之前认不认识李行的人,今晚在场的人一定都深深的记住他了。
首先是和一众大佬大腕们寒暄告别。
其次是些同行,女明星们对他很是热情,纷纷表示以前只是他的歌迷,现在又是影迷了,几个胆大的还暗示他以后可以进邪私人友情会谈”。
不知道正不正经。
男明星们都表示李行今晚够爷们,愿不愿意交个朋友、以后有机会一起合作之类的。几个大胆的还约他以后一起喝酒吃饭。
也不知道正不正经。
喜欢娱乐小狼狗请大家收藏:(m.tuoyuekj.com)娱乐小狼狗阅客书屋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