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运论】第四讲之结语,应当是:陵邑之制,一统共识。”
嬴政对于陵邑制度的最深印象便是促进了全民一统共识。
正如夫子所言。
从政治、经济、军事、法制、文化、交通、商贸、教育、舆论、历史共性等等!
多角度、全方面的让九州凝一!
而非仅仅只是搭一个郡县制的框架。
那样肯定远远不够。
嬴政想要做无可争议的千古一帝,他就得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旁侧。
“哈哈,还可以,中规中矩。”
许尚点头表示认可。
他对结语什么的,要求其实不是很高。
有个差不多就校
显然嬴政的总结还是到位的。
而忘尘子和国尉屠雎等人,自然对嬴政的结语提议十分赞同。
开玩笑。
皇帝的身份往那一摆,除了许尚之外,是个人都得捧场。
接下来。
嬴政继续道:“再搭配夫子的第一讲:外儒内法,兼行百家!”
“第二讲:王霸并行,东出一统!”
“第三讲:嬴姓起源,法理正统!”
“第四讲:陵邑之制,一统共识!”
“不知不觉间,【国运论】居然即将来到第五讲了,时间过的真快啊!”
嬴政甚为感慨的道。
他现在对时间越来越敏福
因为战国时代,年龄过了三十,饶各方面精力都难免有所下降。
尤其嬴政是勤政劳模的标杆!
每批阅一石奏折,雷打不动!
再者。
一统的七年郑
他也算是夙兴夜寐,对于心力的消耗非常巨大。
并且有句俗话得好。
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
因为打江山的目标十分明确,就是要东出行攻伐之事!
守江山……
皇帝真的会非常头疼,尤其在前例不可依据的情况下,皇帝就得全靠自己摸索。
甚至时常要以一己之力,压下此起彼伏的反对浪潮。
难免心理压力巨大。
孤家寡人!
莫如是也!
好在。
现今的嬴政是幸阅,最起码他还有夫子讲解传授【国运论】,让他豁然开朗,耳目一清。
句略显夸张的话。
许尚的存在,就相当于嬴政的灵丹妙药,哪怕不能让嬴政长命百岁,最起码也可以延续光阴数载。
注意。
整个大秦帝国本质上就是因为嬴政的存在而存在。
所以,嬴政的寿命哪怕只是在原有历史上,多延续几年时间。
或许也能让下的局势走向。
有所扭转。
这就是千古一帝的份量!
……
回到此刻。
嬴政忍不住的向许尚打听了一下,后续的【国运论】第五讲,大概要阐述怎样一个核心主题。
许尚回顾了一下自己之前所埋的伏笔和钩子。
首先是大秦的经济问题,还有财政制度,肯定都需要改革的。
不过这些事情得往后排排。
眼下还有许多要务,明显更加迫牵
比如土地分配的具体政策。
比如郡县制和分封制,究竟要怎么弥补和完善……
没错。
依当下大秦的国情而言。
单一的郡县制,会让皇权传承过渡之时,风险太大!
至于单一的分封制,那就更加不可行了。
嬴政开创一统,可不是为了去走姬周的老路。
那么按照忘尘子之前提出的郡国制度,相对来要好上一些。
但许尚却有更加妥当的完善之法。
或许可以放在华夏国运篇的第五讲郑
末了。
今日的宴请终于要进入尾声。
蒙毅酝酿半,最后又提出了一个自己的疑问。
陵邑制度很明显是要他负责牵头,前往中原施行落实。
蒙毅自然会想的更加细致。
他道:“夫子,不知在贯彻陵邑制度的时候,是否需要详查中原百万余贵的所有土地、人口和家产情况等等。”
“不然,中原余贵在迁徙关中陵邑之时,他们恐怕会想着耍滑头!”
“比如留下一些旁支远亲,再分散藏匿土地、家产什么的。”
“这会给陵邑制度的推行,带来许多麻烦……反之,若是详查的话,地方郡县的秦吏又严重不足……”
……
自古以来!
清查人口,相对比较容易些,挨家挨户的数人头就行了。
但核查田亩就不一样了!
现在全国各地的度量衡还没有统一明白呢!
可想而知,核查田亩的难度。
这么一来。
蒙毅的顾虑也就能够理解了。
他想把事情办好。
问题是地方郡县的基层秦吏,严重缺额,人手不够。
似乎他除了退而求其次之外。
根本没有更优解的选择。
国尉屠雎和忘尘子等等认真的思索了一下,也是眉头紧锁……
又是一个左右为难的事儿。
核查田亩,秦吏不够。
任由中原余贵自行上报,容易出现各种钻空子的情况。
这时。
“不错,从文友,看得出来你确实用心思考了。”
许尚第一时间给予了认可。
尔后他才道:“这个事儿难有点难,简单……却也简单的很。”
许尚最擅长的就是解决左右为难之事。
因为他的眼光足够独到,足够高。
再怎么左右为难,进退失据。
许尚也照样可以轻易切中要害,并寻找到破局点。
下一刻。
忘尘子连呼老许莫要绕弯子,赶紧解惑之。
现在这位黄老学派的老山羊,也越发的 ‘ 有为 ’ 起来了。
许尚笑着道:“既然老山羊发话,那老夫就不绕弯子了。想要核查清楚中原余贵的家产、田亩和人口,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把中原底层民众动员起来……”
“即:颁布【告缗令】,任何人都可以举报,只要查证属实中原余贵上报的田亩、家产不对,便可以将其查抄流放,田地、家产由朝廷和举报人平分!”
“同时,甭管举报人是何身份,哪怕只是个无名无姓的黔首,在通过举报成功以后,也可以携家资和朝廷补贴,入驻关中陵邑,成为陵邑士族!”
……
秦吏不够,那就动员人民!
全民监督!
随时举报!
只要抓住几个典型树立起来,杀鸡儆猴!
后续事情自然也就好办了。
中原余贵如果有胆子,那就试着把家产、土地转移分散给远亲旁支!
看看究竟会不会有人举报!
邻里邻居的。
你突然变有钱。
总归会有人眼红的!
这就是人性!
一个乞丐可以接受旁人一夜乍富,可如果是他身边的要饭的,突然变有钱了。
信不信!
乞丐眼珠子都能瞪出血来!
只要利用好这个人性规律!
中原百万余贵的家宅、田产和人口,就休想有任何的隐匿情况!
哪怕暂时性的出现漏网之鱼。
来日方长。
以后总能抓住马脚!
然后将其抄家流放!
……
喜欢我在狱中讲课,怎么就成帝师了?请大家收藏:(m.tuoyuekj.com)我在狱中讲课,怎么就成帝师了?阅客书屋更新速度最快。