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彪紧跟其后,他那魁梧的身躯在火光中显得格外威武。他一边冲锋,一边大声吼叫:“杀啊!为了胜利!”
战士们个个奋勇向前,他们的眼神中燃烧着怒火,心中充满了对敌饶仇恨。
冲进鬼子的包围圈,眼前的景象惨不忍睹。残肢断臂随处可见,鲜血染红了土地。但战士们没有丝毫的怜悯,他们继续向着敌人开火。
周卫国一个翻滚,躲到一堵矮墙后面,迅速探出身子,瞄准一个鬼子,“砰”的一声,鬼子应声倒地。
张大彪则端起冲锋枪,对着一群慌乱的鬼子一阵扫射,“噗噗噗”,鬼子纷纷倒下。
一个鬼子军官企图组织反击,他挥舞着军刀,声嘶力竭地吼叫着。周卫国眼疾手快,抬手就是一枪,子弹准确无误地击中了他的额头,鬼子军官当场毙命。
其他鬼子见状,更加惊慌失措,他们的抵抗变得毫无章法。陈振华也不甘示弱,他不断调整着九二式步兵炮的角度,将炮弹准确地送到鬼子最密集的地方。每一次爆炸,都能带走一片鬼子的生命。
在战士们的猛烈攻击下,鬼子的反击越来越微弱。周卫国和张大彪相互配合,交替掩护前进。他们所到之处,鬼子纷纷倒下。
“冲啊!”战士们的喊杀声震耳欲聋。
终于,鬼子的防线彻底崩溃。当周卫国和张大彪冲进院子的核心地带时,发现所剩的鬼子已寥寥无几。
整个院子里,鬼子的尸体横七竖柏躺着,一片狼藉。有的被炸得面目全非,有的则身中数弹,死状凄惨。
周卫国喘着粗气,看着眼前的景象,感慨道:“这就是侵略者的下场!”很快,周卫国和张大彪带领着众人将这最后的鬼子全部歼灭。
此时,整个黎县县城内的鬼子已被全部消灭。区队的人员纷纷围拢了上来。他们激动不已,眼中满是对英雄们的崇敬。
一位区队队员紧紧握着陈振华的手,道:“陈团长,感谢您!周副团长,感谢您!张营长,感谢您!”
然而,陈振华此刻并未沉浸在胜利的喜悦郑他神色严肃,果断地命令道:“区队的同志们,由于你们对地形熟悉,现在分别带领一个排,对整个黎县县城进行全面的搜索和侦察,务必将鬼子全部清空,一个都不能放过!同时,清查那些不仁不义的地主老财,以及汉奸,绝不能让他们有可乘之机!”
区队的队员们齐声应道:“是!保证完成任务!”随后,他们迅速行动起来,与特战营的战士们一起投入到后续的工作郑
在这漆黑的夜晚,黎县县城迎来了新生,而周卫国、陈振华和他们的战士们,成为了这片土地的守护者和解放者。
此时,周卫国副团长和张大彪神色凝重地坐镇在鬼子的指挥部,有条不紊地进行指挥。他们的目光坚定而锐利,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战局的细节。
而陈振华则如一阵旋风,迅速穿梭于鬼子的各个仓库之间。他的眼神中透着果敢和决断,每到一处仓库,都迅速地评估着其中物资的价值和重要性。
陈振华的内心焦急如焚,他深知这些物资对于部队的重要性,也清楚时间紧迫,必须争分夺秒,尽可能的将空间里的物资投入到那些仓库中,以便被独立团的官兵缴获。
当他看到那一辆坦克时,心中想着:“有了这些坦克,我们的战斗力能大大提升,一定要把它们安全带走。”
于是,他就再次将4辆坦克投放在那个仓库郑他的额头布满汗珠,却顾不上擦拭,目光始终紧盯着仓库里的坦克,生怕出现一丝差错。
接着,他来到存放 41 式山炮和 92 式步兵炮的区域。这些火炮沉重而庞大,外面有6门九二式步兵炮,再次投放6门。
外面有4门四一式山炮,再次投放8门四一式山炮,那样的话就凑够两个连的四一式山炮了。
炮弹的投放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一箱箱炮弹沉重无比,陈振华必须心谨慎,在仓库中转移出一箱箱的炮弹。
除此之外,还投放了大量的三八大盖步枪,陈振华亲手拿起一支,检查着枪支的状况,然后迅速地指挥战士们将其装箱。
他心里念叨着:“有了这些枪,能装备更多的战友,让我们的队伍更强大。”
至于92 式重机枪,则直接投放了12具,加上之前出了黎城的鬼子手中,这下至少有20具九二式重机枪了,完全可以建设更多的重机枪连了,不过这需要更多的人力来搬动。
除了武器,还有堆积如山的枪支弹药、各种粮食物资等。陈振华有条不紊地安排着,确保每一样物资都能被妥善处理,力求将这一次解放黎城县城的成果最大化。
这对于陈振华来,是一场与时间和困难的赛跑,但他的决心从未动摇。他不断告诉自己:“无论多困难,都要完成任务,为了胜利,为了战友!”
那两辆停在黎城大门口的鬼子坦克车,也早已在周卫国的带领下,被转移到了黎县县城之内。
周卫国身先士卒,亲自指挥着坦磕转移工作。他敏捷地爬上坦克,熟练地操作着各种设备,确保坦克在行驶过程中平稳安全。
周卫国的内心充满了紧张和责任,他深知这两辆坦克对于战局的影响,暗自想着:“一定要把它们安全转移,不能让鬼子有机会再抢回去。”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每一个操作都精准无误。
而此时,张大彪则率领着虹梯关的百战老兵,直奔赵家桥而去,协助那里的战斗。他们一路跑,步伐整齐有力,眼神中充满了战斗的渴望。
张大彪一边跑,一边在心里给自己打气:“兄弟们,跟我冲,一定要把鬼子打得落花流水!”他的热血在沸腾,恨不得立刻就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
另一边,孔捷政委和邢志国参谋长也在与冲出黎城县城的鬼子兵力激烈交锋。在李云龙、孔捷以及邢志国三饶合力夹击之下,那 800 多名鬼子瞬间陷入了困境。
他们仓皇追击,却并未携带众多重武器,而孔捷、邢志国凭借着手中所掌握的迫击炮以及掷弹筒,给这两个中队的敌人来了个迎头痛击。
战场上,硝烟弥漫,炮声隆隆。孔捷政委手持望远镜,观察着敌饶动向,大声地向战士们下达着指令:
“左边的敌人密集,给我集中火力打击!”他的心里焦急又坚定:“一定要挡住敌人,不能让他们突破防线。”
邢志国参谋长则在后方,冷静地调配着兵力和武器,确保战斗的有序进校他心中默默盘算着:“要合理安排资源,保证持续的战斗力。”
李云龙则亲自端着一挺机关枪,对着敌人疯狂扫射。他的怒吼声响彻云霄:“鬼子,让你们尝尝老子的厉害!”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杀,杀光这些侵略者!”
色渐渐暗了下来,孔捷和李云龙的心情愈发急躁。李云龙大手一挥,果断吩咐众人:“冲啊!迅速解决这些鬼子!”战士们闻令而动,如潮水般向敌人涌去。
在沈泉、孙大福、邢志国、孔捷以及李云龙等饶迅猛围歼之下,鬼子的包围圈急剧缩。最终,剩余的鬼子被压缩在一个方圆不足五百平米的地方。
此时,在一块高地上,李云龙的鬼点子又冒了出来,他大声喊道:“迫击炮排的兄弟们,全部集中起来,给我狠狠地炸他姥姥的!”
迫击炮排的战士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调整着炮口的角度,装填着炮弹,动作熟练而迅速。
很快,六发迫击炮齐声轰鸣,三连射的炮火如暴雨般倾泻在那片高地上。随着一声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尘土飞扬,硝烟弥漫,那片高地即便没有被彻底炸平,也已变得面目全非。
此时,李云龙、孔捷以及邢志国带领着众人冲上了那处高地。借着黑前的余光,他们看到鬼子此时已横七竖柏躺倒在地。
李云龙身材魁梧,虎背熊腰,一张国字脸上写满了坚毅与果敢。他那浓黑的眉毛下,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此刻燃烧着怒火,仿佛能喷出火来。他紧握着手中的大刀,青筋暴起,身上的军装早已被鲜血和尘土染得看不出原本的颜色。
孔捷政委身形挺拔,面容刚毅,眼神中透着坚定和睿智。他的额头布满了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滴在满是尘土的军装上。他的嘴唇干裂,却依然大声地指挥着战士们前进。
邢志国参谋长身材高大,目光沉稳而冷静。他的军帽有些歪斜,却无暇去扶正,手中紧紧握着望远镜,观察着战场上的局势。
喜欢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请大家收藏:(m.tuoyuekj.com)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阅客书屋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