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画儿……,极好!”
“……”
“写意的画儿,写实的画儿,如林姐姐先前过的一些道理,画道的路不一样,一定境界之后,又隐约一样了。”
“这幅画儿,真好!”
“雨中街巷,烟火不绝,那么大的雨水,还有摊贩在支起摊子,竟然还有食客。”
“雷霆霹雳震人心神,那吃食摊贩的主人面上笑意暖心。”
“真的可以感受到那人心中的喜悦。”
“旁边还有一个孩子,正在收拾餐碟,他的眼中也是多喜意,似乎遇到了什么喜事。”
“旁边桌案上的食客,神态也在其郑”
“……”
浅花红堆绫交织缂丝百花裙着身,青丝摇摇,裙摆曳曳,不为繁琐的钗环之物,自有清新雅致的少女生灵动之象。
相合色泽的蝴蝶结子长穗五色束腰,轻挂着扣合如意堆绣香囊,立于屏风前,步履稍动,一双金丝绣莲花花瓣的双色芙蓉靴隐现。
剪水明眸细细盯着面前屏风上的画儿,薛宝琴不自赞叹。
身为闺中女儿,家学之故,琴棋书画都是有学的,对于画道,自己略寻常一些。
然则。
家中珍藏的上佳画作很多,看的多了,见的多了,再见寻常的画儿,多难入眼。
而眼前秦公子带来的六幅画,自己都已经大致扫过了,若然评价之,绝对名家水准。
甚至于是大师之作!
先前在金陵之地的时候,也有类似的画儿流传出来,据传就和秦公子有关。
数年前,秦公子曾下江南游学。
后来,画儿就不多了。
自己有所见,已然新奇不已了。
毕竟,那样写实的人物肖像画儿,还有云身画儿,迥异于工笔细腻的画儿。
对比之,秦公子的那种画儿更为入目,更为真实,真的如同镜子一样,将人直接刻印在画卷上。
上个月。
因家书之故,哥哥的画儿便是请秦公子所画,画的……极好极好,算着时间,嗯,书信应该还没有送回金陵。
再有几日应该差不多了。
只不过,秦公子为哥哥画的是人像,眼前的这六幅画,都是宣南坊烟雨图。
将前几日大雨中的宣南坊景象一一留存下来。
一些未有建成的建筑工地上,做工的人几乎都不在了,剩下一地的林木、石料、砖瓦……堆积。
原本早早建好且已经繁闹起来的街道上,漫雨势之下,只剩下零星撑着雨伞的人。
两侧的铺面、房屋虽有门窗开着,多为冷清,屋檐飞角,雨水成线滴落,顺着风势,更是席卷无形。
……
……
一幅幅画儿。
都是不一样的景色。
都是宣南坊不同的区域,甚至于……有些区域看起来还有些眼熟,上个月月底,姊妹们一处曾亲自去宣南坊游逛过的。
那个时候。
宣南坊真的很热闹。
车马行过的区域,往来的行人很多,工地之上,做工的人,亦是密密麻麻的。
贩车走卒,高声叫卖的货郎,跑来跑去的孩子,于铺面进进出出的客人们……。
对比六幅画上的情形。
更为感触。
有其形体,更有属于雨中宣南坊的萧瑟、萧条、冷落之韵味弥漫开来。
纵如此,在画中一角,一处街头巷尾之地,在瓢泼大雨之下,一幕烟火人间的景象扑面而来。
真好!
真的很好!
千百年来的工笔、人物画上,对于人之形体面目的巨细描摹不为多,眼前的画儿,入木三分。
有形有意。
形意双全!
绝对名家!
绝对大家!
青莲姑娘。
那女子的身份,自己听宝钗姐姐过,大致算起来,自己还在金陵的时候,与她所处之地不算很远。
自己居住在城中坊地。
而她,则是在十里秦淮之地。
十里秦淮第一名妓李师师。
报纸上,自己常有见到她的名字,艳冠江南,第一名妓,名人士子多有追捧。
更有一事流传,好像是有人为博美人一笑,曾一掷万两有余的银子,啧啧,还真是大手笔。
不过。
据宝钗姐姐猜测,一掷万两有余的银子之人,应该是秦公子,那段时间,秦公子恰恰在江南。
秦公子还真是……。
后来,十里秦淮发生了一些丑事,从报纸的消息来看,李师师并未卷入其中,其余的名妓运气就没那么好了。
再后来!
李师师便是在十里秦淮逐步销声匿迹,报纸上有传,她已经为自己赎了身,离开金陵了。
前去何处?并未言语。
李青莲!
她来到了京城。
目下在宣南坊的百业院堂。
在金陵的时候,报纸上关于李师师的消息中,有她的厨艺很好,堪为一绝。
尤其是亲手腌制的酱菜、酸菜,更是一绝。
金陵城中的好人家铺子就是她开的,每日间,午时不到,店中的货物就没了。
还有她的针黹女红技艺很高,一幅绣品,轻而易举百两银子以上,更有人耗费千两采买。
画道!
亦是在其郑
当时对那样的人自己并不在意。
如今从林姐姐她们口中知晓那……李青莲的不少消息,似乎,金陵报纸所言,还真是不假。
单单那样的一份菜谱,就非寻常人可以编纂出来的。
林姐姐那里也有几幅青莲姑娘相送的绣品、帕子之物。
画道!
自己也有见过那位青莲姑娘书画的,现在,再次一观她的画作了,对比之,确如林姐姐所言。
形意两道,皆更胜不少。
“青莲姑娘在画道上的禀赋,真令人羡慕。”
“……”
清脆之音多赞叹。
伸出手轻抚面前的一幅画儿,惜春秀首轻摇,自己也是喜欢画画的,平日里也有觉画道进益。
好像……不为快。
当初自己跟着钟哥儿学这般画道的时候,算起来,比青莲姑娘还要早一些吧。
如今,青莲姑娘的画道都已经达到这般境界了。
禀赋之事,没法。
一如钟哥儿在学业上禀赋,短短数年,比得上别人十年、二十年乃至于一辈子。
不过,自己本来也不算一个十分聪明的人,和林姐姐、三姐姐她们比起来,自己是不如的。
在画道上碰到如青莲姑娘那样的一个人,也不为意外。
“当日下大雨的时候,我和云妹妹还有着,不知宣南坊是如何模样!”
“如今一观画儿,宣南坊那几日的景象入目。”
“有些是想到的,有些则是没樱”
“那么大的雨,还出摊子售卖吃食,他应该会想到那个时候的街道上不会有人。”
“但!”
“他也可能猜到多多少少会有一些人。”
“他猜对了。”
“如此,就没有白白的将摊子支起来。”
“这个孩子之所以这般欢喜,我觉他可能是喜欢在雨中玩耍,你们看他的脚,都没有穿鞋子。”
“在铺就水泥的街道雨路上走动,那种感觉应该不错。”
“之前江南的时候,运河两岸,常有见到三五成群的孩子们那般玩耍。”
“扬州、苏州也有见过许多。”
“嘻嘻,宝姐姐、二哥哥,你们呢?”
“……”
六幅画儿!
每一幅画都有相似之处,都有各自不同的内蕴,闻琴妹妹之言,林黛玉澄澈之眸落过去。
仔细端量之,樱唇不自泛着笑意,青莲姐姐画的那一幕着实有意思,也着实惟妙惟肖。
美人图
喜欢红楼群芳谱请大家收藏:(m.tuoyuekj.com)红楼群芳谱阅客书屋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