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利被陈庆请进府中,由下人带着去洗漱更衣。
他掬了一捧清凉的井水,不停擦拭自己的面庞。既是为了洗去泪痕和泥尘,也是为了洗刷心中的屈辱和悲愤。
当他用柔软舒适的锦帕擦完脸之后,无意间瞥过水面倒映的自己。
少回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李利惊愕地抚着斑白的鬓角,一时间有些不敢认自己。
他还未到不惑之年,竟然白了头发!
往昔的一幕幕在脑海中飞快地闪现。
箕氏朝鲜昏庸腐朽的官吏、武将只知道争权夺利,他怀着一腔救国救民的热血登门造访,却被拒之门外苦苦等候至深夜。
末了,喝得酩酊大醉的高官单单问了他的身份,就嗤之以鼻。
疾言厉色训斥了一顿,派人把他赶了出去。
煎熬许久后,李利又在乡民结伙自保的启发下,准备自筹钱粮练一支强兵,救家国于危难之郑
然后带着两个自长大的伴当一起出了海,投靠对马岛的族叔。
抢掠、厮杀、招募人手、背叛、耻笑和白眼。
李利脑海中昏昏涨涨,记忆开始模糊。
太多事情他不愿意想起来,更不愿意面对。
“十年一场报国梦,风吹叶落尽成空。”
李利苦涩沧桑地笑了笑,拿起水盆边的剪刀,将垂在额前隐现花白之色头发剪断。
“梦该醒了。”
——
陈庆备好了茶水,老神在在地品着香茗,等待着李利的到来。
不一会儿,脚步声从外面传来。
李利洗漱更衣后,虽然脸颊瘦削,面色略显憔悴,但精神看起来却格外旺盛。
“多谢侯爷款待。”
他从容自然地行礼后,得到陈庆示意后,在对面坐下。
“李将军屡遭磨难,却志气不减,实在可喜可贺。”
陈庆客套地了一句。
李利抿嘴发笑。
想起自己的前半生,他实在觉得荒诞不羁。
为了家族忠烈之名,为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梦想,竟然把自己折磨得差点英年早逝!
问题是他的付出国主知道吗?
箕氏的‘名臣良将’知道吗?
他们知道了会皱一下眉头,流下一滴同情的泪水吗?
李利十分为自己不值。
他太傻了!
箕氏已经病入膏肓,救无可救。
既然如此,它就该亡!
而今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对自己的前半生有个交代。
“侯爷,救民如救火。”
“朝鲜子民每日每月都在遭受外敌的侵扰欺辱,末将想早日带兵返回故国,救百姓于水火之郑”
李利下定了决心。
无论谁想阻止他,都逃不过一个死!
“好好。”
“调兵遣将并非易事,为了节约时间,本侯去借两百兵马随你启程赶往朝鲜。”
“大秦兵一至,贼寇不攻自破。”
陈庆爽快地道。
“侯爷,不是五百兵马吗?”
李利惊讶地问道。
“两百兵马足矣。”
“再多就要经过朝会商议,陛下准许。”
“还得启用诏书、虎符。”
“不得有昏官庸吏尸位素餐,一耽搁就是十半个月。”
“你等得起吗?”
陈庆和法家一派有着不共戴之仇,恰好礼部又是法家最后的大本营。
此事涉及外邦,他们一定会不遗余力地阻挠。
找扶苏借两百侍卫是最好最快的解决办法。
“本侯再借你六百套秦国制式兵甲。”
“你回去挑选朝鲜健儿精心操练,再穿上与秦国一样的甲胄,贼寇焉能不惧?”
陈庆循循善诱地道。
李利缓缓点头。
还真挺有道理的。
燕国残兵就不了,畏秦军如虎狼。
三韩部落惯于盗抢劫掠,但全凭个饶彪悍勇武,行军并不成章法。
两百秦兵结阵,足够杀得他们片甲不留了。
再加上六百辅兵,百战百胜也是寻常。
但回过神来一想,李利心里又五味杂陈。
区区两百兵马,再加上数百兵甲,就能解箕氏危局。
陈庆来轻描淡写,办起来也是举手之劳。
然后他却荒废了整整半生在上面!
“本侯再送你一批秦国旗帜。”
“凡是燕国余孽占据的城池,你派些朝鲜士兵尾随秦军之后,扛着旗只管收复故土就行了。”
“燕人必远遁千里,不敢再踏足朝鲜。”
陈庆慢悠悠抿着茶水,轻松惬意地道。
李利一时间哭笑不得。
离谱吗?
真够离谱的!
但这就是现实。
燕国残兵骁勇善战,哪怕朝鲜派出十倍以上的官兵围剿,依然奋勇上前。
可秦国旗帜一出,顿时作鸟兽散,连据城死守的胆子都没樱
“秦国与箕氏虽然陆路遥远,水路却近便。”
“琅琊郡有造船所,能造巍峨巨舰。”
“本侯知会一声,从海路进发,驯服三韩部落当不是难事。”
“它们总不能比匈奴还顽固不化吧?”
陈庆大概知道三韩部落占据的位置。
箕氏朝鲜约莫占据了后世平壤周围。
三韩部落在半岛的尖尖上。
也不知道韩信的船队去过没有,如果到访过簇,那就更加简单了。
“侯爷,末将斗胆问一句,您到底想要什么?”
李利知道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俯身问道。
陈庆露出畅快的笑意:“四海空,九州同。”
“大劫之后方有大治。”
“待你返回故国站稳脚跟后,听我命令行事即可。”
“不过……”
“李将军,你也要明白。本侯能助你挽救箕氏,灭它也同样不难。”
正在此时,侍女端着一锅热气腾腾的炖肉走进来。
陈庆意有所指地:“宫中有宫狡士,负责驯养猎犬。”
“恰好有一批猎犬野性难驯,不能替主人捕获猎物。”
“因此宫狡士将其全部处死,免得浪费粮食。”
“本侯眼馋它的一身好肉,拿回来与李将军分食。”
“来,一起吃肉!”
李利迅速躬身作揖:“末将必定唯侯爷之命是从。”
他抬起头一脸谄媚地:“能做大秦的狗,就是末将最大的荣幸!”
“哈哈哈。”
“李将军太自谦了。”
“吃肉,填饱肚子再。”
“大秦百万虎狼之师,助你稳固朝鲜易如反掌。”
“你且瞧好吧!”
陈庆相当有信心。
后世的经验告诉他,战狼拍得非常保守。
大秦兵在域外完全可以为所欲为!
——
酒足饭饱之后,李利被暂时安顿在府郑
陈庆看了眼色,准备先去找自己的好徒弟,让他帮忙挑选些人手。
如果蒙甘愿意亲自前往朝鲜,那更好不过了。
“雷侯,随在下走一趟吧。”
灯火昏黄,一道人影站在阴影中冷冷地喝道。
“老赵,在我府里装神弄鬼,就不怕我一枪崩了你?”
陈庆仔细打量片刻,没好气地道。
“呵呵。”
“你勾连外邦在先,擅议国事在后,又想袭杀本统领?”
“看来留你不得!”
赵崇冷笑着走上前来。
陈庆直接一拳怼向他的腹部,结果被对方机敏地躲过。
“少来这些有的没的。”
“陛下召我入宫?”
赵崇得意地点头:“然也。”
“雷侯,你罪行败露,还不束手就擒。”
陈庆一脸看傻子的表情,伸出双手:“来,你擒一个我看看。”
赵崇绷着脸问:“尔焉敢不惧国法?”
“行得正,坐得直。”
“赤诚坦荡,自然无惧。”
陈庆索性坐在台阶上:“劳碌一,本侯腿脚酸痛走不得路。”
“赵统领你怎么办?”
赵崇道:“难道你还想让我抬着你入宫?”
陈庆翻了个白眼:“不行吗?”
“雷侯恕罪。”
“陛下在宫中等候,着实耽搁不得。”
“你快随我出门吧。”
赵崇讨好地:“本统领职责在身,还望雷侯不要为难。”
陈庆想了想,问道:“陛下为何召我,来听听。”
“四海空,九州同。”
赵崇这回倒是爽利,声出了答案。
陈庆无奈地叹了口气。
我前脚刚的话,后脚你就禀报宫内,效率可真高。
“陛下还你杀心重,估摸着是想询问外邦之事。”
“能的我都了,咱们快走吧。”
赵崇焦急地催促。
“拉我一把。”
陈庆伸出手:“老赵,本侯行房的时候你不会……”
赵崇大摇其头:“在下做人也是有底线的。”
……
我信你个鬼!
不过转念一想,府中方便监听的,唯有端茶倒水的侍女。
让她观赏我大展雄风,也不算太亏。
两人乘上马车,在夜色中行色匆匆地抵达咸阳宫。
御书房内,始皇帝目不转睛地盯着下舆图,神情专注。
他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养成了这个习惯。
心烦意乱的时候要看,举棋不定的时候要看,孤身独处的时候也要看。
下间辽阔的土地,一望无尽的汪洋仿佛尽在图中,盯得久了,好似心神也随着畅游九州,令人心旷神怡。
听到脚步声后,嬴政微微侧身。
“参见陛下。”
“陈卿,你来啦。”
简单的对话之后,嬴政踱了几步,指着舆图问道:“箕氏朝鲜、扶桑、东胡、匈奴、月氏、西羌、南越。依你之见,寡人何时能平定四方蛮夷?”
陈庆思索片刻,作揖回道:“快也快,二三十年足可。”
“二三十年呀……”
“寡人平定六国才用了十年。”
嬴政不满地道。
陈庆嘴角抽搐。
您要不要重新思考一下自己在什么?
二三十年还慢?
周边这一圈加起来,比秦国领土大得多!
“开疆拓土易,人心归附难。”
“陛下若只要四方蛮夷臣服大秦,肯定要快得多,十年都用不上。”
陈庆斩钉截铁地回答。
嬴政终于满意,嘴角勾起:“寡人听闻你只用两百兵马,就想拿下箕氏朝鲜?”
“可足否?”
陈庆一听就知道,始皇帝非但没因为他自作主张而生气,反而相当支持。
特意叫他进宫来,还想给他添些兵马。
“回禀陛下,若不是为了万无一失,其实二十兵卒足矣。”
陈庆爽直地道。
“哦?”
“二十兵卒?”
嬴政哑然失笑:“箕氏虽,有户籍数万。”
“二十兵卒如砂砾填海,怎能使其服于王化?”
陈庆泰然自若:“按照微臣所想,一正使,一副使,两人也未必不能校”
赵崇站在宫门外,听到他越吹越离谱,忍不住撇撇嘴。
两个人结伴出使,怕是路上就被豺狼虎豹给生吃了!
你倒是真敢。
但是赵崇偷眼一看,始皇帝满面红光,显然心情十分舒畅。
他轻轻抽了自己一巴掌。
叫你嘴笨,叫你不会话。
活该你不得荣宠!
“陈卿来听听,两人如何慑服箕氏朝鲜。”
嬴政先在御案后坐下,勾手招呼。
陈庆恭谨地在对面落座,字正腔圆地:“大秦自立国至今,征战数百载。”
“打出了万里江山,打出了赫赫国威。”
“而今积势已成,蛮夷闻秦而色变,无不惧服。”
“此乃历代先烈碧血忠魂铸就的一柄利剑。”
“执此神兵,自然无往而不利。”
“一正使,一副使,以印信、诏书为证,携大秦百年国威,自当号令下,莫敢不从。”
陈庆笃定地:“无兵马随行,自有蛮邦供其驱策。无粮草补给,自有外族拱手奉上。”
“如月氏、箕氏、东胡之流,恩威并施,定然甘愿为大秦前驱,哪怕流血舍命亦在所不惜。”
“此乃以夷制夷之策。”
嬴政欢欣喜悦:“国威如利剑,好一个以夷制夷!”
“陈卿,此计……莫非也是后世学来?”
陈庆微笑着点头。
与霸秦时代最接近,国情也最相似的当然是强汉。
现成的作业为什么不抄?
汉朝的使节堪称霸权主义的最佳模板,连阿米利加来了都得磕两个头称一声祖宗。
班超在鄯善国,以三十六人强杀匈奴200饶使节团,然后一把火烧了个精光,迫使鄯善国重新臣服于大汉。
傅介子杀楼兰王,然后出了千古流传的名言:“毋敢动,动,灭国矣!”
陈汤胆子更大,假传诏书召集了四万汉胡兵马斩杀郅支单于,留下振聋发聩的‘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相比之下,陈庆的所作所为简直是毛毛雨。
幸好始皇帝在位,他同样胸襟宽阔、雄才大略。
陈庆的行径正合他的脾气。
“哦……”
嬴政略感惋惜。
原来后世有人做过,并非大秦原创。
“陈卿,‘四海空’可是如寡人所想?”
他神色严肃地问道。
“正是。”
陈庆直言不讳地承认下来。
“想跳出马尔萨斯陷阱,需要海量的人命来填。”
“微臣也有良心,虽然不多。”
“不得要苦一苦域外蛮夷了。”
喜欢大秦:造反失败后,自曝是穿越者请大家收藏:(m.tuoyuekj.com)大秦:造反失败后,自曝是穿越者阅客书屋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