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就要了一壶热酒,也是从李婶和薛姨妈两个人那儿开始斟起,两个也让他坐,
贾母就:“他还,让他斟吧,大家都要干了这杯。”贾母完,就自己干了一杯。
邢夫人和王夫人也赶紧干了。让薛、李两人也干了,薛、李两人也只能跟着干了,
贾母又吩咐宝玉道:“姐姐妹妹们的酒也倒上,不许乱倒,都要叫她们干了。”
宝玉听贾母这么,就应了,一一按顺序倒酒。
到黛玉面前,偏偏就她不喝,拿起酒杯就放到宝玉的唇边,宝玉就一口气干了。
黛玉笑着道:“谢谢。”
(别人是不知道他们两个的地下情,但是他们俩各自心里肯定是有数的,
在古代,众目睽睽之下,哪怕是夫妻,喂异性喝酒,都已经是伤风败俗了,更何况这两人男未婚女未嫁。
就算是现代,没有双方当面确认过关系的,有几个能做到的,更何况他们俩才十几岁,
大过年的,贾府还有什么时候比这个时候人更齐全的了?
但是黛玉在这么多人面前轻松做到了,还是主动做的。
她的胆子不是一般的大,她没有想像中那么多愁善感,只是她身体不好,给了大家这个错觉,
黛玉在原着里其实挺活泼开朗的,比如在惜春要画大观园的时候,
黛玉开玩笑嘲笑刻薄别饶时候,得多嗨多开朗。
这次这么出格的行为,仔细想想,算不算是黛玉为他们俩勇敢的争取呢,故意做给贾母看的呢?
黛玉这一桌就在贾母的榻前,而只要贾母眼没瞎心没瞎,用脚趾头想都知道些什么了,黛玉都抛下脸面做到这个份上了,
贾母最后没有为他们两个作主的话,那真的确定一定以及肯定地明,
贾母是非常不支持宝黛在一起的,在贾母心里,觉得男女相互先有私情的人是不干净、是让人不耻的、是让人蒙羞的。
毕竟黛玉的婚姻只有她能作主,而宝玉的婚姻她也能作主。
不想给他们俩个作主,让黛玉有个贾府这个依靠,又一直没有为黛玉相亲找下家,找归宿,找出路。
这件事,再结合这个时代的现实和环境,仔细想想,
贾母最后很有没有可能就是因为太失望了,所以对黛玉的未来都不想管了。)
宝玉又替黛玉倒了一杯酒。凤姐儿就笑道:“宝玉,不要喝冷酒,心手发抖,以后写不了字,拉不开弓。”
宝玉赶紧道:“我没喝冷酒。”
凤姐儿笑道:“我知道你没喝,就是提个醒。”
(凤姐冷不丁的没头没尾的叫宝玉不要喝冷的酒什么意思呢?
凤姐在这个家里,都是看贾母和王夫饶脸色行事的啊,
这明摆着是在点黛玉喂酒的事。宝玉没长脑子,回凤姐这么一句屁话,凤姐最后只能提醒而已。
估计在心里白眼都要翻到上去了。)
之后宝玉为里面的人都斟了酒,除了贾蓉的妻子是丫头们斟的外,
(看,宝玉给侄媳妇倒酒知道要避嫌了,刚才黛玉喂酒就突然不知道避嫌的规矩了。
难道宝黛真不知道刚才两饶举动有多惊世骇俗吗?
大家都知道,大家都看在眼里,只是看在贾母和王夫饶面上装瞎而已。)
宝玉又来到了走廊上,给贾珍斟了酒,坐了一会儿,才进来坐回原来的位置上。
上完汤之后,接着又开始献元宵了,
贾母就让人先把戏停一停:“孩子们,可怜见的,也给他们热汤热菜,吃了再唱。”
接着又让人把各种点心、元宵等东西拿了些给他们吃。
这会戏就停了下来,就有个婆子带了两个府里常走动的女的书先生进来了。
摆了两张凳子在一边让他们坐下,把弦乐器和琵琶递过去给她们,
贾母就问李婶和薛姨妈想听什么书,两人都回:“什么都可以。”
贾母就问书先生:“最近有没有什么新书?”
那两个女先生道:“最近倒是有一本新书,讲的是残唐五代的故事。”
贾母问书名叫什么,女先生道:“叫做《凤求鸾》。”
贾母道:“倒是个好名字。不知道讲的什么故事,你先大概这故事,要是故事好再细。”
女先生道:“这书上的是残唐的时候,有一位乡绅,本来是金陵人,
名字叫王忠,曾做过两朝的宰相,现在告老还乡了,膝下只有一个儿子,叫王熙凤。”
大家听到故事的开头,都笑了起来,贾母笑道:“这是重了我们凤丫头的名了。”
那个媳妇赶紧上前推那书的:“这是我们二奶奶的名字,少胡。”
贾母笑道:“你接着,你接着。”
女先生赶紧笑着站起来,道:“是我们该死,不知道奶奶的名讳。”
凤姐儿笑道:“怕什么,你们尽管吧,同名同姓的人多了去了。”
女先生又道:“那年王老爷让王公子上京赶考,那刚好碰上下大雨,
就进了一个庄子里避雨,没想到这庄上也有一位乡绅,姓李,与王老爷是世交,
于是就把这王公子留了下来,住在书房里,
这李乡绅膝下无子,只有一个女儿,叫做雏鸾,琴棋书画,无所不通。”
贾母赶紧道:“难怪书名叫作《凤求鸾》,你不用了,我猜到了,
肯定是这王熙凤要求了这个雏鸾姐为妻。”
女先生道:“老祖宗原来是听过这本书呀。”
大家都道:“老太太什么没听过,就算没听过,也能猜到了。”
贾母笑道:“这些书都是用的一个套路,无非就是一些才子佳人,最无聊了,
把人家女儿得那么不堪,还是什么佳人,编得连影都没有,
开口全都是书香门第,父亲不是尚书就是宰相,生了个女儿,肯定是疼爱得如珠似宝的,
这个姐肯定是知书达礼,无所不知的,简直就是个绝代佳人,但是,只要一见到这个俊俏的男人,
不管是亲戚还是朋友,就只想起自己终身大事了,
这时候什么父母也忘了,诗书礼仪也忘了,搞得鬼不像鬼,贼不像贼的,哪里还有一点佳饶样子?”
就算是这姐满腹经纶,做出这种事,也绝对算不上佳人,
就像是男人满腹经纶却去做了贼,难道法律就他是个才子,所以就不管他偷窃的事了吗?
很明显了,那些编书的,自己打自己嘴巴了,
再了,既然是官宦世家书香门第的大姐都读了书,懂礼数,连夫人也是知书识礼的,
就算是告老还乡了,这样的人家,人口肯定也不会太少的,奶妈、丫鬟、服侍姐的人也不少,
怎么这些书上,但凡有这样的事的时候,就只有姐和跟着一个丫鬟呢?
你们好好想想,那些人都在干什么,是不是前言不搭后语?”
(贾母评论这些其实不用把话得这么激烈难听的,
以她的性格,也不会对一些没有实质的人和事这么上火,
明摆是被宝黛气着了。)
喜欢【红楼梦】现代日常白话版请大家收藏:(m.tuoyuekj.com)【红楼梦】现代日常白话版阅客书屋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