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承听了之后差些没站稳,拉着徐厉良进了帐篷,这才压低声音怒喝道:“你在什么胡话?”
徐厉良一脸苦笑:“哥哥,这是最好的办法了,陛下与神宗太像了....先是不被父亲喜爱,再是被先生压制,朱威就像那张居正,而陛下不想做他皇爷爷,张居正死后,神宗皇帝才开始动手,而现在朱威还没死呢,陛下就已经忍不住了,做大事的人,不能忍是大忌,世宗皇帝能忍才有了嘉靖中兴,神宗皇帝也能忍,才有了万历中兴,可是咱们这位陛下,忍不了啊。”
朱承对徐厉良的话嗤之以鼻:“就为了这个?你忘了你的身份吗?家何事与我们何干?我们各公侯伯都是与国同休的,而你要做的事,可是会连累家族的,出了岔子,你我就是罪人了。”
徐厉良摇头:“哥哥,你还是看不明白,咱们这位陛下啊,虽想要杀了朱威,可是朱威的许多国策咱们这位陛下还是认同的,别看彻查下田亩暂停了,卫所改制也暂停了,商税也减了一些,但是你我都清楚,这是为了维持稳定而已,只要朱威死了,陛下彻底掌握朝堂之后,这些东西还会重新冒出来的。”
“那又如何?我们几家缺那些田地银子吗?别的不了,就老弟你吧,你的私库之中那些好东西,价值不下百万两吧?整个定国公府的财产再花百年都花不完。”
徐厉良刚想反驳,朱承伸手打断他:“不要问我怎么知道的,我们太熟悉了,就像我家有多少产业你也是一清二楚的一样,如今这般形势,身外之物不要就不要了,没什么要紧的,我如今伏低做,只是为了能让成国公府延续下去罢了,作为兄弟,我劝你也打消这个念头。今日你过来,我会对外你只是为了追查张之极。”
罢朱承就想离开了,他觉得此时此刻的徐厉良已经疯魔了。
可是徐厉良哪里会让他离开,拦住朱承的时候,面色已经有些扭曲:“你为什么就是不信我啊?我们这么多年的交情了,你不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吗?你觉得我是为了自己活下去才这般的吗?我为的也是家族绵延啊,英国公没了,永州侯没了,辽王没了,晋王没了,庆王没了,福王没了,你觉得下一个是谁?不知道吧?我告诉你,下一个是秦王和肃王。再之后就是你我兄弟了,你为什么就是看不明白呢?咱们这位陛下要的是什么?要的是下太平,要的是集权中央,要的是没有权臣,要的是他的子孙后代繁荣昌盛,你我......还有其他的勋贵藩王,都是他路上的绊脚石,他不将咱们清除掉,他不甘心啊!”
“我们那里成绊脚石了?我们什么都不争什么都不抢,这还不成吗?”
“对,不成,你我公爵府中二百多年以来攒下的财富就是原罪,你有钱,有一群从成祖就跟着你们家的加将,在军中又有威名,难道不就不担心你的后人成为第二个朱威吗?”
朱承一顿,他知道徐厉良的是真的,也知道朱由校之后想要做什么,可是人就是这样,总是愿意去相信一些对他们有利的事情,而不愿意面对残酷的现实。
徐厉良见朱承有些松口的意思了,紧着着道:“各地藩王,皇亲国戚加我们这些勋贵,还有那些有功名不用交税的世家乡绅,所拥有的田地钱财超过整个大明半数还要多,你我当初倒向朱威就是因为我们都知道,再这样下去大明会完蛋的,当初朱威给了我们定心丸,他的主要目标是那些人数众多的乡绅氏族,对我们算是投桃报李放了一马,但是陛下可不会如此啊,我们都是有前科的人,陛下绝对不会留情,只会下手更狠!”
朱承已经完全被徐厉良打动了,困境就在这里,以前一直逃避,现在终于正视它了,就要拿出所有力气了:“只凭借我们两人,不成的。”
“当然不只是我们两个,还有其他人。”
“都有谁?”
徐厉良轻笑两声:“还能有谁?那些家财丰厚的文臣武将,都是我们的盟友!”
“那先去找谁?”
“自然是信王的老师了。”
“孙承宗?他会愿意?”
“到时候就由不得他了。”
.......
“报,陛下不好了,桂王殿下薨了!”
刚刚安抚好朱芷与朱慈烺的朱由校,猛地听到这消息,也是一愣:“怎么回事?是因为研究所的爆炸吗?”
“正是,桂王殿下手脚无存啊!”
朱由校一屁股坐在地上了,他是对朱常瀛心中有气,但是更有感情,在他与朱由检还的时候,不受宠更不受待见,整个京城的人都将他们当做扫把星,恨不得里的远远的,只有朱常瀛,只有他的七叔愿意带着他们一起玩,给他们弄好吃的,给他们找先生让他们能够读书识得礼数,在他们受委屈的时候给他们出头。
是什么时候开始渐行渐远的呢?
是坐上那至高无上的位置之后。
“传旨,复桂王王爵,擢成国公定国公为正副治丧使,擢礼部起草章程,确定谥号,罢朝三日,在京五品以下官员披麻,五品以上官员留白,擢工部于德陵新开一墓室,朕百年之后,移桂王棺椁至此,与朕合葬!”
“领命!”
“陈百....”
朱由校轻声呼唤了一声。
陈百身上还疼着呢,但是不可不能休息,还在边上伺候着,听到呼唤,连忙上前:“皇爷,奴婢在呢。”
朱由校只是想要找个人话罢了,并不是让陈百办什么事:“你,朕可为尧舜呼?”
“陛下远胜尧舜。”
朱由校请哼一声:“若远胜尧舜,怎么会闹得众叛亲离?先生不理解我,让朕杀了之后朕必将他奉为圣人一般的人物,可是他不死啊,七叔也是一样,他若是真心帮我,那就一切听我的就好,可是他不听,他有自己的思想,勋贵藩王让他们吐出点钱财,就像要他们命一样,内阁和满朝文武那些人也是一样的,告诉朕,当仁德当仁爱,如此才可为明君,但是....按照他们的那样做真的可以成为明君吗?”
朱由校摇头:“真的按照他们的想法去做,可能史书上会记载朕是个明君,但是于国何益,于百姓何益?难道只有做个听话的皇帝才是明君?”
“先生让朕听他的,内阁让朕听他们的,那些大臣也让朕听他们的,朕是谁?朕是皇帝,是子!怎么能处处受制于人?”
“所以,朕如今这般模样,都是他们逼的,朕本应是尧舜!”
喜欢明末:边军不退请大家收藏:(m.tuoyuekj.com)明末:边军不退阅客书屋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