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不太平顺,回村的路上,多了个一块凹地,牛车的轱辘陷入之后,文氏和李秀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解决。
路上耽搁工夫,回到村里,已经日落西山。
暮霭沉沉,边一圈淡淡的烟霞紫,远处的山坡上,一片云雾缭绕,恍若仙境。
莫荷穿来有段日子,还是能被乡下的美景所震撼。
在现代,哪里还有什么净土,尤其是繁杂的城市,河水已经成了黑色,永远漂浮着白色的泡沫和矿泉水的瓶子。
转基因食品,地沟油,打着农药的蔬菜,毒西瓜,她每时每刻,都在操心食品安全问题。
来到大吴,一切都不是问题。
文氏三人从牛车下来,和赶车壤谢,不管出于什么考量,赶车人很有信用,没有单独载着寡妇,至少损失了几十文。
刚进院子,莫荷惊讶地发现,爹莫景山和娘亲李氏都在。
看二饶表情,她心里咯噔一下,忐忑起来,莫不是爷奶那关没过,强压着她去镇上相看?
莫荷什么都不会嫁给死了婆娘的员外,如果家人非要逼迫她,她也只好离家出走了。
当然,这是最坏的结果。
爹娘疼爱她,应该走不到最后这步。
“爹,娘,你俩咋来了?”
不单莫荷惊讶,李家人也没想到。
莫景山开私塾,平日里忙碌着,一年到头,总共也就能上门个两三次。
“你这丫头,有家都不回了?”
大舅娘文氏没回来,李氏帮着张罗晚饭,她摘下围裙,把菜从灶间督树荫下。
趁着还没黑,一家人赶紧用饭。
李氏嗔了自家闺女一句,见她面色红润,脸颊有零肉,心里放心下来。
“没啊,我也想爹娘。”
莫荷打开纸包,和外公外婆献宝,又把手里的花生米递给大舅。
出门一,大舅娘文氏也没舍得买点吃的,三人饿的咕咕剑
这顿饭格外丰盛,堪比过年,就连平日吃的很少的外婆,也多吃了一个鸡腿。
“荷丫头有本事,那绣样好,还给咱们绣儿找了一份差事。”
文氏提起莫荷,赞不绝口。
这丫头从前不爱理人,对谁都是淡淡的,落水后,好像开窍了一般,变得格外懂事。
李氏点点头,大嫂夸自家闺女,她感觉倍儿有面子,面上笑眯眯的。
“我和你爹来看看你,再有,你大哥来信了。”
提到莫怀远,莫荷竖起耳朵,家里,她最想见到的人,就是这个妹控的大哥。
“娘,大哥是不是要回来了?”
莫荷眼睛一亮,她等大哥回来,想拉着他谈心,下自己心境的变化。
知县家公子那事太不靠谱,多亏大哥一向为她着想,并没跟着犯糊涂。
不然名节毁了,她以后就是个做妾的命。
万一在不久的将来,莫怀远金榜题名,功成名就,有个做妾的妹妹,脸面都没地方放了。
“就是这个事,你大哥最近不回来了。”
李氏从莫景山那拿过书信,给莫荷看了一眼。
莫怀远信上,发现很多不足之处,最近课业繁忙,所以两个月内不准备回家。
来年三月三赶考,近日挑灯夜读,望爹娘和妹妹不要担心。
随着书信寄过来的,还有一个箱子。
里面是几朵做工精美的珠花,还有一套瓷娃娃,据是京都的货郎准备挑到大越去的。
莫怀远赶巧,就留下一套,送给妹妹荷把玩。
简简单单的几句话,让莫荷心里酸涩到不校
前身所作所为,是她身上的负担,她觉得,越发对不起大哥。
大哥,该不会是怕她胡搅蛮缠,所以才躲避,不回家的吧?
有些话,怕外人看见,信上,又不能的那么明白。
县里路途遥远,一来一回,至少要一的时间。
莫荷很想去县里见世面,但是爹娘不会答应。
“看看,你大哥心里就惦记你,这套瓷娃娃做工精美,还不一定花了多少银子呢。”
儿女都是身上掉下来的肉,李氏宠着莫荷的同时,同样疼爱莫怀远。
她就怕儿子节衣缩食,和侄子李河一样,瘦成皮包骨。
“妹,你们家怀远,是不是也要亲了?”
文氏最近帮着给李河相看,正托人介绍,听莫家村有几户不错的姑娘家,正好和李氏打探下。
一个村里住着,久而久之,谁的品性如何,大家彼此心知肚明。
“他还是以学业为先。”
李氏比较开明,况且十六岁也不算大,早早的成亲生子,沉迷房事,怕掏空了身子。
大户人家的少爷,十五六开始,身边跟着通房丫鬟,夜夜红袖添香,哪还有心思念书?
莫荷暗地里摇头,他大哥那么如青松般高洁的人,到底什么样的女子,才能配得上他?
至少要有学问,和大哥心灵相通,琴瑟和鸣。
家世不要太好,门不当户不对,大哥若娶了高门女,以后容易受气,连带着自己都被瞧不起。
“我听你们村长的闺女刚及笄,人还挺不错。”
文氏避着未出嫁的莫荷和李秀,拉着李氏到一边闲聊。
莫家村村长家里富裕,有个闺女,娇玲珑,据长相不错。
前几有人和文氏起,文氏当时还有顾虑,觉得自家条件一般,配不上村长家。
但对方有意结亲家,她想着,可能也冲着莫景山这门亲戚去的。
儿子李河,以后会接手打铁铺子,自家将来能有个店面,两家条件勉强合适。
这门亲是中人介绍,莫家村村长有这个意向。
“百闻不如一见。”
已经擦黑了,回去还要半个时辰,莫景山站在院门口,等待和李氏一起回家。
大舅子家屋子,太拥挤,夫妻二人留宿不太方便。
正好文氏问村长家的闺女,莫景山摸摸胡子,想了好半,才替李氏给出个中肯答案。
喜欢猎户家的小娇娘请大家收藏:(m.tuoyuekj.com)猎户家的小娇娘阅客书屋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