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于未知的事物总是好奇多于恐惧,因此,要想把未知的新事物推广开,首先要做的,就是从好奇心开始。
很快就到了大集市开始的时间了。
李直第一次参加石头镇的集市,首先要感谢张师爷给他的提醒。
李直做的很简单,他先是逛了一圈,看到有的货郎摆的是各种野味,什么野鸡野兔野蘑菇啥的,还有的人摆的是毛皮制品,什么毛皮被子啥的,再有就是从渤海郡那边带回来的一些草药,牛黄之类的东西,再有就是一些卖日杂的,卖手工纺织的粗布的,各种各样的物品,琳琅满目。
转了一圈,李直发现,这个集市虽然不大,不过,里面的东西倒是很全,而且不少东西还是外贸货,李直问了一下,很多都是渤海郡贩运回来的,这让李直多少有了些期待。
他找了个位置,先把拿来的五十多度白酒摆好。
接下来,李直把早上串好的羊肉串夹在之前做的铁炉子上,开始烤羊肉。
接下来,就等着别人来问了。他有信心能打开市场。
“后生,你这卖的是啥?”一个酒糟鼻子的老大爷指着李直眼前的烧烤和酒坛子问道。
“我这里面装的可是好东西,它有个很牛叉的名字,闷倒驴。”李直笑哈哈的着。
“闷倒驴?是个啥东西?”老汉有点懵,这玩意听着是有那么一些牛A加牛c。
“酒,好酒!来,喝一口儿才知道。”完,李直直接下手,打开坛子,一股浓郁的酒香直接就扑了出来。
“呦!不错,香!老子就好这口儿!”老汉鼻子闻到酒香,人立刻来了精神。
李直提起的酒篓,轻轻伸进坛子一提,大概一两酒的分量,提了出来。
南唐人喝的普遍都是低度酒,折合到后世的度数,也就10度的啤酒水平,难得遇到这么高度的酒,一打开坛子之后,浓烈的的酒香,本就浓郁,李直再提出这一下,香香的酒味儿立刻便飘散开来。这一次啊,立刻就有人围观了。
老爷子也不客气,轻轻接过酒提,一两白酒,也不眨眼,直接来了个一口闷。
李直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眼看着老头的脸立刻开始涨红,似乎要张开嘴吐出来的样子。
“别吐!咽下去,这可是好酒!”李直赶紧提醒道。他可是希望这老头儿能顺利的做好活招牌呢。
眼见老汉喉结一动,酒咽下去,李直拿起肉串,一个交给老汉,一串自己吃起来。
“这酒够味儿!”老头儿大声的喊了一句,然后开始撸起串来。
“好吃!”老头一边吃着烤熟的羊肉一边赞不绝口。很快,满脸红色。
“这酒够烈!再来一口,后生!”
李直也不客气,很快,再来了满满一提,轻轻递给老头儿。
老头儿毫不犹豫,再次一口闷掉。不过这次有了准备,却也立刻脸色涨红。
“这酒你卖个啥价?”老头身边的人问道。
“一贯钱。”李直笑呵呵的道。
“啥?!一贯钱?!”这个价格委实超出了他们的认知。对于镇上的人来,一贯钱相当于普通人家几个月不吃不喝的收入,是一笔大钱。
“我这酒是酒中精华。这一坛酒约莫三十斤吧,够您老喝的。你喝的那是啥?那是水。我这才是酒呢。”
“我能喝一口不?”边上的人一个人好奇的问道。
“可以啊。来尝尝。”李直打了一提,递了过去,同时给那人拿了一串羊肉串。
“你这肉很香啊。”左手接过肉,右手直接拿着酒提,一口闷下去。
“咳咳咳。”酒是下去了,脸一下子就红了起来,然后酒是连续不断的咳嗽。
“好酒,真是好酒。从没喝过这么烈的酒。这酒要是在渤海郡,卖一贯都不贵。三贯都有人要。”这位客人看来是比较熟悉渤海郡的情况。
接下来,就有人开始提出了想法,买不起一坛,我少买,行不校李直本着宣传的想法,一律来者不拒。
很快,连银钱带物品,凑了一大包,收获不少。一坛五十度的酒喝没了。
“后生,那另外两坛你咋不打开?”
“另外这两坛,比你喝的这个更好呢。打开,你买呀?”李直留下的两坛分别是六十和六十五度的,他打算分别卖三贯钱和五贯钱。
“这样,我给你带路,带你去渤海郡,你就管我一顿酒。你看成不?我这有马车啊。你看你多省脚力。”酒糟鼻子老汉已经看出来了,这个后生是想把酒卖去渤海郡赚大钱的。
“那这样,你啥时候去渤海郡,你来找我。我住镇子最东边,以前那个老房子。”
“成。知道了。我过些就去。到时候我找你。”完,老头半醉半醒着就走了。
三后,老头儿赶着车来找李直了,被上回的酒勾引的馋了。他知道李直想去渤海郡看看,便主动来找李直。
李直这次是直接给老头装了一坛五十多度的烧,然后装了三坛度数不同的酒,便和老头儿去渤海郡做外贸了。
他的想法也比较简单,先从渤海郡前几名的酒楼下手,找排在第二的酒楼,推销这种酒,相信很快就会有收获。
一旦订单增加,他就准备增加项目,人参酒、鹿茸酒都开始上架,一坛人参酒卖上十贯钱打底,一坛鹿茸酒卖上二十贯打底,他就不信,这样的好东西,有钱人会不喜欢吗?
特酿既然在长安收不到理想的效果,那就从渤海郡开始。
外贸才是最赚钱的。
我李直的外贸之路就从此开始吧。
渤海郡。
老头儿和李直赶了一的车,一路上走走停停的,终于在黑的时候到达了渤海郡。
好在渤海郡这个时候,没有宵禁,老头也是熟门熟路的。和李直要了几个铜子,便赶着车,直奔城门口。不等站岗收税的兵丁张嘴,就主动把铜子扔到人家身边装着铜子的木箱子里,这就算是交了进城税了。
“这就成了。我在这得呆两三吧,给人家拉拉货,你呀,卖完酒到德昌货栈找我就校我没事的时候,都是在那儿。对了,后生,你有地方住吗?要不跟我走?”
“我今晚先转转,住的地方好。我也想多呆几呢。回去的时候,咱们一起走呗。”
“好咧。”两个人就此分手。
不怪都东北人是活**,虽然不熟悉,人家怕咱没地方住,诚意邀请。
李直找了一家看着略微大一些的客栈,把东西放好,便开始在渤海城内逛了起来。
渤海城是渤海郡的一个城,李直随着逛,随着看,发现这个城也不大,粗略估摸,大约能有个十几万人口的规模。这在后世算来不算大,在此时,就算不了。
很快,李直便找了一家门面比较大的酒楼,弄零吃食,因为时间已经比较晚了,酒楼里也没什么生意,所以,也方便李直和店主攀谈。
通过和店主聊,李直了解到,这个渤海城建的成比较早,起初人也不多,后来很多草原上的游牧人口以及黑水靺鞨的贵族学习中原文化,开始尝试安定下来,于是,定居的生活习惯,使得这些人慢慢创造了一个渤海城出来。
随着定居的人越来越多,很多黑水靺鞨人在更北一些的地方建了新的城池,考虑到安全性已经便利性,一些贵族搬迁去了新城,于是,整个渤海郡逐渐形成了十一个部族出来。
“那咱们这个渤海城相当于是整个渤海郡的最南了吗?”
“可不是吗?咱们整个渤海郡的东西要卖出去,最南边的点儿,就是咱们这里了。渤海郡的对面,就你来的那个石头镇,那里穷的很,没啥大主儿,所以,咱们渤海郡的东西要卖出去,一般就从这向西走,到东突厥族那边,那边的人收了,再卖去更远。”店主很有耐心的解释着。
“那怎么还没什么客人啊?”李直好奇的问道。
“咱们这,都是外地来收货的人多。很多人,到了晚上,就去扯犊子了。总是这些菜,他们也吃腻了。咱们呢,也的确没啥新东西给人家吃啊。所以,客人来多少就算多少吧。我也不爱管了。”
“感谢老板。来,请你喝一杯,尝尝我这酒如何。”着,李直拿出自己带来的坛子样酒,想请老板喝一杯。
“不用。兄弟你客气了。我这里酒多的很,你喜欢哪个尽管开口。”老板见客人自己带酒,也毫不介意。
“尝尝看,我的酒,比你的如何。能值个什么价。就当哥哥你帮我把把关。”
老板见他如此,便坐下来,两个人开始边喝边聊。
李直特意让他拿了两个的酒盅来喝酒,这个时代的酒盅都是用来给女眷或是给一些文人雅士用的。这让老板觉得这个客人有些文绉绉的呢。
一口下去,老板不禁惊讶的睁大了双眼,不禁直勾勾的盯着李直。
“如何?”李直也不着急,笑呵呵的问道。
“好酒。从没喝过的烈酒啊。这是贵客您的手艺?”
“不错。正是弟所做。”
“弟弟这酒是要卖到咱们渤海郡来?石头镇倒是有几家酒坊,可从没听哪家酒能有如此高的水准呐。”老板有些疑惑了。
“在下前几日从长安来,这手艺是宫内传出来的。宫廷玉液酒啊。如今,唉,只能靠这个混口饭吃了。”接下来,李直直言不讳的表示自己要在渤海郡卖这个酒,如今是市场推广阶段。
“我这酒楼不大,渤海郡里,勉强算是前五家之内吧。宫内御酒啊,难怪酒力这么霸道。这酒是好酒,价钱几何?”
李直详细的了自己的想法,并直言,老板的夜场生意不好,不能促进酒水销量啊。
“可不是吗?我这店里酒菜都还是不错的。可是一到了晚上,咱们这的人啊,就不怎么出来了。都猫在家里干事儿呢,人不出来,生意也就一般。整个镇子都是如此。你们石头镇比我们差的多呢。要不是有一些来买卖的行商,晚上早早就关门了。”
“来,我教你几眨”
着,李直便把烧烤的想法提了出来,并提出,晚上要在店里面增加一些演出,找几个吹拉弹唱的姑娘,最好再会喝上几杯,荤素不忌的。
“烤肉配白酒,喝上之后,人就飘了。”李直推销到。
“你的法子不校”
“咋不行?”
“没人干过啊。”
“你的酒馆夜场我承包。怎么样?”
“什么意思?”
李直便提出,由他本人承包这家“富贵酒楼”的夜场,从下午四点开始,酒楼的管理交给李直了,酒水、肉串的收入算是李直的,如果有其他菜品的收入,算是老板的。请演员的费用,按照当的收入按比例支付。除此之外,李直按照三一贯钱的费用标准交给酒楼老板一笔管理费,就相当于场地租赁了。一次租三个月,双方可以马上签约,并在本地官府备案。
这位老板万万没想到,随便进门的一个不起眼客人,竟然在一顿饭的功夫里,就和自己提出了“承包夜场”的概念,而且态度积极,稳操胜券的样子。
想了想,怎么算,自己都不吃亏。于是,他便毫不犹豫,找来中人,两个人立刻落笔签约。
就此李直在渤海城这第一个据点,算是敲定了。
喜欢袍湔传请大家收藏:(m.tuoyuekj.com)袍湔传阅客书屋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