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远明不渐

首页 >>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 大唐皇太子 西汉:公元前206年至公元8年 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 农家子改换门楣的奋斗之路 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 功高盖主怕被杀,结果女帝要下嫁 谍海王牌 大明:我姐是马秀英 大明:坦克堵门你跟我说大明万岁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远明不渐 -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全文阅读 -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txt下载 -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七十九章 铜、干海鲜、黄花梨木、药材与古代首饰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其实要想多赚钱的话,可考虑的项目还是非常非常多的。

许远整理了下自己的思路。

明末世界的资源和特产,可大致的分为六个大类:

食物类

原材料类

日用品类

药材类

贵金属类

古董文物类

之前他一直倒腾的黄金,算是贵金属类的范畴,预计每年带来30亿的现金收入。

如果在贵金属类里,再做一番扩充的话,许远可以将黄铜考虑在内,加入到倒腾的项目郑

“现在许家庄的‘下通银携,通过各种方式,已经吸纳了海量的铜钱铜料,全部冶炼提纯为精铜料后,银库内有了足足3000万公斤的精铜料储备,也就是三万吨。”

“现代社会这边精铜料的价格是6万多一吨,如果每个月倒腾3000吨到现代社会,那就是每月进账1.8亿,一年进账不少于二十亿,几乎比得上倒腾黄金了。”

“最主要的,明末那边的铜资源还是比较容易获得的,民间储量就非常多,还有不少得到开采的铜矿,就算产量感人,但每个月被我吸走三千吨,坚持个十几年,坚持到海外的大铜矿得到开采,这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搞!

倒腾精铜料,从下个月就要开始搞。

其次就食物类里,许远觉得有些明末世界的特产,非常有倒腾的价值。

干海鲜!

如干墨鱼、干鲍鱼、干海参以及各种的咸干鱼等。

许远去菜市场转悠过,海鲜类的干货价格特别贵(也叫发货),块头大点的干墨鱼,售价至少100多一斤。干鲍鱼按照大体积,价格从500多\/斤到几千块不等,海参也是如此,另外咸干鱼的价格也不便宜,就算味道不怎么鲜,50块\/斤以上的价格也都是要的。

“不管是什么干海鲜,将它们的价格平均一下,就按200块\/公斤的价格算,我每个月倒腾一千吨的量到现代社会,那就是每月2亿元的收入,一年就有二十四亿。”

“只是目前海港城的捕捞产量还不是很高,干海鲜产量更低,每月就两百来吨的样子,至少得把捕捞船队的规模扩大五倍,将总的鱼获量增加五倍,渔民渔工的数量也得增加,才能提供这么多的干海鲜。”

“不过这都不是太困难的事情,海港城的造船厂已经开始捕捞船与货船的建造了,最多一年时间,我这个目标就能实现。”

故而食品类的干海鲜,必须加入倒腾的项目。

再然后,许远想到凉腾明末的古董文物,和各类孤本珍品书籍之类的,既能丰富华夏的文化底蕴,做出一番属于他的贡献,同时在拍卖市场上,古董文物的价值向来难以估量,是动辄价值几千万几个亿的。

如唐宋名饶字画。

元代与明中期的青花瓷。

明后期名饶山水画等。

许远这种对古董文物不太了解的人,都知道在收藏市场,这些古董文物的价值非常高,随便卖出个几十件真品,就能带来几十亿乃至上百亿的收入。

十件,这些古董文物,许远每月就倒腾十件,不仅不会有半点困难,而且应该能赚到1亿以上。

只是他的这个想法,在穿越大联盟交流群里,立刻遭到了大佬们的无情嘲讽。

“哈哈,倒腾文物,你知不知道只要是地里的东西,都是属于国家的,如果你拿不出所有权证明,就凭空拿出那么多的真品文物,我看摆在你面前的,要么是银手镯一副;要么是500块加锦旗一面,就看你怎么选了。”

“古董文物的价值,都是某个圈子互相托起来的,在经济繁荣的时候,还能起到洗钱、贿赂、内幕交易等作用,你不会真以为文物本身,就值几亿十几亿这么多钱吧?”

“文物这个东西别去碰,宁愿去倒腾点珠宝玉石翡翠之类的,古董文物这块水太深,你把握不住!”

“还是弄点石头玩玩吧,什么鸡血石、田黄石、蓝宝石、青金石、翡翠石之类的,国内国外很多地方有,在古代的价格也不贵,弄到现代社会,几十倍的利润是有的。”

听了这些大佬的评论和建议,许远放弃凉腾古董文物的想法,风险确实是有点大。

接下来许远也懒得自己动脑了,直接在群里问众位大佬,到底倒腾什么比较稳妥?利润也很高。

“黄花梨木,你可以派人去明末的海南岛,还有越南老挝等国家,多砍一些百年树龄的黄花梨木,这种木料在明中期就开始流行起来,一直到清末,黄花梨木都是上流社会最喜欢的家具木料,这导致短短的三百年里,海南岛的黄花梨树被砍光了,十年树龄的苗都看不到,成为濒危树种,到现代社会价格更是一路飙升,甚至创下一公斤5万块的记录,当然现在黄花梨木家具的价格,跌到了5000一公斤的样子,但也非常夸张了,你每个月只要想办法弄到一百吨的黄花梨木,一个月就能进账五亿了。”

群里大佬坩埚钳道。

许远眼睛亮了。

每个月弄一百吨的黄花梨木,这或许有点难度,但三五十吨的量是毫无压力的,也就砍个七八颗的老树而已,平均每月进账两三亿问题不大,可操作性也非常高。

不过大佬坩埚钳也提醒:不管在明末弄到多少的黄花梨木,不管在现代社会的价格跌到四千或者三千,一定要赶紧卖掉!因为上世纪90年代有个商人种了十万亩的黄花梨,到2030年就可以开始砍伐了,窗口期只剩三四年了,不然等这些黄花梨木大量上市,价格不一定会白菜化,但暴跌是肯定的。

“明白明白。”

许远点点头,同时也有点无奈,十万亩黄花梨木,典型的华夏内卷狠人,其实搞个万亩规模就行了,赚的钱不一定比十万亩少。

在群里又跟大佬们探讨一会后。

还有两个有价值的项目,被许远加入到凉腾目录郑

分别是古代药材跟古代的传统金银首饰。

药材主要是东北的野山参,以及柴胡、香附、当归、何首乌、大黄、虫草之类的传统药材,有些是纯野生的,有些在古代就实现了人工种植,但以古代的自然环境条件,不可能使用化肥、农药等现代化学品,故而都属于纯然绿色有机药材,药性上肯定是要强很多的,至于价格,平均200块\/公斤是一定能卖到的。

更何况许多年份高的野山参,价格从几十万到几百万不等,比同质量的黄金值钱多了。

“每个月想办法倒腾个100吨的普通药材吧,预计带来2000万的收入。东北野山参、人参、党参之类的,每月想办法搞到100根年份大的,平均30万一根,预计带来3000万收入,两者加起来,就是每月5000万左右。”

至于传统的金银首饰,就是在许家庄某庄园或海港城内,办一座珠宝首饰加工厂,再高薪聘请一批的民间老手艺人过来,专门负责加工金银珠宝首饰,最后再把成品倒腾到现代社会销售,主打的卖点,一个是纯手工,一个是传统老手艺,有这两样的加成,每克首饰加个30块的溢价,是根本不用愁卖不出去的。

许远为何如此有信心?

因为群里有位大佬,给他发了几十张明皇陵出土的四件凤冠图片,上面镶金嵌玉,颜色艳丽却不杂,精美绝伦,简直令人震撼。

这位大佬评价道:“老祖宗的审美和手艺,绝对不会让我们失望!”

许远深以为然,采纳了这位大佬的建议,一定要在明末建一座珠宝首饰加工厂,高薪聘请全下的精湛手艺人,让他们相互切磋交流,再与现代高效率的加工设备与美学设计理念,进行结合,届时会创造出什么样的震撼作品,许远无比的期待。

以上这些项目。

许远最后再盘点一下:

铜料,预计每年带来二十亿收入。

干海鲜,预计每年带来二十多亿的收入。

黄花梨木,也开个家具厂,让古代老手艺人制作成黄花梨木家具,预计每年带来二三十亿收入。

古代药材和人参,预计每年带来六亿左右的收入。

古代老手艺人制作的成品金银珠宝首饰,预计每年带来五亿的额外收益。

这五个项目加在一起,就算实际结果会打个折扣,但实现年收入七十亿的目标,应该不会有什么难度。

“基本就这么定了吧,接下来还得考虑,怎么在现代社会这边,寻找可靠的合作伙伴了。”

许远喃喃道。

喜欢崇祯欠了我十亿两请大家收藏:(m.tuoyuekj.com)崇祯欠了我十亿两阅客书屋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魔族第一剑:从离开魔寨入世开始 一觉醒来成最强关系户 发现外室子后,整个侯府跪求我原谅 妖怪打架 夜行者:诡影都市 魔幻咖啡厅 清穿之学神太子妃 原神:听说散兵心狠手辣 老婆,我不是汉奸,我代号影刃! 影后与歌王的暧昧日常 贵婿临门 天命不凡,我却一心只想摆烂 星穹铁道:巡猎副官的开拓之旅 和马嘉祺结婚了 从时间停止开始纵横诸天 一觉醒来听说末世到了 异宇宙计划 仙尊下凡,秘笈之争 我的女友是霸道总裁2 换亲后,我成了太子的心尖尖
经典收藏 王者是怎样炼成的 特工:开局郑耀先和我接头 区区女帝,也敢抢我的崽 百战 布衣枭雄 汉末浮沉书 九品御班头 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 从小旗做起,马踏天下 回到乱世当皇帝 血色法师 穿越枭雄 我岳父是朱元璋 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 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 我长生不死,独断历史两千年 三国之董卓 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 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 大晋第一才子
最近更新 亚历山大四世 开局成死囚,不领媳妇就砍头! 我在历史遗憾中修补华夏魂 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 穿越五代末年 九龙夺嫡:被贬北凉,六皇子飘了 汉官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谍战风云录:大宋 汉末之常山赵子龙 历史云盘之周王朝 荒野种地,把自己种成了护国将军 天青之道法自然 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 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 我,李承乾,史上最稳太子 虞応王:怨种王爷打工命 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 饥荒年:开局小米换老婆 秦时小说家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远明不渐 -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txt下载 -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最新章节 -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