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只因遭人嫉妒,顾三娘苦心绣成的松鹤延年图被宋嫂子毁坏,就连绣庄的东家也很快知晓此事,眼看不日就要交工,金氏绣庄的东家又气又急,到时拿不出绣品来,又该如何向刺史大人交待?
这顾三娘平白受到无妄之灾,丢了差事事,若是因此连累绣庄和管永旺,她也不知该如何是好,最后顾三娘不得不硬着头皮再重绣一副,只可惜余下时日不多,绣庄里的绣娘们都除非织女下凡,否则这件绣活怕是赶不出来的。
这样的丧气话自然无缺着管永旺和顾三娘的面前来,那顾三娘自从答应重绣个幅松鹤延年图之后,便将心一横,一门心思想着绣活儿的事。
当日,绣庄的管事管永旺打发人将绣机送到顾三娘家中,一应的绣线绢布都准备妥当,灯油蜡烛和烧炭就跟不要钱似的往里送,金氏绣庄的东家也发话了,其余事情都不必顾三娘操心,她只需专心赶工,若是家里短了甚么,尽管开口找管永旺要。
且秦家大院里,秦大娘和朱月听闻此事,心里气愤不过,大骂宋嫂子黑心烂肝,做下这等下作的事,他们县城不大,这回宋嫂子被赶出绣庄,县里不到半日就传遍了,只怕到时再无人敢用她。
顾三娘回到院里,她指点着绣庄的伙计将绣机搬到西窗下,西厢的光线不如东厢好,为了方便干活,顾三娘请伙计们把窗纸也换了,先前为了过冬,那层刚贴上不久的厚窗纸刚被换下,屋里就像是冷了不少似的,只不过顾三娘却顾不上这些,她和伙计们把刺绣要用的东西对了半日,不到片刻,屋里已堆得满满当当。
“三娘,你傻啊,就剩这短短几日的功夫,你哪里就能绣得起来,就是要赶工,也该找那姓宋的蹄子去!”秦大娘这是心疼顾三娘,十几日就要赶一幅十二折绣屏出来,岂不是要了她的命么。
一旁的管永旺急得顿脚,他就怕秦大娘泄了顾三娘的气,于是对着她道:“我的好嫂子,你发发慈悲,这绣活儿要是赶不出来,不三娘要丢了差事,就是我也要被东家发落。”
“呸,老杀才,只会欺负人家孤儿寡母的,正经要罚的宋蹄子却轻飘飘的放过了,你这是成心捡着软柿子来捏呢。”秦大娘朝着管永旺啐了一口,那管永旺苦笑一声,他在绣庄干了半辈子,岂有不知这事是在大大的为难顾三娘,可是要是绣图完不了工,谁都没有好果子吃。
“宋家的落不了好儿,她没了差事,全县没有哪家绣庄敢收她的绣活儿,一个妇道人家,不好真逼死她,咱们绣庄也就能做到这个地步了,总不至于真的揪着她去见官罢,再了,就是真的把她送官,她家也赔不起银子啊。”
秦大娘往常就隐约听宋嫂子跟顾三娘不对付,平日她在绣庄里也时常跟顾三娘作对,于是她不依不饶的道:“要我来,还是你这管事的不中用,明知她是个挑三拨四的货,还不早些把她赶出绣庄,留着她今日来害三娘。”
“嫂子得是,嫂子得是!”若是早知会有今日,管永旺一准儿会赶走宋嫂子,可惜千金难买早知道呀。
“秦大娘,这事怪不得永旺叔,我难,他比我更难!”顾三娘边理绣线边道。
秦大娘见此不禁直摇头,还是因为没有男人做依靠,但凡她男人还在世,她也不至于将自己逼到这步境地。
顾三娘将东西细细的点了一遍,又对管永旺道:“永旺叔,你回去罢,东家面前你替我一声,我即刻就动针,必定拼力重绣一幅出来。”
管永旺点零头,他:“你是个稳重人,我再没有甚么不放心的,东家了,你只管用心赶活,到时成了工,再给你三倍的赏钱。”
顾三娘笑了笑没话,她将管永旺送到门口,管永旺回头对她道:“不用送了,你进去忙罢。”
顾三娘看着管永旺出了院门,无意瞥到对门的沈拙,只见他穿着一件旧长袍,站在门口遥望着她,他脸上的神色若有所思,也不知在想些甚么,两人四目相对,顾三娘很快收回视线,扭头进了屋里。
上等的绣品,无论是绣样儿,配色,乃至于针法都极其讲究,顾三娘幼时跟着亲娘学习刺绣,之后又在绣庄操练了多年,一手技艺自是不必,为了赶这幅松鹤延年图,她送走了管永旺与秦家婆媳,当即坐在绣机前开始下针,叶烧好了中饭,一连喊了数声,那顾三娘却都没有回应,叶子不得不亲自请她娘出来用饭,等进屋后这才发现,她娘埋头绣了大半日,也只不过绣好了几片树叶而已。
“娘,吃饭了。”叶子喊道。
顾三娘嘴里应了一声,手上的针线却不曾停下,她头也不抬的道:“你先吃罢,我再绣几针。”
叶子皱起了眉头,她:“再要紧的活计,总归要先填饱肚子呀,况且一时半会儿也不耽误这几针。”
平白被闺女念叨了一顿,顾三娘没有回话,只是仍旧坐在绣机前不动,叶子等了半会子,眼见她娘没有要起身的意思,气呼呼的转身出去了。
顾三娘一门心思扑在绣活儿上,叶子劝不动她,只得将饭菜放在锅里温着,将屋里的杂事做了一遍,叶子默不作声的站在门口望着她娘的背影出神,只看堆在屋里的绣线就知道这件活计有多不容易,偏偏她甚么忙也帮不上,想到这里,她不由自主的叹了一口气,不想顾三娘却听到了,她手里捏着针,回头看着站在不远处的闺女,问道:“你年纪就学着大人似的叹气,娘都没有发愁,你又有甚么好愁的?”
叶子闷声道:“我知道哩,娘的愁都存在心里,只不想叫旁人看出来罢了。”
顾三娘呆了一呆,她半晌没有吭声,过了许久,她才开口道:“娘不愁,老话的好,船到桥头自然直,我尽人事听命,只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校”
叶子似懂非懂,顾三娘看着她茫然的眼神,便摇头道:“等你长大了,自是会明白了。”
完,她又回身接着干活,叶子看了她一阵,悄悄的离开了。
另一边的东厢,沈拙手里拿着一卷书站在窗下,对面西厢的窗户半开着,顾三娘正在借光做绣活儿,从这里看过去,只能看到她的侧影,沈拙站了大半日,发觉她往往只有在换线时才会偶尔抬一下头,他已从秦大娘口中得知,顾三娘在绣庄遭人坑害,一幅将要完工的绣图被毁,唯今之计只得重绣,据秦大娘的意思,买家给的时日有限,想要按期交活儿简直难如登,即便如此,顾三娘也还是接了下来。
“沈叔,你在看甚么?”叶子趴在窗台上问道。
沈拙回过神来,他收回自己的目光,低头看着叶子问道:“我见你娘坐在窗前一直未动,不知她可曾有用过中饭?”
提起这事,叶子便不高心撅起嘴巴,她:“还呢,劝了好几遍都不听,真是愁死人了。”
沈拙听了她这话,道:“不吃饭又怎的有力气干活,越是这个时候,你娘越应该保重自己才是。”
叶子点着头,她:“谁不是呢,可她就是不听呀。”
沈拙见此,又抬头望着对面窗前的那个身影,这个时候,她一手捏针,一手拿线,下巴微微抬起,借着外面的亮光穿针引线,不过一瞬间,她就穿好针线,而后又低下头去干活。
叶子想了片刻,她对着沈拙问道:“沈叔,我有一桩事要向你请教。”
沈拙温声道:“你问罢。”
“这世道上为甚么得意的总是坏人,反倒是良善人却从来没有好报?”叶子问道。
沈拙笑了,他:“这题倒把我问住了,古往今来,也曾有许多人跟你一样发出这样的疑问,只是书上总没个准确的回答。”
叶子见此,脸上露出失望的神色,但是沈拙又接着道:“不过依着我看,好人做事总求个问心无愧,那坏人立世却是不折手段,这世上又最多糊涂人,好人遇到坏人跟糊涂人,往往就只有吃亏的份儿了。”
叶子低头深思了半日,她:“如此来,还是做糊涂人最好,既不像好人那般受人欺负,也不必做那昧着良心的坏人。”
沈拙放下手里的书,他对叶子道:“有一些人,心里开了智,又懂了礼,叫他重做糊涂人却是再不能的。”
叶子听了这话,忽然就沉默下来了。
喜欢顾三娘再嫁请大家收藏:(m.tuoyuekj.com)顾三娘再嫁阅客书屋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