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个老太监磨刀的时候,李守国的两个儿子直接吓尿了。
不过他俩就算尿了也没用,李厥依然命人将他们俩牢牢的绑在一张床板上,然后命人脱去他们俩的裤子,并且贴心的用酒精在关键部位上消了毒。
“李守国,你爱不,反正一会儿你就断子绝孙了!”
“阿耶,您就吧,呜呜呜……”
“阿耶,儿子不想当太监呀,呜呜呜……”
李守国在心里经历了一番人交战,终于在老太监举起刀的时候崩溃了。
“我!”
李厥听到他这样,当即对着三个老太监摆摆手,示意他们暂停行刑。
然后命人搬过一条板凳,坐在李守国对面道。
“吧!”
“从现在起,你的每个字都会被记录,并且呈报给皇帝陛下!”
李守国听到这话苦涩的笑了笑。
“皇太孙,你以为我不是怕死吗,实际上我只是不想给陛下惹麻烦!”
“您知道参与卖粮案的人都有谁吗?”
李厥闻言摇摇头道。
“不知道!”
“不过也不难猜,定然是某些皇子,以及某些勋贵老臣参与其中了……”
李守国闻言冷哼一声。
“错!”
“不某些,而是全部!”
“全部?”
“包括李靖、尉迟敬德、程咬金等人!”
“什么?”
李厥听到这话当即愣住,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最为敬重的两位师傅竟然也参与其郑
“皇太孙,火烧粮仓案比你想象的要大!”
“下官可以不夸张的一句,朝中几乎所有官员都参与了,唯迎…唯有服毒自尽的陈步奇没参与……”
“嘶……”
李厥听到这话只感觉头皮一阵发麻。
“你继续!”
“诺!”
李守国很快就将自己所知道的全都交代清楚,李厥在看罢他的供述后只感觉心里一沉。
这样大的案子,李二真有胆量去管吗?
在李守国的供述中,关中的粮食其实一直都不够吃的。哪怕是丰收年景,其实也有不的缺口。
但朝廷要收粮,还要建官仓。
但若是将这些粮食全都放入官仓,市面上的粮食就不够吃了。
因此,他们这些年一直是明面上收,暗地里卖。
这不仅仅是为了挣钱,也是为了平抑长安物价。
当然,他们也确实挣了不少钱。
至于参与此案的勋贵们,则分成重度参与和轻度参与。
所谓重度参与,就是直接参与卖粮、买粮之事上,成为倒卖官仓粮食的直接受益人。
比如李守国他们这些直接经手的官员。
所谓轻度参与,就是将自家的粮食按照朝廷收购价卖给官仓,再从官仓低价买便夷粮食吃。
比如尉迟敬德、李靖等人。
按照李守国的供述,他们倒卖粮食的事情,就是中书省侍中马周也是知晓的,甚至他们家业在官仓买便夷粮食吃。
李厥不信邪,又撬开几个官员的嘴,最后得出同样的结论。
那就是整个长安的官员都直接或者间接的参与凉卖官粮案……
三后,李厥将所有犯饶供状递给李世民,李世民看后久久不语。
“大孙,你这事该咋办?”
李世民是彻底没了主意,否则也不会询问李厥。
“阿翁,孙儿没办过这么大的案子,孙儿也没有办法……”
“但若是不整治一下,他们以后只能更加变本加厉!”
“唉!”
李世民长长叹息一声道。
“没想到啊没想到,朝中文武百官,竟然没有一个人幸免……”
“枉朕如此相信他们,对他们推食解衣!”
“来人,将马周、李靖叫来!”
不多时,马周和李靖齐齐来到甘露殿。
两人一看李世民的脸色,心里就基本上明白了,定然是火烧粮仓一案告破。
但两人心里不慌,因为两人在此案中从没直接参与过,只是购买零官仓的低价粮而已。
“你们俩是不是知道官仓的事情?”
李靖略微犹豫一下道。
“是!”
马周看了看李靖,又看了看李世民,羞愧的低下头。
“微臣愧对陛下信任!”
李世民闻言重重的拍了下桌子。
“马周,你确实愧对朕的信任!”
“你本是寒门出身,朕为了提拔你,没少跟朝中勋贵解释,可是你竟如此对朕!”
“微臣……微臣死罪,呜呜呜……”
李世民见马周跟做错事的孩子似的,当即有些心软了。
“吧,这事到底是怎么回事!”
马周闻言擦了擦眼泪,然后抬起头道。
“陛下,其实长安的粮食一直都不够吃,微臣也是为了平抑长安物价,这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而且,微臣每都会派人巡查长安物价,正因如此,他们才没敢搞得太过分……”
李世民闻言冷笑一声道。
“这样,你还是有功之臣喽?”
马周闻言羞愧的低下头道。
“微臣不敢居功,只是微臣确实很努力的平抑物价了,但无奈关中的粮食就这些,不论微臣如何闪转腾挪都不够用啊!”
李世民闻言又看向李靖。
“李靖,你来!”
李靖闻言略微思索下开口,一开口就是石破惊。
“陛下,长安其实不适合当首都!”
“啥?”
李世民听到这话直接愣住,大唐立国都快三十年了,李靖竟然大唐不适合当首都。
“陛下,关中土地数量有限,早就不能满足关中军民的需要了。”
“再加上关中处处是军府,府兵可以不当差,不纳粮。”
“因此关中的粮税本身就收不上来多少!”
“只要有个旱涝灾害,关中就一定会缺粮!”
“这也是隋唐两朝时常去洛阳就粮的原因……”
所谓缺粮,指的是关中遭灾,皇帝就会率领文武百官,以及军队去洛阳吃饭,用以缓解关中的缺粮压力。
李世民自然知道去洛阳就粮的传统。毕竟隋文帝搞过,隋炀帝搞过,他登基之后也搞过。
只是他没想到,关中缺粮竟然缺到这种程度!
“丰年都不能满足吗?”
李靖和马周闻言齐齐摇头。
“不能!”
“陛下,现在关中之粮,有一半是陇右运过来的。”
“但陇右丰年少,灾年多,很难保证关中的粮食用度。”
“因此,想要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个问题,陛下最好是迁都洛阳!”
喜欢大唐嫡长孙!请大家收藏:(m.tuoyuekj.com)大唐嫡长孙!阅客书屋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