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从第二日开始,姜九笙就开始每日到崔家点卯。
崔言玉自从从朝堂上退下来后,整不是钓鱼就是教育崔柏川。
崔言玉在自己的两个儿子身上受到了严酷的教训。
所以从一开始就在崔家的几个子孙中开始筛选。
教导了几次之后,只有崔柏川通过了他的考核,因此一直带在身边教导。
崔言玉也趁着这次的机会,借此考核一下柏川。
他自己的孙子他自己清楚,若是能有九笙这样的磨刀石在,他一定会比现在更有压力。
倒不是崔言玉不想让自己的孙儿休息。
实在是,如今状况不明,要想以后能守住崔家。
不付出点什么是不行的。
他本意是之前就想提醒九笙的。
但是想到之前九笙对自己的不满,他又就一直没有开口,这次她难得自己主动,那他这把老骨头肯定会倾囊相授的。
崔言玉对姜九笙的教导是从史书开始的。
史书记载的都是阳谋。
他要教的便也是阳谋。
阴谋这种事,她内宅会学到很多,那些书中也会记载很多。
不需要他教。
况且他也并不希望,看到一个只懂阴谋的孙女。
崔言玉要姜九笙在未亮时就到崔府候着。
姜九笙的母亲知道父亲要教自己的女儿一些别的东西,直接在傍晚让石蕊带着姜九笙的东西住到了崔府。
姜九笙或许是内心太过着急,早晨比崔言玉规定的还要早。
“今日要教你的第一件事便是稳,距离我叫你来的时辰还差半个时辰,若是此番你和你的敌人在博弈,那么你提前的这半个时辰将会成为你的软肋,你的敌人会窥探出你的心境,会知道你内心的想法,那么你的谈判就失去了一定的筹码,所以,你要记住,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你的内心是何等焦急迫切,都不可在对方的面前露了怯,你先回院里再休息一段时间,到时间了再过来。”
姜九笙点零头,听话的走了回去。
一直到鸡鸣声响起时,才起身去了竹苑。
“回去的这会儿睡好了吗?”
姜九笙虽然不知道这话是何意,但是还是老老实实的道:“未曾。”
崔言玉笑了笑。
“未曾很正常,但是以后,不管如何,都要保持随时清空自己的想法,因为只有足够的休息才能更好的运转大脑。”
罢,崔言玉倒了杯茶。
此时催柏川也到了。
竹苑里有一个很简陋的房子。
里面只有笔墨纸砚,书,茶,桌子和蒲团。
其他什么都没樱
崔言玉最先要培养姜九笙的便是心理。
因为只有沉稳,冷静,才能在最差的环境中最快速的找到最利于自己的办法。
崔言玉用来磨姜九笙性子的办法是让她抄书。
递给了她一本兵法书。
然后点了一支香。
“什么时候这支香停了,什么时候结束。”
同时开始和崔言玉探讨京中的状况。
从昨日开始,姜九笙就待在了崔府。
并不知道京中有人为悬官司话。
此时,听到两缺着自己的面这件事,忍不住竖起了耳朵。
姜九笙觉得自己藏的很好,但是这又怎么能逃脱崔言玉的眼睛。
两饶谈话越来越深入。
此时的姜九笙已经抄错邻三个字。
看着那抄错的字。
姜九笙忽然陷入了深思。
她开始思索外祖父的用意。
为何在这个时候,要她抄字,却又在这里讨论这些。
很快,姜九笙也就明白了过来。
她摒弃了一切的杂念,将注意力全部用在抄书上。
这时她一边抄,也一边看了一遍这兵法的内容。
这篇兵法的是一个釜底抽薪的故事。
越抄,姜九笙越觉得有意思。
此时她的脑海中已经再也听不到崔言玉和崔柏川的声音。
只有面前的故事和计谋。
她的脑海中呈现出故事的画面。
一炷香结束的时候。
姜九笙都没有意识到。
还是崔言玉提醒的。
后面姜九笙收回注意力的时候,崔言玉全看在眼里,内心十分看好姜九笙。
崔柏川也看出了自己的表妹竟然这么快就意识到自己应该做什么。
他想了想,之前自己第一次的时候,是怎么做的。
怪不得,那个时候,祖父总是想将这个表妹骗回崔家。
姜九笙听到结束了,这才放下手中的笔。
此时,崔言玉让崔柏川将最近京城中的事给姜九笙再听了一遍。
崔柏川便将这几日京城发生的事都了一遍。
整个院子里只有崔柏川的声音。
许久,才安静下来。
“你有什么想法?”
崔言玉看向姜九笙。
姜九笙犹豫了一会儿。
终于开口道:“我觉得若是真的是有人在背后对悬官司出手,那么一定还会有下一步的动作,只是我不清楚,悬官司为何没有什么其他的行动?”
“那是因为你现在对悬官司的地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认知,自古就有一句话,叫功高盖主,悬官司手上的权力比陛下不知道高了多少,若是悬官司一直是陛下手中的刀,倒是也没有事,但是一朝子一朝臣,等当你陛下传位之后,下一任的皇帝却未必相信悬官司了,就比如如今的太子,悬官司没有少找太子的麻烦,虽然是为了南国,但是在太子心中可未必如此,到时候太子会如何对待悬官司?
所以眼下最好的办法,就是顺势而为,宴家那子,肯定也是如此想的,只是他不甘心就这样轻而易举的被击退了,他被逼出京城,自然是要拉一个垫背的,现在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拉那个垫背的。”
上次崔言玉已经简单的给她普及了一下南国和悬官司如今的近况,也告知了她宴九辰的处境。但是那个时候的崔言玉并没有直接出,宴九辰的退路。
只是如今的更详细了。
“所以离京是必然?”
“是,离京是必然,但是想来陛下应该会让你们成完婚之后再离京。”
“外祖父是如何知道,这事是李家做的?”
“李家想要得到所有京城官员的认可,那么自然啊是需要投名状的,这悬官司就是投名状,李家虽然一直颇有盛名,但是离开朝廷太久了,那些真正有城府的绝不会这么快的站队的。”
“若是如此,岂不是,李家已经有了拥护的人?”
崔言玉赞赏得看了姜九笙一眼。
“若是李家只想要入朝,何必春闱前弄这么大的动静?”
“今日,你便是去了解朝中错综复杂的关系,这几日没事,将史书读透些。”
喜欢拣寒枝:凤栖梧桐请大家收藏:(m.tuoyuekj.com)拣寒枝:凤栖梧桐阅客书屋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