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太州
事已至此汪有为情知难逃一死。
他急得满头大汗,叫道:
“你不能杀我,我若死了你便再也别想看到你的父王和母后了。”
林朵嗤的一声冷笑道:
“若不是早已把父王和母后接出去修养了,你以为我还会允许你活到现在吗?”
“真是看到你就恶心。”
林朵厌烦的转过头,朝跟进来的蓝正龙道:
“把他押出去,交由百姓公决吧。”
在东瀛人统治太湾的三个月里。
汪有为为了向自己的新主子表达忠心。
当真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死在他手上的太湾人比死在东瀛人手上的要更多、更惨。
他想的没错。
百姓恨他入骨,恨不得生啖其肉。
没想到这一愿景真的实现了。
林朵原本是想将汪有为游街三日再行斩首示众。
但往往有恨极了他的百姓冲过去在汪有为身上生生的咬下一块肉。
如此反复不到半日汪有为就在无尽的恐惧中活活痛死了。
这也是林朵与龙不祥定下的约定。
希望能亲手处置那些叛臣汉奸。
只是三大部队的效率太也快了些。
连龙不祥也没有想到太湾会解放的这般干净利落。
林朵闻讯匆匆赶来时,太湾全境已尽在孙、周大军之手。
只是这时的孙策和周瑜却全无半点喜色。
太湾解放了,那么接下来就是东瀛。
这才是真正的硬仗。
先不东瀛国内的雄狮大军。
光是大海险就不得不让人敬畏。
此去一旦登岛便真的成了一支孤军。
从此再无后勤补给,也更无援兵。
一切的一切都需要靠他们独自奋战。
龙不祥甚至一度想过亲征东瀛。
因为他才是这个世上最大的bug。
只要让他出现在了东瀛的土地上。
再凭借足够的粮草。
他就能原地源源不断的造出一路又一路的大军。
只是大臣劝阻,才不得成校
此后大军在太湾休整两月,整备军械。
太湾也被正式更名为太州。
在林氏时期,太湾百姓对大陆是还是比较抵触的。
没想到这次因为东瀛人事件。
太州的收编工作进行的异常顺利。
各地的百姓欢呼雀跃着,积极配合官府的工作。
龙不祥分三批陆续派遣了数百名官员前往太州任职。
这也是大虞区分于大宋的一次改编。
大宋时代,军队和地方政权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体的,并没有完全分开。
一州太守不但能统辖军队,更拥有地方治理权。
而龙不祥做出的改变则是把军、政彻底隔离开来。
军队绝不能参与地方事宜。
地方长官也不能插手军事任免。
至于在军队的管理上原大宋用的是三司治理。
及兵部、枢密院和三衙。
兵部负责后勤。
枢密院掌握调兵权。
三衙负责统兵权。
这样便使权力变的十分分散,部队战力自然低下。
这也是宋朝武力低备,屡屡被外族欺压的原因之一。
大虞则采用了府兵制。
府兵制最重要的便是要保证均田制。
防止土地兼并。
做到人人有田耕。
中华大地上,从古至今农民都是主旋律。
早前的太湾在林氏的治理下便是土地兼并成风。
更是诞生了八大家族这样的庞然怪物。
以至东瀛人刚刚入侵时,甚至出现过百姓夹道欢迎,开城迎接的事情。
我一个月几个铜板的薪资还玩什么命啊。
毁灭吧,累了啊。
谁当家作主不是做。
当然事实证明,太湾因此而迎来了一场巨大的浩劫。
但现在不一样了。
大虞可以是历朝历代中对农业最为重视的一朝。
在科研上不但有贾思勰这样的当代神农。
在国策上,对于土地兼并的打压更是十分的积极与重视。
管你是什么豪强贵族也绝不允许无故侵占他人土地。
之所以在龙不祥手上对于土地兼并的限制能这般的顺畅。
只因为几乎他所有的开国功臣都是召唤而来。
这些人对他都是百分之百的忠诚。
更是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开疆拓土的伟业之郑
毫无过往开国勋贵的骄横之气。
而在太州一片欣欣向荣,即将走上正轨之际。
山下彻夜的败兵也终于退往了东瀛。
这一次远征的失败毫无疑问的在东瀛国内引发了一场巨震。
这一场独霸大陆的行动,东瀛可以的上是举国关注了。
无论是腰缠万贯的富翁,还是田间的农夫。
每一个人都在讨论着这一场盛事。
羽生秀吉年前的点兵行动也曾弄的沸沸扬扬,一度到了举国欢庆的地步。
可如今大军尚未出动,先锋军便灰头土脸的被人赶了回来。
山下彻也和清水和夫在国内的声誉完全掉到了谷底。
几乎已经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
愤怒的民众自发了围住了两饶官邸。
连巡逻警卫也无法将之驱散。
喜欢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请大家收藏:(m.tuoyuekj.com)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阅客书屋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