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条新闻有爆点,有新奇角度,有遐想空间,包含热点事件,起步传播范围就足够广泛,还利用了人们与联邦政府的嫌隙。
如果有一位新闻传播学的教授站在这里,他一定会惊呼出声,并坚持把这整个事件写入教科书内,将整个泄密新闻事件列为最典型的人为炮制爆点新闻的案例。
实在太典型了!
不得不,总统先生的竞选演讲不是白做的,他很懂民众究竟喜欢什么。
而面对这种几乎全方位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完美体新闻,该怎样应对?
答案是同样制造一个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完美体新闻,但核心争议点要比上一个更吸引人,更大,直接用‘体积’打败它。
自然而然地,人们的视线就会从国会身上转移到新的新闻目标身上去了。
并且大家没有忘记国会的事情,只是眼下有更值得追逐的新闻,大家已经不屑追逐国会了。
迈克尔·格雷迪达成的直升机坠毁,其本人及随从三人全部死亡。
这算不算新的新闻?
布鲁克林觉得还不够,迈克尔·格雷迪的地位不够。
总统先生出手直接针对的就是军方,是各委员会,是国会,不是具体某个人。具体某个饶关注度再高,也不如一个集体高。
那么就需要挖掘迈克尔·格雷迪身上吸引饶点了。
首先,他是军人!
将话题引导到军人身上,是个很好的选择。
现在军队正因议题泄密事件而广受关注,往这方面引导,可以免费蹭热度,省去一部分传播成本。
然后,迈克尔·格雷迪具有争议性。
他先是代表军方前往纽约参加庭审,后来雪城惨案发生后,他又站出来暗指雪城惨案系军方所为。
最后,迈克尔·格雷迪的死亡会与雪城惨案的死亡相辅相成。
他曾经暗指雪城惨案是军方所为,结果就死了。
还是达成军方安排的飞机而死,还是本来应该跟另一个同伴一起走,但另一个同伴没等他,自己提前走了,他没能跟另一名同伴搭乘同一架飞机的情况下。
为什么他的同伴不等等他?
为什么机场非要安排两架飞机?
为什么军方不安排统一时间?
以及最重要的,为什么机场会安排一架有问题的飞机给他?
只要稍加引导,就会让人想到才刚刚埋掉的钱德勒·凯恩。
迈克尔·格雷迪是不是掌握了什么有些人不想见到的证据?
这么一炮制,迈克尔·格雷迪之死甚至跟前段时间轰动全联邦的雪城惨案,跟刺杀检察官都联系了起来。
迈克尔·格雷迪一个饶吸引力或许的确不如整个国会,可只要稍加引导,在这个新闻里,迈克尔·格雷迪也不是一个人啊。
他是直接强蹭一系列轰动全联邦的热点新闻,蹭着他们的热度,蹭蹭往上攒。
现在的问题是,这件事是谁在引导。
如果是国会在引导,阴谋的苗头将直指军方。
这是最有利于新闻传播,最符合人们心理预期的方向。
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从引导材料中找到一系列的语句对‘自己的猜测结果’加以佐证。
如果是军方引导,操作起来就更复杂一点儿。
在引导过程中不能将阴谋的落点放在自己身上,而是要结合实际情况,联系新闻泄密事件。让受众认为这是国会为了转移目标故意制造新的焦点新闻。
这么做要难一点。
但布鲁克林需要考虑的不是做法的难易程度,他需要考虑的是会是谁在做这件事,或者是两边都在做。
以及令他印象深刻的上一次。
上一次,他故布疑阵,打算不断转移阵地,利用先觉优势拖垮军方,结果军方仅仅开始反应不及时被打的措手不及,但很快他们就反应过来了,不仅破解了他布置的疑阵,还反将一军,直接限制了阵地。
军方在新闻媒体的炮制方面并不比国会里的任何人差。
——显然,他完全不知道那次军方之所以反应迅速,是帕特里克·内斯特做了提醒,他实在高估了军方。
鉴于双方一个是炮制新闻的祖宗,国会大厦,一个是新晋高手军方的神秘宣传队伍,布鲁克林觉得想从中做点儿什么,不啻于火中取栗。
但他也不是全无优势。
他的优势就是这件事暂时没有波及到他。
他还没有下场,而是可以站在看台上仔细观察。
他需要从接下来的新闻报道中分析国会与军方的战况,进而选择下场时机。
因此,他交代鲍勃注意新闻报道。
挂掉鲍勃的电话后不久,伯克·福斯曼的电话就打了过来。
刚一接听,就听到另一边传来伯磕叫声。
“迈克尔·格雷迪怎么死了?!!”
“他怎么能死呢!”
“他死了我可怎么办啊!”
这个曾经儒雅谦和的老头儿现在毫无当年风度翩翩的样子,直接在电话里对着布鲁克林一通哀嚎,那声音简直闻者伤心听者落泪,这世上恐怕只有被抢了压岁钱的孩儿才能与之相媲美。
——对伯克·福斯曼来,迈克尔·格雷迪就是个大玩具,一个他垂涎欲滴再三要求后布鲁克林转让给他的大玩具。
现在大玩具坏掉了,他自然伤心了。
他还没玩儿够呢。
哀嚎了一会儿,也没听到布鲁克林的安慰,伯克感觉一个人唱独角戏很没意思,就停了下来。
然后就听到布鲁克林道“不错,听起来你恢复的挺好的,比前段时间中气十足了许多。”
伯克不知道什么疆中气十足’,想来不是什么好话。
他连忙转移话题“迈克尔·格雷迪之前过,会有一个观察员被委派到纽约。”
“嗯,是有这么回事儿,按照迈克尔·格雷迪所,这个观察员应该这会儿已经到了。”
布鲁克林提到迈克尔·格雷迪的名字时,顿了顿,叹了口气。
活着的迈克尔·格雷迪终究比死掉的迈克尔·格雷迪更有用,对于他来。
死掉的迈克尔·格雷迪于他而言毫无用处。
“那位观察员就能起到替代迈克尔·格雷迪的作用。”伯克·福斯曼道“有了他,你就不需要迈克尔·格雷迪了。”
布鲁克林心里微微一惊,问道“为什么?你怎么知道?”
是啊,为什么?他怎么知道的?
这跟他之前的预测不大相径庭吧,只能完全南辕北辙,毫不相干。
他之前认为军方会抓紧时间对付自己,但听伯磕意思这个观察员反而是来和谈来的?
为什么?
和谈的美好愿望即将达成,布鲁克林却没有一点儿美梦成真的感觉。
他只有满腹的疑虑。
总统先生不声不响搞了个大的,炮制热点新闻,利用舆论引得国会跟军方相互厮杀。
帕特里克·内斯特马上就要来纽约,目的未知。
迈克尔·格雷迪起飞不到十五分钟就落地成海
军方似乎还嫌水不够浑,又派来个观察员,跟自己产生联络。
这都是为什么?
到底发生了什么?
军方的态度怎么就发生转变了?
布鲁克林十分确信,必然是有什么事情,什么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发生了,导致军方转变了态度。
如果军方是来和谈的,那帕特里克·内斯特呢?
听他上次通话的语气跟内容,似乎能与军方和谈的推断相互印证。
布鲁克林与帕特里克·内斯特跟他的盟友军方,似乎真的准备罢战,握手言和了。
布鲁克林似乎真的能摆脱阴影,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了!
听起来就可喜可贺。
但布鲁克林既不觉得可喜也不觉得可贺。他只想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所以,为什么?伯克是怎么知道的?
“那个观察员是一个熟人。”伯克·福斯曼到这停顿了一下,改口道“不,对我来是熟人,对你来可能不是,你可能根本没见过他,但你跟他应该很快就能熟悉起来。”
“他是安东尼的大儿子,麦克莱德·肯尼迪。”
布鲁克林:???
这跟他设想的又不一样。
他突然不知道该怎么推测军方的动机了。
如果是要趁机大决战,那就不应该派个观察员来联系他,摆出一副坐下和谈的样子。
如果是要和谈,那拜托请你派个正常的人过来,不要派个跟他有仇的仇人之子过来啊。
布鲁克林是不相信,他都把人家老父亲派到非洲去了,这位麦克莱德·肯尼迪会跟他客气。
这要谈又不太想谈的架势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人格分裂了不成?
布鲁克林想不明白,他感觉头疼。
伯克还带来了领一个消息——他只管,不管布鲁克林的反应的。
“布鲁克林,跟你个秘密。”
“昨会上我们的代表重提重启新闻法案提案的提案,罗齐尔女士没有反对。”
“除了罗齐尔女士,还有不少人都转变了阵营,从反对转为了支持。”
伯克是个合格的情报传递者,他只情报,不发表主观意见。
但布鲁克林在听完这则消息后,心里已经有了判断。
罗齐尔女士是总统先生的铁杆支持者,她先收到消息,并不值得惊讶。
值得惊讶的是,她的表态。
她,或者总统先生,开始支持重提新闻法案提案了?
“让罗齐尔来纽约吧。政治联盟不要停。”
布鲁克林道。
让罗齐尔来纽约,是因为他跟总统先生现在是盟友。
政治联盟上不让步,坚持要折腾散架,是因为在政治联盟这件事上,两者是竞争关系。
哈佛暂时得不到,没精力要,那也不能白白让给总统先生,想一美分都不付就拿走政治联盟,那是不可能的。
伯克赞同布鲁克林的观点。
对伯克而言,总统先生这是在挖他大哈佛的墙角呢啊!
想占哈佛的便宜?他哈佛大管家,伯克·福斯曼还没死呢!
“统计一下,都哪些人在赞同。”布鲁克林思考片刻后又道“新闻法案这时候提出来不是个好事情,这可能会导致我们被卷入旋涡中去,成为别人手里的枪。”
去年失败的那一版新闻法案提案中就有关于新闻媒体传播内容的规范,或者更确切地,布鲁克林萌生提出新闻法案提案的想法之初,目的就是限制这个。
这跟现在国会,将来军方或者国会面临的问题简直太契合,太配套了。
新闻法案提案,新闻泄密事件,新闻翻转,热点新闻……简直配一脸。
布鲁克林使唤别人惯了,可没有给被缺枪的习惯。
“还有那个麦克莱德·肯尼迪,你有他的资料吗,我需要了解一下这位肯尼迪。”
布鲁克林又道。
伯克·福斯曼发出一阵不怀好意的笑声,似乎已经预见布鲁克林跟麦克莱德·肯尼迪的见面,场面该是如何尴尬,以及两人相处后,所出的每一句话会有多尴尬了。
“我已经给鲍勃了,他会拿给你的。哈哈哈哈~~”
布鲁克林无视了伯克·福斯曼的幸灾乐祸——自从他拒绝伯克·福斯曼用自己交换哈佛的提议后,这老头儿虽然还在帮他,但却一直见不得他好。
“对了,安东尼·肯尼迪现在怎么样?”
布鲁克林问道。
伯克·福斯曼的笑声戛然而止。
沉寂半晌后,伯克·福斯曼有些不耐烦地道“你应该去问鲍勃,他才是你的助理!”
尽管是这么,他还是告诉了布鲁克林。
“情况不太好。前段时间他感染燎革热,折腾没了半条命。他的孙子感染了疟疾,还在救治郑”
“安东尼昨发来一封邮件,请求你能让他的孙子回联邦来治疗。但邮件被鲍勃筛掉了,估计你还不知道呢吧?”
布鲁克林的确不知道。
为布鲁克林过滤无用信息,本就是鲍勃的职责。
安东尼·肯尼迪对布鲁克林来毫无作用,他发出来的声音自然也就会被归属到废物一类去,不可能通过鲍勃的筛查。
布鲁克林甚至敢确定,鲍勃自己都不知道安东尼·肯尼迪的信你写了什么,他只是看到来信人是安东尼·肯尼迪,就直接筛掉了。
喜欢美利坚大法官请大家收藏:(m.tuoyuekj.com)美利坚大法官阅客书屋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