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召虎

秋风知了

首页 >> 汉末召虎 >> 汉末召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九品御班头 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 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 隋唐群英传:最全隋唐演义 官府发娘子,我家成了贵女避难所 谍海王牌 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 农民将军 当官哪有种地香 袁燕
汉末召虎 秋风知了 - 汉末召虎全文阅读 - 汉末召虎txt下载 - 汉末召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七百零五章 定制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张辽与几个军师议罢凉州与河北之事,荀彧和几个军师暂时没有其他建议,只看向张辽,如今子被曹操、刘备和于毒挟持东行,朝廷名存实亡,张辽又加封晋公,虽然暂时不建国,但麾下机构肯定要做调整,否则政令无法通达。

这个问题他其实很早以前就考虑过,最近这一段时间在庐江养伤,更是细细进行了琢磨,本来打算过一段时间回雒阳召集荀彧等人商议,如今他们来的倒是正好。

张辽沉吟了下,很是直白的道:“今子东去,朝廷不存,我为晋公,虽不建国,政事却不能耽误,政体须有分划。如何分划,我有一言在前,权力绝对集中,必致腐化,于上不利,于官不利,于民不利。此前政令皆出尚书台,如今却要稍作分化。”

此前尚书令权力极大,如果不算权臣的话,完全相当于一个丞相了。

听了张辽所言,其他人不语,荀彧面露赞同之色,躬身道:“权力绝对集中,必致腐化,主公此言,深得为政之要,彧赞同主公之言,分划尚书台。”

张辽脸上露出笑容,他知道荀彧素来公正允和,绝少私心,所以直接将自己的意图出来,果然得到了荀彧的赞同,换做其他人,恐怕还有什么想法。

他接着道:“从今往后,吾麾下设三省六部,未建国之前,且称之为三司六曹。”

荀彧等人闻言皆是一震,只从一个三省六部,他们就知道张辽这次必然是有较大的动作,当即认真聆听。

而张辽也的很慢:“三省为尚书省、中书省、监察省,只对本公负责。

尚书省主外,总览政务,设尚书令、左右仆射,以及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侍郎。

中书省主内,掌机要,主建言、决策、审议与拟令,设中书令、侍症议郎,平日顾问应对。

监察省顾名思义,主巡按监察,设监察令,下设三司使,分别监察百官、司法、盐铁诸税,弹劾失职、渎职与不法。”

张辽顿了顿,又道:“平日三司在职责范围内各行其职,只向本公报备便可,遇到重大事务,三司令皆可向本公提议,召集阁会共议,参议者为尚书令、左右仆射、中书令、侍症监察令、三司使。”

至此,张辽算是将他这一段时间琢磨的机构,看似简单,实则需要反复权衡,何况他还是个外校

而且他这个也叫作三省六部,但除了六部外,三省实际上与历史上后来发展的三省并不相同。

历史上的三省是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尚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重要政令,中书省为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诏令,门下省为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

如今张辽将门下省和中书省合二为一,将监察提格,放到了与尚书省和中书省同等位置。

因为历史已经证明,历史上那个三省六部也不是那么靠谱,而且容易造成推诿扯皮,效率低下。

从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的演变,历史上始于曹操。

东汉最大的权力机构是尚书台,统领百官政事,但在体制上仍然属于少府序列,属于内廷机构,曹操担任丞相后,先将尚书台吏部曹、选部曹等尚书诸曹列为丞相属官,将尚书从内朝转为外朝官署,这是尚书省建立的开端。

曹操进位魏公之时,尚书令荀彧反对,让曹操对尚书台的权力起了忌惮之心,随后在进位魏王时,曹操置秘书令,典尚书奏事,对尚书台的权力第一次进行了约束和分割。

到了曹丕继位时,认为尚书诸曹权力过大,遂以曹操设立的秘书令为基础设了中书省,掌管机要,起草和发布诏令。

到了三国后期,魏蜀吴皇帝的侍从机构地位不断提高,西晋时,侍从机构正式成为门下省,南北朝时门下省权力逐渐扩大,北朝政出门下,成为中央政权机构的重心。

隋唐时门下省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其长官称侍中,或称纳言、左相、黄门监,皆因时而异。其下有黄门侍郎、给事症散骑常侍、谏议大夫、起居郎等官。

隋朝建立后,正式设立三省六部,名义上有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五省,实际上秘书省类似于后来的馆阁,掌管图书、编修国史,内侍省则是一个专门的宦官机构,真正主持中央政权的就是尚书、门下、内史三省。三省互相牵制,共同向皇帝负责。三高官官均为相职,同时,三公、三师也参预朝政,也是宰相。

到了唐朝,三省制在建立不久就向二省、一省转变。这基于两个原因,一是三省分权,势必造成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等弊端,而是皇帝为了控制相权,逐渐将中书令、侍症尚书令以及左右仆射这些宰相职务进行虚置并不断减少,而使用一些资历较轻的官员参为“同中书门下二品”,以品级低的官员来实际行使宰相的权力,由于没有宰相崇高的体制,所以便于控制。

从唐高宗时,三省逐步合署议事、办公,三省职能也逐渐趋向混同合一,自武德年间开始,中书、门下集议于政事堂,政事堂设于门下省。唐高宗永淳年间,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自此确立了中书省的中心地位。开元十一年,中书令张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其后分列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自此,中书门下正式成为宰相的办事机构,尚书省有名无实。

到了五代之时,由于连年征战,三省形同虚设,政事多由皇帝特派使臣办理,成为宋代以差遣为正官的开始。

到了宋代,虽然三省名义始终存在,但是已经混同为一省。同时由于枢密院、三司的设立,宰相的军权、财权被剥夺,三省制度名存实亡。

元代以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尚书省时置时废、门下省不复置。

明初不设中书令,仍以中书省统六部,长官称左右丞相。洪武十三年,诛胡惟庸,废丞相,撤销中书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至此,三省六部制的三省彻底废止。

清沿明制,以六部尚书任下事,其上先后有议政王大臣会议、上书房、军机处。

所以真正的三省六部制实际上实行的时间很短,张辽的这个三省六部制实际上是二省加一个监察。

在张辽看来,作为上位者,不必事事亲力亲为,但有几个权力一定要抓紧,否则就要出事。

这几个权力分别是军权、财权、人事权和决策权,军权张辽始终牢牢抓在自己手中,而且他将来也会给后人下祖制,军权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开。

其他几个权力,张辽就通过制衡来掌控了,决策是通过着急三高官官召开阁会来实现,至于财权、人事权,他不用牢牢抓在手里,只通过监察的手段来扶正即可。

明确了核心机构,接下来就是人事任命了,尤其是三高官官的任命极为重要,关系着这个机构能不能在起步初期较好的推行下去,形成定制。

“文若,尚书令依旧由汝担任,汝任事,吾放心。”张辽道。

尚书令毫无疑问,还是荀彧。

荀彧这几年总揽政事,忠心而有能力,张辽放心的很。

喜欢汉末召虎请大家收藏:(m.tuoyuekj.com)汉末召虎阅客书屋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一个行长的多面人生 换亲后,我成了太子的心尖尖 四合院:带着空间回到48年 天灾第十年跟我去种田 惹上豪门:总统大人请放手 离婚后她惊艳了世界 我们曾在一起 出生秒仙帝,除了无敌还是无敌 我的女友是霸道总裁2 鲛行天下 凡人修仙,苟成魔头很合理吧 天降小妖要逆袭 左手锤子右手剑,大师姐她通两界 绝品毒妃惹不起 强婚锁爱:狐君仙上好霸道 乱春衫 道长,你家尸体跑路啦 魔幻咖啡厅 无人区之王 妖怪打架
经典收藏 大唐:天道太子李承乾 北美大唐 隋末阴雄 谍海王牌 诸天皇帝聊天群 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 被诬陷流放?开局攻灭高丽自立 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 明末:从土匪到列强 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 大明太子我的隐藏人格被老朱揭晓 大明:开局迎娶徐妙云 大宋:我在李清照身上捡属性 化工大唐 汉末浮沉书 英雄联盟之战神王座 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 布衣枭雄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三国之仲谋天下
最近更新 乡下小子的科举路 洛丹伦的黎明 明末:从松锦大战首逃开始 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 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 不明不清 皇后的贴身侍卫 开局送老婆:从打猎开始发家致富 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 烽烟四起:逐鹿天下 开局穿越寡妇村 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 三国之风起扬州 无敌帅夫君 红楼:无双武力,我一人镇天下 大汉谍商 死字旗下:一个囚徒的逆袭 好好好再打压我就真造反给你看 逆子别闹了,爹是木匠皇帝 秦时小说家
汉末召虎 秋风知了 - 汉末召虎txt下载 - 汉末召虎最新章节 - 汉末召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